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朱熹第一次把它们编在一起并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 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五经相传它们都经过孔子的编辑或修改。秦始皇“焚书坑儒”,《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称“十三经”,后于各经注解阐释成《十三经注疏》。历代科举考试试卷命题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