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七 集部二十
别集類二十
玉井樵唱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號六峯,遂昌人。是集首有廷高《自記》,載其父竹坡詩一聯。蓋即戴復古《石屏集》以其父遺詩冠首之意。竹坡名棟,宋寶祐閒嘗為紹興府幕官,見《此君亭詩話》。而廷高行履不概見。惟《遂昌志》稱其大德閒任處州路儒學教授。顧嗣立《元詩選》小傳又謂其嘗掌教永嘉,秩滿至京,謝病歸,與《志》不同2。永嘉志乘亦不載其名。今案集中有《永嘉書所見》一首云:“此邦幸小稔,竊祿似有緣。”又有《永嘉任滿代者未至》詩,又有《告病致仕謝掌尚書》詩,則廷高仕甌及謝病實非無據,疑《遂昌志》失考也3。其詩氣格不高,而神思清雋,尚能不染俗氛。集中有題虞集邵、陶二菴詩,則集亦重其筆墨矣。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卷一百六十六“陳秋巖詩集二卷”之後。
2.“同”,殿本作“合”。
3.尹廷高大德閒任處州路儒學教授,又曾掌教永嘉。(丁志安:尹廷高及所著《玉井樵唱》)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袁桷撰。桷有《延祐四明志》,已著錄。其集據蘇天爵《行狀》及《元史》本傳,俱稱五十卷。此本卷數相符,蓋猶舊本也。桷少從戴表元、王應麟、舒岳祥諸遺老游,學問源淵1,具有所自。其在朝踐歷清華,再入集賢,八登翰苑。凡朝廷制册、勛臣碑版,多出其手。故其文章博碩偉麗,有盛世之音。尤練習掌故,長於考據。集中如《南郊十議》、《明堂郊天異制議》、《祭天無閒歲議》、《郊不當立從祀議》、《郊非辛日議》諸篇,皆成宗初所上。其援引經訓,元元本本,非空談聚訟者所能。當時以其精博,並採用之。其詩格俊邁高華,造語亦多工鍊,卓然能自成一家。蓋桷本舊家文獻之遺,又當大德、延祐閒為元治極盛之際,故其著作宏富,氣象光昌,蔚為承平雅頌之聲。文采風流,遂為虞、楊、范、揭等先路之導。其承前啟後,稱一代文章之鉅公,良無媿矣。
【彙訂】
1.“源淵”,殿本作“淵源”。
此山集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周權撰。權字衡之,號此山,處州人。嘗游京師,以詩贄翰林學士袁桷。桷深重之,薦為館職,竟報罷。然詩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贈趙孟頫詩云:“瓣香未展師道敬,攜琴暫出松蘿中。”贈虞集詩云:“遠遊非涉聲利途,願謁國丈開榛蕪。”贈揭傒斯詩云:“嗟予觀光老賓客,瓣香仰止懷生平。”贈陳旅詩云:“下榻清風延孺子,高樓豪氣卧元龍。”贈歐陽元詩云:“牀頭萍綠多矜色,長價還從薛卞門。”贈馬祖常詩云:“絕憐白髮南州士,山斗彌高獨仰韓。”而趙孟頫贈權詩亦有“青青雲外山,炯炯松下石。顧此山中人,風神照松色”之句,且親寫“此山”二字為額以贈。是時文章耆宿不過此數人,而數人無不酬答,似權亦聲氣干謁之流。然孟頫等並以儒雅風流照映一世,其宏獎後進,迥異於南宋末葉分朋標榜之私。故終元之世,士大夫無鉤黨之禍。權與諸人款契,蓋文字之相知,固未可以依門傍户論也。是集為陳旅所選定,旅及袁桷、歐陽元等各為之序,揭傒斯又為之跋。旅本作者,故别擇特精。旅序稱其“簡淡和平,無鬱憤放傲之色”,桷序稱其“法蘇、黄之準繩,達《騷》、《選》之旨趣”,元序稱其“無險勁之詞,而有深長之味;無輕靡之習,而有舂容之風。”今觀其詩,元所稱尤為知言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作十卷。此書元刊本有十卷與四卷本兩種。(何槐昌:《<四庫全書總目>著錄校正選輯》)
申齋集十五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劉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人。以吳澄薦,召為遼陽儒學副提舉,不就。後授泰和州判,致仕。是集乃其門人蕭洵所編,李祁為之序。元季嘗付剞劂1,久經兵燬。顧嗣立《元詩選》搜羅至備,獨不及此編。《江西通志》亦謂岳申文集今已不傳。今此鈔帙僅存,亦可云希覯之本矣。岳申文宗法韓、蘇,故其氣骨遒上,無南宋卑冗之習。《豫章人物志》稱所作簡約峻潔,殆非虚語。至集中碑志之作居什之四五,尤可據以考證史事。如《文天祥傳》比《宋史》所載為詳。《夏貴墓誌》稱其出奇計立戰功甚悉,而貴之失節偷生,絕不為諱,且深致婉惜之詞,亦非曲筆諛墓者可比。觀其不妄許與,其文品之矜貴可知也。
【彙訂】
1.此集乃明洪武初蕭洵所編,吉水知州費震為刻置學官,始傳於世。費震事迹附見《明史》卷一三八《楊思義傳》。(昌彼得:《<申齋劉先生文集>敘錄》)
霞外詩集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馬臻撰。臻字志道,號虚中,錢塘道士。仇遠序是集,稱其“隱約西湖之濱,士大夫慕與之交,不過習清虚,談淡泊,無一言及勢力聲利。”龔開序則稱:“大德辛丑,嗣天師張真人如燕,主行内醮,元教名流,並翼然景從,王子繇、馬志道在焉。”其人蓋在通介之閒者也。集中鋪張富貴者數篇,如《嗣師吳真人》詩之類,頗乖山林之格。然所作皆神骨秀鶱,風力遒上,琅琅有金石之音。雖不能具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之力,而亦不類酸寒細碎,蟲吟草閒。觀其《述懷》一詩,殆宋末遺老寄託黄冠。而其豪逸俊邁之氣,無所不可,政不以枯寂恬淡為高耳。此本為毛晉所刻。末有晉跋,稱:“伯雨之後,復有虚中”。今考諸家之序皆作於仁宗大德初年,則臻尚在張雨前。晉偶失檢也2。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申齋集十五卷”之前。
2.張雨卒於至正丙戌(六年),見《句曲外史集》附劉基撰《張伯雨墓誌銘》。張之時代略後於馬臻。然《霞外詩集》之仇遠序,署大德六年,龔開序言及大德五年之明年,亦即大德六年。大德紀年僅十一年,其六年應稱為“大德年閒”。且元仁宗無大德年號,“仁宗”乃“成宗”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西巖集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元張之翰撰。之翰字周卿,邯鄲人。《元史》無傳,惟《松江府志》載之翰至元末自翰林侍講學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風。時民苦荒,租額以十萬計,之翰力除其弊,得以蠲除。至今猶祠於名宦祠。生平著述甚富,晚號西巖老人,故以“西巖”名集。其詩清新宕逸1,有蘇軾、黄庭堅之遺,文亦頗具唐、宋舊格。其集據《松江府志》所載,本三十卷。今於《永樂大典》中蒐採綴輯,分體編次,釐為二十卷。雖當時舊本篇頁多寡不可知,而約略大數,計已得什之六七矣。《永樂大典》所載有標題《張西巖集》,而核其詩文實為張起巖作2。起巖字夢臣,濟南人,有《華峯漫稾》、《類稾》、《金陵集》尚行於世,與之翰截然兩人。殆當世繕錄之人以《張西巖集》與《張起巖集》聲音略近,故隨讀而譌,致相淆亂。今並釐正,各存其真焉3。
【彙訂】
1.“宕逸”,殿本作“逸宕”。
2.殿本“作”下有“者”字。
3.張起巖《華峯漫稾》等集已佚。今存《永樂大典》殘本收起巖詩文皆著錄來自《張文穆文集》或《張文穆公集》,並不與張之翰《西巖集》相混。《四庫全書》亦未收張起巖集,何來“各存其真”?(王樹林:《西巖集提要》)
蒲室集十五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元釋大訢撰。大訢字笑隱,南昌陳氏子。居杭之鳳山,遷中天竺。又主建康集慶寺。是集詩六卷,文九卷。前有虞集序,謂其“如洞庭之野,衆樂並作,鏗宏軒昂,蛟龍起躍,物怪屏走,沈冥發興。至於名教節義,則感厲奮激,老於文學者不能過。”雖稱之少溢其量,然其五言古詩實足揖讓於士大夫閒。餘體亦不含蔬筍之氣,在僧詩中猶屬雅音。又文宗入繼大統,改建康潛邸為集慶寺,特起大訢居之,授大中大夫。故雖隸緇流,頗諳朝廷掌故。若所著《王可毅尚書歷任記》,證以《元史·文宗本紀》,皆相符合。惟《本紀》謂至治元年五月中政使耀珠原作咬住,今改正)告託歡徹爾原作脱歡察兒,今改正。等交通親王,於是出文宗居海南。而是《記》則謂至治二年讒慝構禍,文宗遷海南,與《本紀》相差一年。或傳寫誤“元”為“二”,故與史異耶?集中多與趙孟頫、柯九思、薩都拉、原作薩都剌,今改正。高彥敬、虞集、馬臻、張翥、李孝光往來之作。而第九卷中《杭州路金剛顯教院記》、第十二卷《金陵天禧講寺佛光大師德公塔銘》,並註曰“代趙魏公作”,則孟頫亦嘗假手於大訢。知非俗僧矣。
弁山小隱吟錄二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黄玠撰。玠姓名不見於史傳。惟宏治《湖州府志》載玠字伯成,慈谿人,宋黄震之曾孫。清苦力學,無所不通。周游西湖,樂吳興山水,因卜居弁山,與趙文敏游,文敏稱許之。有《卞山集》、《知非稾》、《唐詩選纂》、《韻錄》等書,獨不載此集之目。或後人以《卞山集》、《知非稾》併為一編,改題此名歟?其詩不為近體,視宋末江湖諸人惟從事五、七言律者,志趣殊高1。中多勸戒之詞,其上者有元結遺意,次者亦近乎白居易。雖宏闊深厚不能及二人,要於俗音嘈囋之中,讀之如聽古鐘磬矣。前有自序,稱:“蔑有令德,不敢謂隱。獨以所得於天者薄,故將退藏以終其身。”又引文中子之説,稱:“願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時和歲豐,已受其賜。”尤粹然有德之言,勝矯語高蹈者萬萬也。
【彙訂】
1.此集乃黄玠手自編訂,有至正五年自序,云:“情發於中而形於言,目之曰《弁山小隱吟錄》,錄以畀吾兒私藏之。”此集中雖無近體詩,然其自序舉所題《江山歸興圖詩》即為近體,《玉山名勝集》載其七律十餘首,《吳興藝文補》載其七律四首,五律一首,七絕六首,均在此本之外。(陸心源:《儀顧堂續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續軒渠集十卷附錄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洪希文撰。《附錄》一卷,則其父巖虎詩也。巖虎字德章,號吾圃,莆田人,宋末嘗為教諭。希文字汝質,號去華,嘗官訓導。巖虎詩名《軒渠集》,故希文集以“續”名。然《軒渠集》斷爛不存,故摭其遺詩附於卷末。舊有希文自序,又有至治辛酉、至正壬辰、癸巳林以順、林以抃、卓器之、南譽等題詞。皆在未刻之前,不言原編卷數。嘉靖癸巳,其七世族孫紹興知府珠請山陰蔡宗兗刊定。宗兗序稱删去一百三十五首,存四百三十五首,編為十卷,附刻一卷。則原集五百七十首也。王鳳靈序則稱詩二卷,為七律一百九十二首、古詩九十七首、絕句一百首,為數不同。又皆不及其詞與雜文。此本凡詩三百六十九首、詞三十三首、雜文十八首,與兩序所言皆不符,疑傳寫者又有所刊削也。宗兗序謂其“以山澤之臞,出山澤之語。譬諸夏鼎、商鬲,華采雖若不足,而渾厚樸素之質,使望之者知為古器。”鳳靈序稱其“能以質勝,不蔽其情。”今觀其詩,純沿宋格,於元末年華縟之風、明中葉堂皇之體迥焉不同,故二人之論云爾。實則清遒激壯,亦足落落獨行也。惟其以巖虎之詩附希文詩末,用《山谷集》後附《伐檀集》之例,以子先父,究於義未安。而篇頁無多,又不能如《伐檀集》之自為卷帙,可以孤行。今特升冠此卷,置希文集之前,如《石屏集》、《玉井樵唱》之例焉。
定宇集十六卷别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陳櫟撰。櫟有《書傳纂疏》,已著錄。是集為其族孫嘉基所刊。凡文十五卷,詩及詩餘一卷。《别集》一卷,則附錄序記、誌狀之類1。櫟生朱子之鄉,故力崇朱子之學。集中如《澄潭贊》曰:“惟千載心,秋月寒水,儒釋同處,我聞朱子。”附會《齋居感興》詩句,以强合於禪,未免自生疵累,異乎朱子之所傳。然集中諸文大抵皆醇正質實,不涉詭誕。如《深衣考》之類,雖未必盡合古制,而援據考證,究與空談説經者有閒。惟詩作《擊壤集》派,多不入格。顧嗣立《元詩選》中所稱“笑渠拄笏看山色,容我扶筇聽水聲”、“柳枝水洒一谿月,豆子雨開千嶂煙”諸句,皆沙中金屑,不能數數遇之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此書别集載序跋四篇、往來書啟十七篇、墓誌銘一篇、行狀一篇、贊一篇、《謝揭學士撰定宇先生墓誌銘啟》一篇、《勤有堂記》、《祠堂記》、《理學名儒坊傳》各一篇。書啟遠多於序記、誌狀。(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艮齋詩集十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人。幼喪明,聆群兒誦書,不終日,能悉記其所授。稍長習詞章,自謂不學可造詣。既而悔之,以為刊華食實,莫首於理。原《易》以求,乃為得之。於是精意讀《易》,著書名《大易通義》。年至九十餘而卒。今《通義》已不傳,而袁桷所作序尚見《清容居士集》中,可略見克中本末。此乃所作詩集,猶元時舊刻。卷首有毛晉私印,蓋汲古閣所藏。中閒律體最多,而七言律為尤夥。卷一、卷二皆詠經史之作。卷八為諧音格,乃每首全以音通字異者相叶。如一東叶同、峒、桐、銅、童,二冬叶鏞、庸、容、墉、蓉之類。凡七言三十一首,五言二十一首。亦克中自創之格,為古所未有。其詩頗近《擊壤》一派,多涉理路,而抒情賦景之作,亦時有足資諷詠者。昔唐汝詢幼而失明,長而能詩,《姑蔑》一集,明人詫為古所未有。而不知克中已在前,是亦足為是集希傳之證。又汝詢能註《唐詩解》,而克中乃至能詁經,是所學又在汝詢上矣。
知非堂稾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元何中撰。中有《通鑑綱目測海》,已著錄。據中自序,所著尚有《易類象》三卷,《書傳補遺》十卷,《吳才老叶韻補遺》一卷,《六書綱領》一卷,《補六書故》三十二卷,《通書問》一卷,《蘇邱述遊錄》一卷,《搘頤錄》十卷。今自《通鑑測海》以外,惟《通書問》及此集僅存。然自序稱有《知非堂稾》十七卷、《外稾》十六卷。顧嗣立《元詩選》載《知非堂稾》十七卷,與自序合。王士禎《居易錄》作十六卷,亦與自序《外稾》合。此集止六卷,似非完書。然嗣立之所錄與士禎之所稱者,已均在此六卷之中,又似無所亡佚者。豈後人傳寫,或合併其卷數,抑或重為選錄,汰其繁冗,故篇帙雖減,而名章雋句一一具存歟1?詩集之富,唐無若白居易,宋無若陸游、楊萬里。而珠礫並存,往往使後人以多為憾。是編佳製具存,而蕪詞較少,可謂刊糟粕而存菁華。即非足本,亦不必以不完為歉矣。
【彙訂】
1.今傳世有六卷本、十卷本、十一卷本。十卷本、十一卷本前六卷均與六卷本合,為詩集,其後為文與附錄,即《外稾》。(查洪德:《知非堂稾提要》)
雲林集六卷附錄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貢奎撰。奎字仲章,宣城人,官集賢直學士,追封廣陵郡侯,諡文靖。李黼為之狀,馬祖常奉敕撰碑,皆天下重望也。所著有《雲林小稾》、《聽雪齋記》、《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稾》、《上元新錄》、《南州紀行》,凡百二十卷。明永樂閒徵入祕府,家無副本,遂絕不傳。惟《雲林小稾》宋濂所序者,尚存其曾孫蘭家。洪熙中福州陳嵦復序而傳之。宏治閒其裔孫元禮復採諸書所載奎詩及遺文二篇,附益成編,是為今本1。奎詩格在虞、楊、范、揭之閒,為元人巨擘。王士禎《居易錄》論其境地未能深造,殆專以神韻求之歟?吳澄跋其文稾,稱其“温然粹然,得典雅之體,視求工好奇而卒不工不奇者,相去萬萬。”惜今不可得見矣。卷末增載《見婦人偶興》二首,鄙俚穢褻,必委巷附會之説。元禮不知而誤收之,其為謬陋,不止《謝康樂集》載《東陽谿中贈答》也。
【彙訂】
1.《雲林集》六卷,皆詩,後附錄《天遊亭記》、《嵇法師碑》、《游長春宫詩序》三篇,此弘治庚戌刊本。文淵閣《四庫》本無附錄一卷。(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後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郭豫亨撰。豫亨自號梅巖野人。里籍未詳。據其自序,則至大辛亥作,其書名蓋取宋晏殊詞“唱得紅梅字字香”句也。《離騷》遍擷香草,獨不及梅。六代及唐,漸有賦詠,而偶然寄意,視之亦與諸花等。自北宋林逋諸人遞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樹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題。南宋以來,遂以詠梅為詩家一大公案。江湖詩人,無論愛梅與否,無不借梅以自重。凡别號及齋館之名,多帶“梅”字,以求附於雅人。黄大輿至輯詩餘為《梅苑》十卷。方回作《瀛奎律髓》,凡詠物俱入“著題類”,而梅花則自立一類。此倡彼和,沓雜不休。名則耐冷之交,實類附炎之局矣。豫亨在至大中,距南宋之末未遠,故亦染山人之積習。前、後二集詠梅七律至二百首1,與張洽之數相等2。然洽詩層見疊出,總不出幽香高格,耽寂避喧之意,描摹窠臼,未免厭觀。豫亨則集句為之,又闢新境。且屬對頗能工巧,亦勝李龏《翦綃集》之多集絕句。一花一石,時逢佳勝。存備詩家之小品,固亦無不可矣。
【彙訂】
1.《前集》詩五十首,《後集》詩四十八首,序言百首,蓋舉成數,《總目》作“二百首”,“二”字衍。(楊紹和:《楹書隅錄》)
2.作梅詩者乃張道洽,《浙江通志》卷一八一《人物六·文苑四·衢州府》有傳,據弘治《衢州府志》云“字澤民,開化人,端平二年進士……詠梅花詩三百首”,《千頃堂書目》卷二九有張道洽《賔齋梅花詩》四卷,《總目》卷一八八《梅花百詠》條亦作張道洽。《總目》卷二七載張洽撰《春秋集註》十一卷《綱領》一卷,云“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進士”。(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中菴集二十卷(永樂大典本)
元劉敏中撰。敏中有《平宋錄》,已著錄。《元史》載敏中《中菴集》二十五卷。《文淵閣書目》作五册,不著卷數。梁維樞《内閣書目》不載其名1,則是時官書已佚。明藏書之家惟葉盛《菉竹堂書目》僅著於錄2,亦無卷數。黄虞稷《千頃堂書目》雖有其名,而獨作三十五卷,與史不符。蓋虞稷所列諸書乃遍徵各家書目為之,多未親見其本,故卷數多譌,存佚不確,未可盡援為據也。蘇天爵《元文類》中僅載其《賀正旦表》、《忠獻王廟碑》二首,其他作則不概見。今從《永樂大典》所載搜羅裒輯,以類編次,尚可得二十卷,則所佚者不過十之二三矣3。其詩文率平正通達,無鉤章棘句之習。在元人中亦元明善、馬祖常之亞。本傳稱其文理明辭備,韓性原序亦謂其“不藻繢而華,不琢鏤而工,户樞門鍵,庭旅陛列,進乎古人之作。”固不誣也。史稱敏中為御史時,劾權臣僧格。原作桑哥,今改正。為集賢學士時,上書陳十事。其文今皆不見集中,殆已散佚。集中有《星變奏議》、《皇慶改元奏議》,則為本傳所未及,蓋史佚之。其金石之文,如巴延原作伯顏,今改正。廟碑、哈剌哈斯、原作哈剌哈孫,今改正。沙札該原作純直海,今改正。當達里原作大達立,今改正。耀珠原作咬住,今改正。布哈爾原作不阿里,今改正。李唐諸神道碑記,《大智全寺碑》、《罔極寺碑》,皆承詔撰述之作。今考《元史·哈剌哈斯傳》,即用敏中所撰墓碑。然不載其在宗正時,從世皇北巡,猝遇亂,突出破敵事。又不載其在中書省時,“每退食,延見四方賓使,訪以物情得失,吏治否臧,人材顯晦,年穀豐歉,采可行行之”數語。又“度地置兩倉”句,“兩”字譌為“内”字。《沙札該傳》亦用敏中碑,而其子當達里諭降襄陽,取漢口,破婺賊,功不在沙札該下。而《沙札該傳》末乃僅附其子昂阿喇原作昂阿刺,今改正。名,無一語及當達里事,尤為舛漏。蓋《元史》倉猝成書,疏脱實多。不但重複割裂,如顧炎武所譏。則是集之存,併可訂史傳之譌異,不徒貴其文章矣。
【彙訂】
1.梁維樞所著為《内閣小識》,《内閣書目》乃孫能傳等纂。説詳卷九五《言子》條訂誤。
2.殿本“明”下有“人”字。
3.傳世有元元統刻本二十五卷。(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王文忠集六卷(永樂大典本)
元王結撰。結字儀伯,定興人。仁宗在潛邸時,以薦充宿衛。及即位,遷集賢直學士。元統中,官至中書左丞,文忠其諡也。事迹具《元史》本傳。史稱結有集十五卷,王圻《續文獻通考》所載亦同,今久散佚。惟散見《永樂大典》者,採掇排比,尚得詩一百三十四首、詩餘十三首,編為三卷。又雜文九首為一卷,《問答》五首為一卷,《善俗要義》三十三條為一卷。共成六卷。結為元代名臣,張珪稱其“非聖賢之書不讀,非仁義之言不談”。今觀是集,殆非虚語。詩多古體,大抵舂容和平,無鉤棘之態。文亦明白暢達,不涉雕華。其中《上宰相論八事書》,乃結年二十餘游京師時所作。平生識力,已具見於是。《問答》五條,皆與吳澄往復之語,或闡儒理,或明經義,可略見其學問之根抵。《善俗要義》乃結為順德路總管時所作,以化導閭里。凡教養之法,纖悉必備。雖瑣事常談,而委曲剴切,謀畫周密,如慈父兄之訓子弟。循吏仁愛之意,藹然具見於言表,尤足以見其政事之大凡。統觀所作,所謂詞必軌於正理,學必切於實用者也,固不與文章之士爭詞采之工拙矣。
靜春堂集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袁易撰。易字通甫,長洲人。不求仕進。部使者擬薦於朝,謝不應。行中書省署徽州路石洞書院山長,旋亦罷歸。居吳淞、具區之閒,築堂曰靜春。聚書萬卷,手自校定。或棹舟載筆牀1、茶竈、古器,游於江湖。趙孟頫嘗為畫《卧雪圖》,稱易與龔璛、郭麟孫為“吳中三君子”。是集乃易歿之後,其子泰所編。延祐四年龔璛為之序,推之甚至。然以王安石擬之,殊不相類。卷末有厲鶚跋,擬以黄、陳,亦未盡然。易詩吐言天拔,於陳與義為近,與黄庭堅之鎔鑄劖削、陳師道之深刻瘦硬,其門徑實各别也。有元作者,綺縟居多。易詩雖所傳無幾,而風骨遒上,固足以高步一時。龔璛等所作集序墨蹟,至明正統中尚存。吳訥題其卷末,深致向往。蓋其人品、詩品均有動人遐想者矣。
【彙訂】
1.“棹”,殿本作“掉”,誤。
惟實集四卷外集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元劉鶚撰。鶚字楚奇,永豐人。皇慶閒以薦授揚州學錄。累官江州總管,江西行省參政。守韶州,以贛寇圍城,力禦不支,被執抗節死。其事甚烈。明初修《元史》,失於採錄,不為立傳,併佚其名。近邵遠平作《元史類編》,始為補入《忠義傳》,然亦僅及其死節一事。其生平行履則已不可考矣。集為其子遂、述所編1,初名《鷲谿文獻》。其稱《惟實集》者,蓋本其祖訓以“詩道貴實”之語也。鶚嘗官翰林修撰,與虞集、歐陽元、揭傒斯等遊。所居浮雲書院,諸人皆有題詠。元為序其文集,稱其詩六體皆善2,傒斯序亦謂其高處在陶、阮之閒。雖友朋推挹之詞,例必稍過其量。然今觀其集,大都落落不群,無米鹽齷齪之氣,可以想見其生平。二人所許,亦不盡出標榜也。且鶚身捍封疆,慷慨殉國,千秋萬世,精貫三光。即其文稍不入格,亦當以其人重之。況體裁高秀,風骨清遒,實有卓然可傳者乎?《外集》二卷,皆前人序記、輓詩,乃其裔孫於廷等所重輯。今仍附之集末,以補史傳之闕漏焉3。
【彙訂】
1.今存清抄本《憲節堂惟實集》八卷,題“男遂、述、尊、實、武輯梓”。(劉兆祐:《四庫著錄元人别集提要補正》)
2.歐陽玄序無此語,惟虞集序云:“既讀其詩,六體皆善,信如臨川之言”。(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先云外集一卷,又云外集二卷,前後矛盾。實為正集七卷附錄一卷,無外集之名。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不誤。(馬劉鳳:《“四庫”訂誤十五則》)
勤齋集八卷(永樂大典本)
元蕭?撰。?字維斗,奉元人。歷官集賢學士、國子祭酒,諡貞敏。事迹具《元史·儒林傳》。?卒於仁宗延祐五年,詩文多散佚。順帝至正四年,蘇天爵官西臺,始裒輯其遺稾,得文八十篇、詩二百六十首、樂府二十八篇。分為十五卷,官為刊版於淮東。蓋距?之歿,幾三十年矣。自明以來,刊版久佚。惟《永樂大典》所載,尚存崖略。謹依類編輯,得文四十二首、詩二百六十一首、詞四首,釐為八卷。按焦竑《國史經籍志》稱蕭?《勤齋貞敏集》,而《永樂大典》但題作《勤齋集》,頗不相合。然姚廣孝等修輯《永樂大典》,距至正刊版時未遠。其所據本當即天爵所編,不容有誤,殆焦竑誤增其文也。又按天爵《滋谿集》載《?墓誌銘》一首,稱?於《六經》百氏無不通,尤精《三禮》及《易》,且邃於六書。初鑿土室終南山下,以經傳列左右。思索其義,至於忘寐者三十年,乃表裏洞徹。關輔自許衡倡明理學之後,?實繼之,為文悉本諸經。《元史》亦稱:“?制行甚高,真履實踐。其教人必自小學始。為文辭立意精深,言近指遠,一以洙泗為本,濂洛、考亭為據,為一代醇儒。”今考其文,氣格雖不甚高,而質實簡潔,往往有關名教。其《辭儒學提舉書》及《辭免祭酒司業》等狀,尤可見其出處進退之大節。詩非所長,而陶冶性靈,絕去纖穠流派,亦足覘其志趣之高焉。
石田集十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元馬祖常撰。祖常字伯庸,世為雍古部人,居靖州之天山。高祖錫里濟蘇原作錫里吉思,今改正。金末為鳳翔兵馬判官,子孫用以官為氏之例,遂稱馬氏。曾祖雅哈原作月合,今改正。從元世祖南征,因家於汴,後徙光州2。延祐中初復科舉,祖常鄉貢、會試皆第一,廷試第二。授應奉翰林文字,擢監察御史,劾罷丞相特們德爾。原作鐵木迭兒3,今改正。既而特們德爾復相,修怨黜為開平縣尹,因避禍退居4。特們德爾死,乃除翰林待制,累遷禮部尚書,尋參議中書省事。元統初拜御史中丞,轉樞密副使,乞歸。至正四年卒,諡文貞。事迹具《元史》本傳5。是集凡詩賦五卷、文十卷。名“石田”者,以所居有石田山房也。其文精贍鴻麗,一洗柔曼卑冗之習。其詩才力富健,如《都門壯遊》諸作,長篇巨製,回薄奔騰,具有不受羈靮之氣。至元閒蘇天爵撰《文類》,錄其詩二十首、文二十首,視他家所收為夥。又請於朝,刊行其集,而自為之序。稱其“接武隋、唐,上追漢、魏,後生爭效慕之,文章為之一變。與會稽袁桷、蜀郡虞集、東平王構更迭倡和6,如金石相宣而文益奇7。”蓋大德、延祐以後,為元文之極盛,而主持風氣,則祖常等數人為之巨擘云。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作《石田文集》十五卷。
2.標點本《元史·馬祖常傳》,作“曾祖月合乃”,“乃”字為人名之組成部分。清顧嗣立《元詩選》卷二一“馬中丞祖常”小傳,亦謂“曾祖月合乃,從元南伐,留汴,後徙光州。”柯紹忞《新元史》卷一四九作“月乃合”。(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鐵木迭兒”,殿本作“帖木迭兒”。
4.“退居”,殿本作“告居”。
5.《元史·馬祖常傳》:“至元四年卒,年六十。”許有壬《至正集》卷四六《魏郡馬文貞公神道碑並序》,謂馬文貞公(即祖常)“至元四年三月丙午薨於光州之第,得年六十。是年四月壬申,葬州北平原鄉西樊以里”。亦可證馬祖常之卒,在“至元四年”。(同2)
6.“王構”,殿本作“王搆”,誤,王構,《元史》卷一六四有傳,字肯堂,東平人。《總目》卷一九六著錄元王構編《修辭鑒衡》二卷。
7.蘇天爵原序云:“與會稽袁公、蜀郡虞公、東平王公以學問相淬礪,更唱迭和,金石相宣,而文日益奇矣……文則富麗而有法,新奇而不鑿,詩則接武隋唐,上追漢魏,後生爭慕效之,文章為之一變”。似不宜顛倒截取。(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榘菴集十五卷(永樂大典本)
元同恕撰。恕字寬甫,其先太原人,徙於奉元。恕年十三,以書經魁鄉校。至元閒授國子司業,辭不拜1。陝西行臺侍御史趙世延請置魯齋書院2,以恕領教事。延祐六年立皇太子,召恕為奉議大夫左贊善3。明年英宗繼統,以疾歸。致和元年拜集賢侍讀學士,復辭不赴。卒贈翰林直學士,封京兆郡侯,諡文貞。事迹具《元史·儒學傳》。所著《榘菴集》,本三十卷。至正初,陝西行臺御史觀音保、潘惟梓等始刊布於江淮,趙郡蘇天爵為之序。《文淵閣書目》亦載有《榘菴文集》一部,八册。焦竑《經籍志》乃作二十卷,疑傳寫誤也。自明以來,久佚不傳。故葉氏《菉竹堂書目》、晁氏《寶文堂書目》並不載其名,惟《永樂大典》中頗散見其詩文。謹鈔撮編集,分類排比,釐為文十卷、詩五卷,視原本尚得半焉。其平生著作,不事粉飾,而於淳厚敦朴之中時露峻潔峭厲之氣。賈仁《行狀》稱其於詩喜陸放翁,於文慕周益公。富珠哩翀《神道碑》又稱至元三十一年國史修世祖帝紀,采事四方,陝西行省平章政事咸寧王辟為掾,典司編錄。故於元初典故最為詳贍。集中志、狀諸作,多有可與金、元正史相參訂者。惟祈禳青詞本非文章正體,恕素以明道興教自任,更不宜稍涉異端。乃率爾操觚,殊為失檢。今以其原集所有,姑附錄之,而並糾其失於此焉。
【彙訂】
1.《元史·儒學傳》云:“至元閒,朝廷始分六部,選名士為吏屬。關陝以恕貢禮曹,辭不行。仁宗踐阼,即其家拜國子司業,階儒林郎,使三召,不起。”可知至元閒辭不行者,乃“禮曹”;仁宗時辭不拜者,始為國子司業。至元為元世祖年號,早於仁宗即位一二十年。《明一統志》卷三三《西安府·人物·同恕》條亦云:“恕學無不該,仁宗以國子司業三召,不起。”(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魯齋”,殿本作“魯齊”,誤,參《元史》卷一八九《儒學一》同恕本傳。
3.史文只言延祐六年,召同恕為奉議大夫太子左贊善,立皇太子乃在延祐三年,見《元史·仁宗紀》。(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道園學古錄五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虞集撰。集有《平猺記》,已著錄。此集凡分四編,曰《在朝稾》,曰《應制稾》,曰《歸田稾》,曰《方外稾》。其中詩稾又别名《芝亭永言》。據金華黄溍序,以是集為集手自編定。然其《天藻詩序》云:“友人臨川李本伯宗輯舊詩,謂之《芝亭永言》。”又《賦謝李伯宗》題云:“至元庚辰冬,臨川李伯宗、黄仲律來訪山中,拾殘稾二百餘篇錄之。”而李序又云:“至正元年十有一月,閩憲韓公徵先生文稾本1,與先生幼子翁歸及同門之友編輯之,得《在朝稾》二十卷,《應制稾》六卷2,《歸田稾》一十八卷,《方外稾》六卷。”所言與今本正相合。又考《道園遺稾》前有至正己亥眉山楊椿序,以為集季子翁歸及其門人所編,與李本序合。蓋集母楊氏為衡陽守楊文中之女,楊椿即其外家後人,其言自當無誤。亦可證黄溍所云之不足據,是編為李所定無疑也3。自元暨明,屢經刊雕。然皆從建本翻刻,亦閒有參錯不合。蓋多出後人竄改,要當以元本為正矣。文章至南宋之末,道學一派侈談心性;江湖一派矯語山林,庸沓猥瑣,古法蕩然。理極數窮,無往不復。有元一代,作者雲興。大德、延祐以還,尤為極盛。而詞壇宿老,要必以集為大宗。此《錄》所收,雖不足盡集之著作,然菁華薈稡,已見大凡。跡其陶鑄群材,不減廬陵之在北宋。明人夸誕,動云元無文者,其殆未之詳檢乎?
【彙訂】
1.“韓公”乃“斡公”之誤。明景泰翻元小字本此集卷末李本識語作“閩憲斡公”,翁方綱分纂稾亦作“閩憲斡公”。斡公即烏公,指烏克章,即斡玉倫徒。(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應制稾》”乃“《應制錄》”之誤,參李本識語及翁方綱分纂稾原文。(同1)
3.黄溍《道園遺稾》序云:“公之詩文曰《道園學古錄》者,其類目皆公手所編定。”所謂類目,當指《在朝稾》、《應制錄》、《歸田稾》、《方外稾》,非文集之撰輯。(查洪德:《道園學古錄提要》)
道園遺稾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元虞集撰,其從孫堪編。蓋以補《道園學古錄》之遺也。凡古、律詩七百四十一首,附以樂府,刻於至正十四年。考裒錄集之遺文者,别有《道園類稾》。以校此編,《類稾》所已載者僅百餘篇,《類稾》所未載者尚五百餘篇2。集著作雖富,而散佚亦多。當李本編《學古錄》時,已有“泰山一豪芒”之嘆,則雲煙變滅者不知凡幾。堪續加搜訪,輯綴成編。縱未能片楮不遺,要其名篇雋製,挂漏者亦已少矣。集中《題花鳥圖》一首,《元詩體要》作揭傒斯詩。今觀其格意,於揭為近。或堪一時誤收,亦未可知。然《元音》及《乾坤清氣集》均載是詩,又題集作。此當從互見之例,疑以傳疑,不足以為是書病也。
【彙訂】
1.“六卷”,殿本作“十六卷”,誤,參文淵閣庫書。(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四則》)
2.全書共收入各體詩歌七百一十七首(含操一首,附收馮尊府所作樂府二十首不計在内),其中《類稾》已載者二百一十九篇,《類稾》未載者四百九十八首。(姬沈育:《虞集作品的五種元代刊本》)
楊仲宏〔弘〕集八卷(内府藏本)
元楊載撰。載字仲宏,浦城人,後徙杭州。初以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調海船萬户府照磨。會仁宗復行科舉之制,遂登延祐二年進士,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終於寧國路總管府推官。事迹具《元史·儒學傳》。焦竑《國史經籍志》載楊載《仲宏集》四卷。此本八卷,不知何人所分1。元代詩人,世推虞、楊、范、揭。史稱其“文章一以氣為主,而於詩尤有法度。自其詩出,一洗宋季之陋”云云。蓋宋代詩派凡數變。西崑傷於雕琢,一變而為元祐之樸雅;元祐傷於平易,一變而為江西之生新。南渡以後,江西宗派盛極而衰。江湖諸人欲變之而力不勝,於是仄徑旁行,相率而為瑣屑寒陋,宋詩於是掃地矣。載生於詩道弊壞之後,窮極而變,乃復其始,風規雅贍,雍雍有元祐之遺音。史之所稱,固非溢美。故清思不及范梈,秀韻不及揭傒斯,權奇飛動尤不及虞集,而四家並稱,終無怍色,蓋以此也。瞿宗吉《歸田詩話》曰:“楊仲宏以《宗陽宫玩月》詩得名。然他作如‘風雨五更雞亂叫,江湖千里鴈相呼’、‘挾書萬里朝明主,仗劍三年别故鄉’、‘窻閒夜雨銷銀燭,城上春雲壓彩旗’、‘空桑説法黄龍聽,貝葉翻經白馬馱’。沈雄典實,先叔祖每稱之。長篇如《古牆行》、《梅梁歌》,亦皆為時所稱。夫人瞿氏,余祖姑也。嘗以仲宏親筆草稾數紙授予。字畫端謹,而前後點竄幾盡。蓋不苟作如是。”則載於是事,亦以苦吟得之者矣。陶宗儀《輟耕錄》曰:“虞伯生先生、楊仲宏先生同在京日2,楊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詩,虞先生載酒請問作詩之法。楊先生酒既酣,盡為傾倒,虞先生遂超悟其理”云云。竟謂載詩在虞集上,則非其實也。
【彙訂】
1.《讀書敏求記》卷四載元刻《楊仲弘詩集》八卷,今存有明嘉靖十五年遼藩翻刻本。則此集原本八卷,四卷乃後人所並。(查洪德:《楊仲弘集提要》)
2.“京日”,底本作“京口”,據《輟耕錄》卷四“論詩”條原文及殿本改。
范德機詩七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元范梈撰。梈字亨父,一字德機,清江人。以薦為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出為嶺海廉訪使照磨,歷轉江西、湖東。後選充翰林應奉,又改閩海道知事,移疾歸。天曆二年授湖南嶺北道廉訪使經歷,以母老未赴。明年母喪,竟以毁卒。所著有《燕然稾》、《東方稾》、《豫章稾》、《侯官稾》、《江夏稾》、《百丈稾》,凡十二卷。此本七卷,不知何人所併1。葉子奇《草木子》載梈有與危素同晚步,“得‘雨止脩竹閒,案諸本多譌“閒”為“閒2”,今據原本改正。流螢夜深至’二句,喜甚。既而曰:‘語太幽,殆類鬼作’”云云,即今集中《蒼山感秋》詩也。其語清微妙遠,為詩家所稱。然梈詩豪宕清遒,兼擅諸勝,實不專此一格。《閩書》又載其為閩海道知事時,以文繡局取良家子為繡工,作《閩州歌》述其事,廉訪使遂奏革其弊。《歌》今亦載集中。然其事可記,其詩則語頗近俗,與沈作喆《哀扇工歌》僅相伯仲,尤不當以是概梈也。揭傒斯序其集曰:“虞伯生稱德機如唐臨晉帖,終未逼真。改評之曰:范德機詩如秋空行雲,晴雷卷雨,縱横變化,出入無朕;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崚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群,四顧無人,一碧萬里”云云。傒斯之語雖務反虞集之評,未免形容過當。然梈詩格實高,其機杼亦多自運,未嘗規規刻畫古人,固未可以“唐臨晉帖”一語據為定論矣。
【彙訂】
1.《總目》卷一七四《范文白詩集》條曰:“梈詩别有七卷之本,題《范德機集》者,乃臨川葛雝所編刊於閩中,已著錄。”(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2.“案諸本多譌‘閒’為‘閒’”,底本作“案諸本多譌‘閒’為‘開’”,據殿本改。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卷二《蒼山感秋》詩作“閒”,《草木子》卷四亦作“閒”。
文安集十四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揭傒斯撰。傒斯字曼碩,龍興富州人。延祐初以薦授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遷國子助教,告歸,復召還。天曆初開奎章閣,首擢為授經郎,與修《經世大典》。累官翰林侍講學士,總修遼、金、宋三史。卒於官,追封豫章郡公,諡文安。事迹具《元史》本傳。傒斯與虞集、范梈、楊載齊名。其文章敍事嚴整,語簡而當,凡朝廷大典册及碑版之文,多出其手,一時推為鉅製。獨於詩則清麗婉轉,别饒風韻,與其文如出二手。然神骨秀削,寄託自深,要非嫣紅姹紫,徒矜姿媚者所可比也。虞集嘗目其詩如“三日新婦”,而自目所作如“漢庭老吏”。傒斯頗不平,故作《憶昨》詩有“學士詩成每自夸”句。集見之,答以詩曰:“故人不肯宿山家,夜半驅車踏月華。寄語旁人休大笑,詩成端的向誰夸。”且題其後曰:“今日新婦老矣。”是二人雖契好最深,而甲乙閒乃兩不相下。考楊維楨《竹枝詞》序曰:“揭曼碩文章居虞之次,如歐之有蘇、曾。”其殆定論乎?顧嗣立《元詩選》載傒斯詩,題曰《秋宜集》,今未見1。焦竑《國史經籍志》載傒斯集一卷,今亦未見。此本凡詩四卷,又《續集》二卷、制表、書、序、記、碑志、雜文八卷2,乃其門人錫喇布哈原作燮理溥化,今改正。所編。錫喇布哈字元普,泰定四年進士。第九卷有《送錫元普序》,即其人也。所編雖不足盡傒斯之著作,然師弟相傳,得諸親授,終較他本為善。觀《元詩選》所載《秋宜集》中《曉出順承門有懷太虚》絕句曰:“步出城南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乃割裂漢樂府半首為傒斯之詩,則所收必不甚精矣。
【彙訂】
1.汲古閣刻有《揭秋宜集》五卷。(查洪德李軍:《元代文學文獻學》)
2.文淵閣《四庫》本為詩五卷,制表一卷,書一卷,序二卷,記二卷,碑一卷,銘一卷,雜文一卷,補遺一卷。
翠寒集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元宋无撰。无字子虚,蘇州人,嘗舉茂才不就。是集前有自序,又有元貞乙未趙孟頫序、延祐庚申馮子振序。然卷末有題孟頫遺墨詩,不應有孟頫序。以自序考之,蓋此本為无晚年自定,子振為序而刻之。孟頫所序乃其少作,以其名重,仍刊以冠集耳2。子振序仿李中《碧雲集》序例,摘錄其佳句甚悉。所舉如《古研歌》之“神媧蹋雲去補天,留下一團焦黑煙”,殆粗獷不復成語。又如“楊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東風”之句,亦欠自然3。然其他品題,大抵精當。統觀其集,七言古體純學李賀、温庭筠,時有雋語。樂府短章,往往欲出新意而反失之纖。五言律詩、五言長律最為擅長,七言絕句次之,七言律詩又次之。五言古詩集中惟《建業懷古》一首,亦僅如拗體律詩,句句對偶,特平仄不諧耳。蓋才所不近,避而不作也,亦可謂善用其短矣。
【彙訂】
1.“江蘇巡撫採進本”,底本作“浙江巡撫採進本”,據殿本改。《四庫採進書目》中“江蘇省第一次書目”、“浙江省第四次鮑士恭呈送書目”、“江蘇省採輯遺書目錄簡目”、“浙江採輯遺書總錄簡目”著錄此書。鮑士恭進獻本中不可能雜有浙江巡撫進獻之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宋无後至元二年自序是為另一一卷本詩集所作,《四庫》本《翠寒集》並非馮子振“序而刻之”的二卷本,而是將二卷本與有後至元二年自序的一卷本詩集合刻省並而成。(桂棲鵬:《<四庫全書總目>正誤六則》)
3.“欠”,殿本作“失”。
檜亭集九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丁復撰。復字仲容,天台人。延祐初游京師,與楊載、范梈同被薦,而復辭不就。放情詩酒,浪跡江淮閒。凡三徙居,晚乃僑寓於金陵之城北。平生所作不下數千篇,脱稾即棄去,故多所散佚。其壻饒介之及其門人李謹之各據所得,搜輯成帙。介之所編稱集1,謹之所編稱續集2,今皆未見其本。此本乃至正十年南臺監察御史張惟遠合二集編為九卷,刊於集慶學舍者。其稱“檜亭”,蓋以所居有雙檜,復日哦詩其下,因以為名。集中有《次韻介之雙檜亭》詩,即其地也。復詩不事雕琢,而意趣超忽,自然俊逸。其才氣横溢,魏文帝所謂“筆墨之性,殆不可勝”者,幾乎近之。偶桓《乾坤清氣集》多錄其詩,如《餞趙公子》、《送王伯庸》、《郭生生子》諸詩,字句或有小異,殆由傳本各殊。又《蘭堂上人之金陵因寄憲府張使君》諸詩,此集不載,則遺稾散落人閒,饒介之等偶然未見者矣。
【彙訂】
1.“之”,殿本無。
2.殿本“集”下有“者”字。
伊濱集二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元王沂撰。沂字思魯,先世雲中人,徙於真定1。父元父,官至承事郎,監黄池税務。馬祖常《石田集》有所作元父《墓碣銘》,敘其家世甚詳,而沂始末不概見。今以集中所自述與他書參考之,尚可得其大略。據馬祖常《碣銘》,稱與沂同榜,則當為延祐初進士。據集中《送李縣令序》,則嘗為臨淮縣尹。據《義應侯廟記》,稱延祐四年佐郡伊陽。考《地理志》,伊陽在嵩州,則嘗為嵩州同知。又詩中有“綸巾羽服卧伊濱”之句,則集名《伊濱》,亦即起於此時。據《祀南鎮》、《北嶽》諸記,則至順三年嘗為國史院編修官。據《送瞿生序》及《胡節母詩序》諸篇,則元統三年嘗在國子學為博士。據《送余闕序》稱:“元統初佐考試,見闕對策”云云,則嘗入試院同考,而余闕實為所得士。據《祀西鎮記》、《御書跋》諸篇,則至元六年嘗為翰林待制,並嘗待詔宣文閣。又《宋》、《遼》、《金》三史成於至正五年,而書前列修史諸臣,有“總裁官中大夫禮部尚書王沂”之名,則是時已位至列卿。其後遷轉,遂不可考,疑即致仕以去。然集中《壬寅紀異》詩有“壬寅仲春天雨雹,南平城中晝驚愕。自從兵革十年來,澒洞風塵亙沙漠”之句,又《鄰寇逼境倉皇南渡》詩有“鄰邑舉烽燧,長驅寇南平。中宵始聞警,挈家速遠行”之句,又有《寓吉安林塘避桃林兵警》詩。壬寅為至正二十二年,正中原盜起之時。距沂登第已五十載,尚轉側兵戈閒,計其年亦當過七十矣2。沂歷躋館閣,多居文字之職,廟堂著作,多出其手。與傅若金、許有壬、周伯琦、陳旅等俱相唱和。故所作詩文,舂容和雅,猶有先正軌度。惜其名不甚著,集亦絕尠流傳,選錄元詩者並不能舉其名氏。今從《永樂大典》中裒掇編次,釐為二十四卷。庶梗概尚具,不至遂就湮没焉。
【彙訂】
1.《永樂大典》卷三五二八“門”字韻有王沂《義門曲》,“王沂”名下有註語曰:“字師魯,襄陰人,延祐乙卯進士,禮部尚書。”虞集、張翥、宋褧諸人集中皆稱“王師魯”。此集卷二三《伯姊墓誌銘》自稱“為之志者,其弟沂師魯也。”又集中《送張常道尹隨縣序》等文均自言“襄陰王沂”。(韓格平:《王沂<伊濱集>校讀劄記》)
2.此集十二卷詩中有一百一十五首同見於《宛委别藏》本《王徵士詩》八卷(元明閒人王沂字子與撰,共詩一百七十九首),應係《永樂大典》輯錄時將同名二人誤混。《壬寅紀異同劉以和賦》、《九月十一日鄰寇逼境倉皇南渡感賦》、《寓吉安林塘避桃林兵警感賦》三詩實皆王沂子與之作。(楊鐮:《元詩文獻辨偽》)
淵穎集十二卷附錄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元吳萊撰。萊字立夫,浦陽人。延祐中復科舉之制,以《春秋》貢於鄉,試禮部不第。後以薦署饒州路長薌書院山長,未行而卒,年僅四十四。其門人金華宋濂等私諡為淵穎先生。據其《諡議》,取經義元〔玄〕深為淵,文詞貞敏為穎也。萊與黄溍、柳貫並受業於宋方鳳,再傳而為宋濂,遂開明代文章之派。故年不登中壽,身未試一官,而在元人中屹然負詞宗之目,與溍、貫相埒。遺稾甚夥,濂為摘其有關學術議論之大者,編為斯本,青田劉基序之。碑文、諡議一卷,别為《附錄》。張綸《林泉隨筆》曰:“吳立夫《諭倭書》,蓋其十八歲所作,規模仿司馬相如《諭蜀文》。其末所述諭其王之言,雖古之辨士,莫能過也。其他《大游》、《觀日》兩賦,與夫《形釋》、《泰誓論補》、《牛尾歌詞》等篇1,皆雄深卓絕,真先秦先漢閒作者2。”黄溍亦稱其文“嶄絕雄深,類秦、漢閒人。”皆未免溢量。胡助謂“他人患其淺陋,而萊獨患其宏博”,斯為篤論矣。王士禎《論詩絕句》有曰:“鐵崖樂府氣淋漓,淵穎歌行格儘奇。耳食紛紛説開寶,幾人眼見宋元詩。”實舉以配楊維楨。而其所選七言古詩3,乃錄萊而不錄維楨。蓋維楨為詞人之詩,萊則詩人之詩,恃氣縱横,與覃思冶鍊門户固殊。士禎《論詩絕句》作於任揚州推官時。而《古詩選》一書,則其後來所定,所見尤深也。
【彙訂】
1.“《牛尾歌詞》”,底本作“《牛尾歌》”,據殿本改。《今獻彙言》本《林泉隨筆》原文作《牛尾歌辭》。
2.“先漢”,底本作“兩漢”,據《林泉隨筆》原文及殿本改。。
3.“而”,殿本無。
黄文獻集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黄溍撰。溍有《日損齋筆記》,已著錄。其文原本經術,應繩引墨,動中法度。學者承其指授,多所成就。宋濂、王褘皆嘗受業焉1。濂序稱所著《日損齋稾》二十五卷,溍歿後縣尹胡惟信鍥梓以傳。又有危素所編本為二十三卷。今皆未見。此本乃止十卷。前有嘉靖辛卯張儉序,稱:“舊本頗闕失,且兼載其一時泛應異端之求者,恐非公意也。索世家得善本,及公所為筆記一編,稍加删定,付建甌尹沈璧、陳珪重梓以傳”云云。則儉已有所刊削,非濂所序之本2。卷首題“虞守愚、張儉同校”一行,又題“温陵張維樞重選,會稽王廷曾補訂”一行。則二人又有所竄易,併非儉所刻之本。卷數不同,有自來矣。明人誕妄,凡古書經一刊刻,必遭一塗改,數變之後,遂失其真。蓋往往如此。然有所私損,未必有所私益。雖殘闕不完,尚可見溍之崖略也。
【彙訂】
1.“王褘”,殿本作“王禕”,誤,説詳卷四六《元史》條訂誤。
2.《四庫採進書目》開列有“《黄學士文集》初稾三卷續稾四十卷,(元至正十五年)刊本”、“《黄文獻公集》二十三卷,(宋濂序)元刊本”,而其中《浙江第四次鮑士恭進呈書目》所列為“《黄文獻公集》二十三卷,十二本”。(馮金牛:《<四庫全書>底本問題兩例》)
圭齋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元歐陽元撰。元有《拯荒事略》,已著錄。元平生三仕成均,兩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凡朝廷高文典册,多出其手。揭傒斯作元集序,稱:“有曰《詩流》者三卷,曰《鈆中》者十卷,曰《驅煙》者十五卷,曰《强學》者十卷,曰《述直》者三卷1,其門人王師模所編2”。明宋濂序則謂原集一百餘册,皆毁於兵,惟存辛卯至丁酉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孫祐持編錄之。此本詩賦四卷、文十一卷、附錄一卷,題“宗孫銘鏞編集”,又非祐持之舊矣3。孔齊《至正直記》曰:“歐陽元作文,必詢其實事而書,未嘗代世俗夸誕。”時人謂文法不及虞集、揭傒斯、黄溍,而事實不妄則過之。然宋濂稱其文“如雷電恍惚,雨雹交下,可怖可愕。及乎雲散雨止,長空萬里,一碧如洗”,實亦未減於三人也。虞集《道園學古錄》有《送元謁告還瀏陽》詩曰:“憶昔先君早識賢,手封制作動成編。交游有道真三益,翰墨同朝又十年。”蓋集父教授於潭州,見元文大驚,手封一帙寄集曰:“他日當與汝並駕齊驅”,故集詩云然。然則元發軔之初,聲價已與集相亞矣。
【彙訂】
1.“《述直》”,底本作“《述真》”,據揭傒斯序原文及殿本改。
2.揭傒斯序“其門人”上尚有“曰《脞語》者三卷”六字。且此序所謂歐陽先生隱居不仕,與揭氏未曾謀面,顯别為一人。則《詩流》諸目非此集所有。(沈濤:《圭齋文集跋》;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3.宋濂序云:“其孫祐持公集二十四卷來”,可知其孫名祐,非祐持。(朱家濂:《讀<四庫提要>札記》)
待制集二十卷附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柳貫撰。貫字道傳,浦江人。大德四年薦為江山縣教諭,延祐四年授湖廣儒學副提舉,六年改國子助教,至治元年遷博士,泰定元年遷太常博士,三年出為江西儒學提舉。至正元年擢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僅七月而卒1。故世稱“柳待制”焉。事迹附載《元史·黄溍傳》。貫雖受經於金履祥,其文章軌度則出於方鳳、謝翱、吳思齊、方回、龔開、仇遠、戴表元、胡長孺,其史學及掌故舊聞則出於牟應龍,具見宋濂所作《行狀》中。學問淵源,悉有所受。故其文章原本經術,精湛閎肆,與金華黄溍相上下。早年不自存稾。年四十餘北游燕,始集為《遊稾》。其後有《西雝稾》、《容臺稾》、《鍾陵稾》、《靜儉齋稾》、《西游稾》、《蜀山稾》。至正十年,余闕得稾於貫子卣,以濂及戴良皆貫門人,屬其編次。凡得詩五百六十七首、文二百九十四首,勒為二十卷。闕及危素、蘇天爵各為之序,濂為之後記。天爵序又稱有《别集》二十卷,今未見其傳本。考濂《記》稱尚餘詩九百七首、文二百四十八首,謄為二十卷,授先生子卣藏之。蓋删汰之餘,本未刻也。以數計之,詩僅存十之四,文僅存十之六,宜其簡擇之精矣。《附錄》一卷,雜錄誥敕、祭文、像贊、行狀、墓表之屬,不知何人所編。卷首亦題曰“柳貫著”,其謬陋可想。又《墓表》今在黄溍集中,而題曰“戴良記”,舛駁尤甚2。以所記較史為詳,尚可考貫之始末,姑仍其舊本存之云爾。
【彙訂】
1.黄溍《文獻集》卷一〇下《翰林待制柳公墓表》云:“公諱貫,字道傳,姓柳氏……俄以疾卒於寓舍,至正二年十一月九日也,享年七十有三。”宋濂《文憲集》卷二五《劉先生行狀》云:“先生諱貫,字道傳,姓柳氏……至正元年辛巳,先生年七十二……會貢舉法復行,江浙行中書省留主文衡。二年壬午夏五月至官,僅七閱月,竟以一病不起,時冬十一月九日耳,先生年七十三矣。”均可證柳貫實卒於至正二年冬。(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翰林待制柳公墓表》題曰黄溍,《墓表碑陰記》題曰戴良,《總目》混而為一。(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
閒居叢稾二十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蒲道源撰。道源字得之,號順齋。世居眉州之青神,徙居興元。初為郡學正,罷歸。皇慶中徵為國史院編修官,進國子博士,年六十矣。越歲復引疾去。後十年召為陝西儒學提舉,不就。跡其生平,恬於仕宦,大抵閒居之日為多。故其子機裒輯遺文,題曰《閒居叢稾》。凡詩賦八卷,雜文、樂府十八卷。詩文俱平實顯易,不尚華藻。黄溍為之序,稱:“國家統一海宇,士俗醇美。一時鴻生碩儒所為文,皆雄深渾厚,而無靡麗之習。承平滋久,風流未墜。皇慶、延祐閒,公以性理之學施於臺閣之文。譬如良金美玉,不假鍛鍊琱琢,而光耀自不可掩”云云,亦言其文之真樸也。蓋元大德以後,亦如明宣德、正統以後,其文大抵雍容不迫,淺顯不支。雖流弊所滋,庸沓在所不免,而不謂之盛時則不可。顧嗣立《元詩選》引溍此文,謂:“當時風尚如此,可以觀世運焉”。斯言允矣。
所安遺集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1
元陳泰撰。泰字志同,别號所安,長沙茶陵人。延祐二年進士2,除龍泉縣主簿。栖遲薄宦,惟以吟詠自適,竟終於是官。其著作亦未成集。至其曾孫朴,始裒輯以成此編,故曰“遺稾”。明成化中,其來孫銓等重刊。卷末有舊題六字云:“後段蠹損,惜哉!”則併樸所緝亦非完本也。泰與歐陽元同舉於鄉,以《天馬賦》得薦。考官批其卷曰:“氣骨蒼古,音節悠然,天門洞開,天馬可以自見矣。”今賦與批詞俱載集首。後元躋膴仕,文章震耀一世。泰集乃幾幾不傳。今觀所作,七言歌行居十之七八,大致氣格近李白,而造句則多類李賀、温庭筠。雖或不免奔軼太過,剽而不留,又不免時傷粗獷,不及元之風規大雅,具有典型。要其才氣縱横,頗多奇句,亦自有不可湮没者。久晦而終傳於世,亦有由矣。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閒居叢稾二十六卷”條之前。
2.陳泰雖中延祐元年湖廣鄉試,但據此集《將離京師别李朝端陳伯奎二同年》詩意,顯然次年會試落第。不久便入仕途。(桂棲鵬:《<四庫全書總目>正誤六則》)
至正集八十一卷(河南巡撫採進本)
元許有壬撰。有壬字可用,湯陰人。延祐二年進士,歷官集賢大學士、中書左丞兼太子左諭德,致仕。卒諡文忠。事迹具《元史》本傳。有壬立朝五十年,三入政府。於國家大事,侃侃不阿,多有可紀。文章亦雄渾閎肆,饜切事理,不為空言,稱元代館閣鉅手。所著《至正集》,本一百卷。據其弟有孚《圭塘小稾》序云:“門生集錄繕寫方畢,先生捐館。猶子太常博士楨,忽遭起遣,倉皇之際,輕身南行。書籍棄擲,稾亦俱亡。”是其集自有壬既歿,即已淪佚無傳。明宏治閒,其五世孫顒刊行《圭塘小稾》時亦未之見1。故葉盛《水東日記》載顒嘗言:“先公《至正集》一百卷,遺失久矣。聞楊少師嘗收有副本,就叔簡少卿求之。少卿云:‘書籍在泰和,有無未可知也。’”此本不知何時復出,而尚闕其十九卷。據黄虞稷《千頃堂書目》所載,卷數正同。蓋相傳祇有此本,其即楊士奇家所藏歟?中如牋表、傳狀、書簡諸體並闕2,又有錄而失其辭者,詩十一篇,樂府八篇。有孚序又稱其“論天下事,嘉言讜論,見《至正集》。”而此本疏稾實無一篇,則其散佚者亦復不少。然觀《元史》本傳,載有壬於泰定初言特捫德爾原作帖木迭兒,今改正。之子索南(原作鎖南,今改正)與聞大逆,乞正典刑;平章政事趙世延受禍尤慘,為辨冤復職,及上正始十事諸大端,皆見是集“公移類”中,亦足窺見崖略。而其論特克什原作帖實,今改正。之妹勿令污染宫壼,更人所難言。本傳顧未之及,是尤可以補史闕矣。
【彙訂】
1.“顒”,底本作“容”,下同,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
2.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卷六十六有《馬栻傳》一篇,卷七十有牋四篇,表八篇。清藝海樓抄本卷六十八有傳一篇,卷七十有牋二篇,表十篇。(董康:《<至正集>解題》)
圭塘小稾十三卷别集二卷續集一卷附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許有壬撰。其《小稾》為有壬所自輯。至正庚子,其弟有孚錄而序之,所謂即《至正集》而不具錄者也2。迨有壬既歿。集本散亡。而有孚所攜此本獨存,因重加編次,得詩文二百四十三首,釐為十三卷。又輯嘗寄有孚詩文八十五篇,緱獻可所收《文過集》及林慮記遊詩文九十三篇,為《别集》二卷。其殘編斷簡,得於倚尖野人家者為《外集》一卷。有孚復為之序,題“屠維作噩二月”,乃洪武二年己酉,在元亡之後矣。子孫世藏其書。宣德閒,復失其《外集》。成化己丑,其五世孫南康知府顒始校正刊行3,而以家乘載志文、祭文及有孚等倡和之作編為《續集》一卷,附之於末。葉盛《水東日記》曰:“相臺許可用中丞,文章表著一時,有盛名,今世所見者可數耳。耿好問言其裔孫顒尚藏文集若干卷,惜乎不得見之。”即此本也。其後《至正集》復出於世,而闕佚未全。今以兩書校核,雖大略相同,亦互有出入。如《忍經》、《春秋經説》、《成中丞詩》諸序,《雪齋書院》、《龍德宫》、《上清儲祥宫》、《河南省左右贊治堂》、《遼山縣儒學》諸記,《武昌萬壽崇寧宫》、《林州同知孫承事》、《克哷原作怯烈,今改正。公神道》諸碑,皆《至正集》所無,而獨見於此本。又《别集》中長短句,《至正集》未載者亦二十三闋。其他異同詳略甚多。以其為有壬手訂原本,又經有孚排定,視集本之晚出者較為精詳。故並著於錄,以備參證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無附錄一卷。(劉兆祐:《四庫著錄元人别集提要補正》)
2.“而”,殿本作“所”。
3.“顒”,底本作“容”,下同,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
禮部集二十卷附錄一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元吳師道撰。師道有《戰國策校註》,已著錄。其集原名《蘭陰山房類稾》。此本題曰“禮部”者,蓋師道致仕以後2,授奉議大夫禮部郎中,以所進之官名之也。考張樞撰師道《墓表》,杜本撰《師道墓誌》,皆稱致仕後授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而宋濂所作《墓碑》,則稱以禮部郎中致仕,《元史》本傳亦同。蓋《元史》即濂所撰,故與《碑》合。然樞與本皆師道舊友,不應有誤,或濂記錄未真也3。凡詩九卷、文十一卷,流傳頗尠。此本乃新城王士禎寫自崑山徐秉義家,因行於世。師道少與許謙同師金履祥,所著有《易雜説》二卷、《書雜説》六卷、《詩雜説》二卷、《春秋胡氏傳附正》十二卷,於經術頗深。所補正鮑彪《戰國策註》及所撰《敬鄉錄》,於史事亦頗有考證。又與黄溍、柳貫、吳萊相與往來倡和,故詩文具有法度。其文多闡明義理,排斥釋、老,能篤守師傳。其詩則風骨遒上,意境亦深,裒然升作者之堂,非復《仁山集》中格律矣。蓋其早年本留心記覽,刻意詞章,弱冠以後,始研究真德秀書。故其所作,與講學家以餘力及之者,迥不同耳4。
【彙訂】
1.“附錄一卷”,殿本脱,據文淵閣庫書。(修世平:《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六則》)
2.“以”,殿本無。
3.宋濂撰《吳先生碑》云:“至正三年,先生以内艱歸。明年,江浙行中書省當大比,聘先生取士,疾作不能行,上書請致其仕。八月十七日卒於家,壽六十二。既卒,命書下,以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致仕。”亦謂卒於授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致仕之前,與《墓表》、《墓誌》相合。(昌彼得:《<吳正傳先生文集>敘錄》)
4.“耳”,殿本作“云”。
積齋集五卷(永樂大典本)
元程端學撰。端學有《春秋三傳辨疑》,已著錄1。其文集《元史》本傳不載,世亦未見傳本,惟《文淵閣書目》有之。今檢勘《永樂大典》各韻中,尚頗散見一二。考曹安《讕言長語》記歐陽元為浙省考官,本房得《四靈賦》一卷,詞意高迥。覆考官謂非賦體,欲黜之。元爭之力,且曰:“其人賦場如此,經義必高。”督掌卷官取其本經,則偉然老成筆也。及拆卷,乃程端學。歐陽元作《端學墓誌》,亦稱:“至治癸亥,浙闈秋試第二場《四靈賦》,詞氣高迥,因得與選。”則端學以是賦得名,必載集中。今所存僅《陽燧賦》一篇,而是賦已佚,則散亡亦多矣。謹掇拾殘剩,釐為詩一卷、文四卷,以備元人之一家。端學之説《春秋》,勇於信心,而輕於疑古,頗不免偏執膠固之弊。然其人品端謹,學術亦醇,故其文結構縝密,頗有閎深肅括之風。故曹安又記其會試經義策冠場,考官白宰相曰:“此卷非三十年學問不能成。”蓋根柢既深,以理勝而不以詞勝,故與雕章繪句者異焉。詩尚沿南宋末派。觀《墓誌》稱端學泰定初扈蹕上都,時虞集為國子司業,深相器重,而不甚見兩人唱和之作。則端學不以是擅長,亦可見矣。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作“端學有《春秋本義》,已著錄”。
燕石集十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元宋褧撰。褧字顯夫,大都人。泰定元年進士。歷官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諡文清。褧博覽群籍,與兄本後先入館閣,並有集行世,時人以“大宋”、“小宋”擬之。褧集為其姪太常奉禮郎彍所編,凡詩十卷、文五卷。首載至正八年御史臺咨浙江行中書省刊行咨呈一道,歐陽元、蘇天爵、許有壬、吕思誠、危素五序,末附諡議、墓誌、祭文、輓詩。又有洪武中何之權、吕熒二跋。蓋猶舊本。歐陽元序稱其詩“務去陳言,燕人淩雲不羈之氣,慷慨赴節之音,一轉而為清新秀偉”,蘇天爵序稱其詩“清新飄逸,閒出奇古,若盧仝、李賀”,危素序則稱其“精深幽麗,而長於諷諭”。核其所説,亦約略近之。至其詞藻煥發,時患才多。句或不檢,韻成牽綴。如《正獻公墳所寒食》詩有“高墳白打錢”句。案韋莊詩“上相閒分白打錢”,非紙錢也。《張女輓詩》“卻是貞魂埋不得”句,序稱其女工於屬對,十歲而夭。案李商隱詩“萬古貞魂倚暮霞”,非十歲未字之女也。如斯之類,大抵富贍之過。貪多務得,遂不能刮垢磨光。然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論其大體,足為一家,固不以字句累之矣。其文為作詩之餘事,然温潤而潔淨,亦不失體裁焉。
【彙訂】
1.“浙江巡撫採進本”,殿本作“江蘇巡撫採進本”。《四庫採進書目》未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秋聲集四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黄鎮成撰。鎮成有《尚書通考》,已著錄。其集據顧嗣立《元詩選》稱原本十卷,又載有鄭潛序。此本僅存四卷,又惟鎮成自序一篇,而不載潛序,似非完帙矣。王士禎《居易錄》稱其《秋風》一首、《秋山小景》一首、《五曲精舍》一首,以為具有風調。今觀其集,大抵邊幅稍狹,氣味稍薄,蓋限於才弱之故。然近體出以雅潔,古體出以清省,亦復善用其短。故格韻楚楚,頗得錢、郎遺意。較元代纖穠之體,固超然塵??之外也。《閩書》稱鎮成至正中築室城南,號南田耕舍。部使者屢薦之,不就。似乎高隱之士。鄭潛序則稱其有所激而鳴其不平。今考集中《南田耕舍》詩序言:“賦者率擬之於老農。人各有志,同牀而不相察。”其第二首云:“種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稊稗日以長,荼蓼塞中畦。路逢荷蓧人,相顧徒嗟咨。我欲芟其蕪,但念筋力微。終焉尠嘉穀,何以奉年饑。誰令惡草根,亦蒙雨露滋。豈無力耕士,悠悠興我思1。”則鎮成蓋遭逢亂世,有匡時之志而不能行2,乃有託而逃。故詩多憂時感事之語,潛序為知其心。徒以為恬退之士,未足罄所抱矣。
【彙訂】
1.此集卷二有《寫懷》二首,其序云:“予作《南田耕舍》,諸公賦者率擬之於老農。噫,人各有志,同牀而不察,世之君子乃欲責人之知己,不亦難乎?因作《寫懷》二首以自解云。”其第二首即“種田南山下”。而另作有《南田耕舍》詩。
2.“行”,殿本脱。
鴈門集三卷集外詩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薩都拉案薩都拉原作薩都剌,今改正。撰。薩都拉字天錫,號直齋。其祖曰薩拉布哈,案薩拉布哈原作思蘭不花,今改正。父曰傲拉齊,案傲拉齊原作阿魯赤,今改正。以世勳鎮雲、代,居於鴈門。故世稱“鴈門薩都拉”,實蒙古人也。舊本有干文傳序,稱薩都拉者,譯言濟善也,案,薩都拉,蒙古語結親也。此云濟善,疑文傳以不諳譯語致誤,今姑仍原文,而附訂於此。則本以蒙古之語連三字為名1。而集中《谿行中秋玩月》詩乃自稱為薩氏子,殊不可解2。又孔齊《至正直記》載薩都拉本朱姓3,非傲拉齊所生。其説不知何據。豈本非蒙古之人,故不諳蒙古之語,竟誤執名為姓耶?疑以傳疑,闕所不知可矣4。據所自序,稱始以進士入官為京口錄事長,南行臺辟為掾。繼而御史臺奏為燕南架閣官,遷閩海廉訪知事5,進河北廉訪經歷。干文傳序則稱其登泰定丁卯第,應奉翰林文字,除燕南經歷,升侍御史。於南臺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宣差,後陟官閩憲幕。與自序稍有不同。然自序當得其實也6。虞集作《傅若金詩序》,稱:“進士薩天錫最長於情,流麗清婉。”今讀其集,信然。楊瑀《山居新話》嘗辨其《宫詞》中“紫衣小隊”諸語7,及《京城春日》詩中“飲馬御溝”之語為不諳國制8,其説良是9。然《驪山》詩内誤用荔枝10,亦何傷杜牧之詩格乎11?集本八卷,世罕流傳。毛晉得别本刊之,併為三卷。後得荻匾王氏舊本,乃以此本未載者别為《集外詩》一卷,而其集復完。其中《城東觀杏花》一詩,今載《道園學古錄》中,顯為誤入。則編類亦未甚確。然八卷之本,今不可得12。故姑仍以此本著錄。晉跋又稱尚有《巧題》七言八句百首13,别為一集,惜其未見。今距晉又百餘載,其存佚益不可知矣。
【彙訂】
1.蒙古語“結親”音譯為“烏日格土日勒”。薩都剌當為阿拉伯語“安拉賜福”音譯,而以意譯“天錫”為字。(林松:《關於薩都剌名字的由來》)
2.《谿行中秋玩月》詩係盧琦所作,説詳本卷《圭峯集》條注。
3.《至正直記》作者為孔克齊,説詳卷一四三《至正直記》條注。
4.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七云:“薩都剌,字天錫,回紇人。”即回鶻(維吾爾)人。(楊光輝:《薩都剌生平及著作實證研究》)
5.“廉訪”,殿本作“廉於”,誤。
6.薩都剌泰定四年丁卯(1327)登第,次年七月至鎮江任錄事司達魯花赤(將仕郎),三年任滿,赴京任應奉翰林文字。至順三年(1332)五月,貶官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令史。元統二年(1334)八月,除燕南照磨兼管勾。元統三年(1335)年底,除福建廉訪司知事。至元三年(1337)八月,遷文林郎,任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楊光輝:《薩都剌生平及著作實證研究》)
7.“《山居新話》”,底本作“《山居新語》”,據殿本改。楊瑀撰《山居新話》四卷,其卷三有考辨薩都剌《宫詞》、《京城春日》之條目。
8.“語”,殿本作“句”。
9.“是”,殿本作“允”。
10.“用”,殿本作“詠”。
11.杜牧詩與驪山、荔枝及唐時制度有關者,僅《過華清宫》一首。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此詩不存在與當時制度不合的問題。《通鑑》天寶五載七月丙辰條云:“妃欲得生荔支,歲命嶺南馳驛致之,比至長安,色味不變。”則杜牧所詠,與史實正符。《總目》所謂誤,當係據《資治通鑑》胡三省註文推衍。胡註引白居易曰:“(荔支)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而日而香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自嶺南至長安,馳驛不止七日七夜,則得生尠荔支為不可能,故以杜牧所詠為誤。然清吳應逵《嶺南荔支譜》卷五引阮福説,謂唐代驛致荔支,當如漢武帝移植扶荔宫故事,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船載沿海溯江,至襄陽丹河,然後摘取馳驛,越商州秦嶺,至華清宫可一日而達也。可見史載不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12.國家圖書館藏有明成化二十年(1484)張習刻《鴈門集》八卷本。(楊光輝:《薩都剌生平及著作實證研究》)
13.“巧題”,殿本作“無題”,誤。清嘉慶十二年刻本薩龍光編注《鴈門集》附所輯《倡和錄》跋,稱:“七言律巧題一百首見於幹壽道本集序”。附所輯《别錄》引毛晉《集外詩跋》亦作:“又有巧題七言八句百首,别為一集,餘未見。”(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杏亭摘稾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洪焱祖撰。焱祖字潛夫,歙縣人。是集前有危素序,稱為徽州路休寧縣尹致仕。而敘其仕履乃曰:“年二十六為平江路儒學錄,浮梁州長薌書院山長,紹興路儒學正,調衢州路儒學教授,擢處州路遂昌縣主簿。天曆元年,年六十二致仕。”乃不云其為縣尹。考宋濂序稱其“自儒官起家,四轉而為遂昌主簿,遂以休寧縣尹致其仕。”蓋是時猶沿宋例,致仕者率進一官使歸,實未嘗任是職也。焱祖嘗作羅願《爾雅翼》音釋,至今附願書以行。又有《續新安志》十卷,亦繼願《新安志》而作。蓋亦博洽之士。是集為其子浦江尉在所編。其所居有銀杏樹,大百圍。焱祖嘗以“杏亭”自號,因以名集。其詩以古、近體分列。然五言律下註曰“長律附”,不從高棅稱排律,七言律下註曰“拗律附”,亦宋人之舊名。蓋猶當日原本,未遭明人竄亂者也。其詩雖純沿宋調,而尚有石湖、劍南風格,抗衡於虞、楊、范、揭諸家則不足,以視宋季江湖末派則蟬蛻於泥滓之中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標題及書前提要作《杏庭摘稾》,今存清刻本、抄本亦同。危素序云:“所居有銀杏大百圍,故以杏亭為號,遂名其集。”宋濂《文憲集》卷七亦有《杏庭摘稾》序。(劉兆祐:《四庫著錄元人别集提要補正》)
安雅堂集十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陳旅撰。旅字衆仲,莆田人。以薦為閩海儒學官。中丞馬祖常奇之,與游京師,又為虞集所知。平章事趙世延引為國子助教,考滿再任。後出為浙江儒學提舉,又召入為應奉翰林文字。至元元年遷國子監丞。越二年卒於官。事迹具《元史·儒學傳》1。其集見於本傳者十四卷。此本僅十三卷,乃其子籲所編。有張翥、林泉生二序,一作於至正九年,一作於十一年。目次與焦竑《經籍志》相合。殆本傳筆誤,以“三”為“四”歟?史稱其文“典雅峻潔,必求合於古作者,不徒以徇世好。”又稱虞集見所作,有“我老將休,付子斯文”之語。張翥序亦稱:“天曆、至順閒,學士虞公以文章擅四方。其許與君特厚,君亦得相與薰擩,而法度加密。”蓋紀實也。蘇天爵輯《元文類》,其時作者林立,而不以序屬諸他人,獨以屬旅,殆亦知其文之足以傳信矣。
【彙訂】
1.《元史》卷一百九十《儒學二》云陳旅“至正元年遷國子監丞,階文林郎。又二年卒,年五十有六。”然吳師道《禮部集》卷一五《陳監丞〈安雅堂集〉序》云:“至正二年七月某日,國子監丞陳君旅衆仲卒於京師。”《元史》當誤。(方莉玫:《吳師道年譜》)
傅與礪詩文集二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傅若金撰。若金初字汝礪,揭傒斯為改字與礪,江西新喻人。曹安《讕言長語》記其少年家酷貧,以織席為生,又改業為鍼工。後有所激,乃讀書,詩文遂膾炙人口。用以勉人之自礪。則亦奇士也。其詩法授於同郡范梈。虞集、宋褧以異材薦,佐使安南歸1,除歸廣州文學教授。至正三年卒,年僅四十。所著詩集有《初稾》、《南征稾》、《使還新稾》、《牛鐸音》等編,范、虞諸人皆嘗為之序。至正閒,其弟若川彙鋟之,名《清江集》2。明洪武中,又刻其文集十一卷,附錄一卷3。今詩文總為一編,不知何人所併也。揭傒斯稱:“每讀與礪詩,如復見范德機。德機七言歌行勝,與礪五言古律勝,餘亦相伯仲。”王士禎《居易錄》則稱其“歌行得老杜一鱗片甲,七律亦有格調”,與傒斯論小異。當以士禎之説為然。古文蓋其餘事,然亦和平雅正,無棘吻螫舌之音。雖不能凌跨諸家,要亦一時之雋才矣。
【彙訂】
1.“歸”,殿本作“還”。
2.殿本“名”下有“曰”字。
3.今存明洪武刊本《傅與礪詩文集》二十卷,其詩集有其弟傅若川癸亥跋,云:“壬辰兵毁之後,欲求正稾刊行而力弗逮。至壬戌夏,偶得宋應祥伯禎鈔錄點校先兄正稾,遂僭編次,率衆力鋟梓。”壬辰為至正十二年,壬戌為洪武十五年。則詩集亦刊於洪武中,非至正中。(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瓢泉吟稾五卷(永樂大典本)
元朱晞顏撰。考元代有兩朱晞顏。其一為作《鯨背吟》者。其一為長興人,字景淵,即著此稾者也。晞顏始末不甚可考。惟《吳澄集》有晞顏父文進《墓表》,載及晞顏,稱其“能詩文而為良吏”,亦不詳其為何官。今以集中詩考之,則初以習國書被選為平陽州蒙古掾。又為長林丞,司煮鹽賦。又曾為江西瑞州監税。蓋以郡邑卑吏終其身者。其集藏書之家罕見著錄。惟焦竑《國史經籍志》載有《瓢泉集》四卷,而世無傳本1。顧嗣立錄元詩三百家,亦不及其名。今據《永樂大典》所載,鈔撮編次,釐為詩二卷、詩餘一卷、文二卷。又牟巘、鄭僖原序二首尚存,仍以弁諸卷首。集中所與酬贈者為鮮于樞、揭傒斯、楊載諸人。故耳目薰擩,具有法度。所作雖邊幅稍狹,而神理自清。牟巘序所稱擬古之作,今具在集中,頗得漢、魏遺意,異乎以割剝字句為工。其雜文亦刻意研練,不失繩墨。惟鄭僖所賞《曲生》、《菊隱》二傳,沿《毛穎》、《革華》之體,自羅文、葉嘉以來已為陳因之窠臼。僖顧以奇贍許之,殆所謂士俗不可醫矣。
【彙訂】
1.明《文淵閣書目》卷九載“朱希賢《瓢泉吟稾》一部四册完全”(“賢”當為“顏”之誤),《菉竹堂書目》卷三著錄朱希顏《瓢泉吟稾》四册,清初《千頃堂書目》卷二九著錄朱希顏《瓢泉吟稾》四卷。(胡鑫:《瓢泉吟稾提要》)
筠軒集十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元唐元撰。元字長孺,歙縣人。泰定丁卯以文學授平江路學錄,再任建德路分水縣教諭,以徽州路學教授致仕,卒。集中《朱克用總管詩會序》作於至正乙酉,自題七十七歲,則當生於宋咸淳五年己巳。始終皆當元盛時,故所作多和平温厚之音。又嘗著《易大義》、《見聞錄》諸書,於經術頗深,故議論亦不詭於正。據朱文選《行狀》,元有《敬堂雜著》、《思樂雜著》、《吳門雜著》、《分陽雜著》、《金陵雜著》、《老學藂稾》,幾七千篇,分為五十卷。乃其子桂芳手輯,故集中閒有桂芳題識。此本為程敏政編入《唐氏三先生集》者1,僅詩稾八卷、文稾五卷,殊非其舊。觀其裔孫澤請汪抑之作序啟中,亦謂兵燹之餘,十存二三。則此集亦蠹蝕零落,幸而得存矣。惟元以鄉校終身,未嘗一官臺閣。而集中有《扈從灤陽清暑》四詩,又有《玉堂夜直》詩及《察罕淖爾》2、《李陵臺》諸詩,未喻其故。或誤收他人之作歟?
【彙訂】
1.《唐氏三先生集》乃明正德中唐元後裔唐相所編,程敏政校理。(褚玉晶:《筠軒集》提要)
2.“《察罕淖爾》”,殿本作“《察罕深爾》”,誤,此集卷六作《察罕諾爾》。
俟菴集三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李存撰。存字明遠,更字仲公,安仁人。少博涉典籍,喜為文章。後從上饒陳立太傳陸九淵之學1,遂盡焚所著書。其論學以省察本心為主。其論文謂:“唐、虞所有之言,三代可以不言;三代所有之言,漢、唐可以不言。未有《六經》,此理無隱。前古聖賢,直形容之而已,惡能有所增損?”皆陸氏義也。然存所學篤實,非金谿流派墮於元渺,併失陸氏本旨者比。故其詩文皆平正醇雅,不露圭角,粹然有儒者之意。是集為其子卓所編,凡詩十一卷、文十九卷。前有永樂乙酉鄒濟序及危素所作《墓誌》2,末附虞集書一首。案《道園學古錄》有《送李彥方閩憲詩序》曰:“近日晚學小子,不肯細心讀書窮理,妄引陸子靜之説以自欺自棄。至欲移易章句,直斥程、朱之説為非。此亦非有見於陸氏者也,特以文其猖狂不學以欺人而已。此在王制之必不容者也。閩中自中立之歸,已有道南之嘆。仲素、願中至於元晦,端緒明白,皆在閩中,不能不於彥方之行發之。去一贓吏,治一弊政,不如此一事有以正人心”云云。其言褊躁,與陸氏學派若不戴天。而與存書乃深相推挹,豈非以其人重之歟?亦足見元儒敦樸,無門户之成見也。
【彙訂】
1.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卷四十七《李徵士存》:“存字明遠,更字仲公,饒之安仁人。好為古文辭,通醫術,既而游於上饒陳立大之門。”黄宗羲《宋元學案》卷九十三《靜明寶峯學案》之“隱君陳靜明先生苑”條:“陳苑,字立大,江西上饒人也,人稱靜明先生……其高弟子曰祝蕃、李存、舒衍、吳謙,所稱江東四先生也。”《江西通志》卷二十二《書院二·建昌府》:“靜明書塾在貴谿縣,元時陳立大家有藏書若干卷……其子……題其室曰‘靜明書塾’……”同治《廣信府志》卷九之三《人物·儒林·元》亦云:“陳苑,字立大,上饒人……弟子李存、祝蕃、舒衍、吳謙最著。”(周錄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訂誤》)
2.尚有洪武癸酉涂幾、永樂乙酉徐旭、王和諸序,不止鄒氏一序。(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滋谿文稾三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元蘇天爵撰。天爵有《名臣事略》,已著錄。所作有《詩稾》七卷、《文稾》三十卷。其《詩稾》,《元百家詩》尚錄之,今未見其本。此為其《文稾》三十卷,乃天爵官江浙行省參政時1,屬掾高明、葛元哲所編。元哲字廷哲,臨川人,以鄉貢第一人舉進士。趙汸《東山存稾》中有《别元哲序》一篇2,載其行履甚詳。高明字則誠,永嘉人,登進士第,調官括蒼郡錄事。趙汸又有《送高則誠歸永嘉序》,即其人也。天爵少從學於安熙。然熙詩文粗野不入格,天爵乃詞華淹雅,根柢深厚,蔚然稱元代作者。其波瀾意度,往往出入於歐、蘇,突過其師遠甚。至其序事之作,詳明典核,尤有法度。集中碑版幾至百有餘篇,於元代制度人物,史傳闕略者多可藉以考見。《元史》本傳稱其“身任一代文獻之寄”,亦非溢美。虞集《賦蘇伯修滋谿書堂》詩有曰:“積學抱沈默,時至有攸行。抽簡魯史存,采詩商頌併。”蓋其文章原本由沈潛典籍,研究掌故而來3,不盡受之於熙也4。
【彙訂】
1.“江浙”,底本作“浙江”,據《元史》卷一八三本傳及殿本改。《元史·地理志》載:“(至元)二十一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來治於杭,改曰江浙行省。”
2.“趙汸”,殿本作“趙昉”,下同,誤,《總目》卷一六八著錄趙汸撰《東山存稾》七卷《附錄》一卷,其卷三有《送葛元哲還臨川序》。
3.“來”,底本作“而”,據殿本改。
4.“於”,殿本無。
青陽集四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元余闕撰。闕字廷心,一字天心,色目人。世居武威,以父官合肥,遂家焉。元統元年進士,累官淮南行省左丞,分守安慶。陳友諒陷城,自剄死。贈行省平章,諡忠宣。事迹具《元史》本傳。闕以文學致身,於《五經》皆有傳註,篆、隸亦精緻可傳。而力障東南,與許遠、張巡後先爭烈。故集中所著,皆有關當世安危。其《上賀丞相》四書,言蘄、黄禦寇之策,尤為深切。使闕計果行,則友諒之能陷江東、西否,尚未可知也。其第二書謂往時泰哈布哈、原作泰不華,今改正。曼濟哈雅原作蠻子海牙,今改正。並力攻蘄、黄,賊幾就滅。忽檄散各軍,止有布延特穆爾原作卜顏帖木兒,今改正。駐劄蘭谿。盜之復陷沿江諸郡,實人謀不臧。證以布延特穆爾本傳,知丞相託克託原作脱脱,今改正。雖有功於江淮,而實階亂於蘄、黄之地。又第四書曰蘭谿之功,布延特穆爾平章為最,曼濟哈雅中丞特因之成事,《布延特穆爾傳》亦採用之。則又是非之公,足以信諸後代者也。其詩以漢、魏為宗,優柔沈涵,於元人中别為一格。胡儼《雜説》曰:“初危太朴以文學徵起,士君子皆想望其風采。或問虞文靖公曰:‘太樸事業當何如?’曰:‘太樸入京之後,其詞多夸,事業非所敢知。必求其人,其餘闕乎?’問何以知之,曰:‘集於闕文字見之。’後闕竟以忠義顯。乃知前輩觀人,自有定鑒”云云。然則文章雖闕之餘事,而心聲所發,識度自殊,亦有足覘其生平者矣。
鯨背吟集一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舊本題元朱晞顏撰。前有自序,署其字曰名世1。末又有自跋。序稱至元辛卯,泛海至燕京2,舟中成七言絕句三十餘首,詩尾各以古句足之。其末章云:“早知鯨背推敲險,悔不來時祇跨牛。”因名《鯨背吟》。曹學佺編入《十二代詩選》中。長洲顧嗣立編《元百家詩》,據趙孟頫所作宋无《翠寒集》序,謂无舊以晞顏字行,先世自晉陵遷吳,冒朱姓。至元中其父領征東萬户案牘,當行病痿,无匄以身代,遂入海。經高麗諸山,未嘗廢吟詠,《鯨背吟》正其時作。然序稱:“偶託跡於曹科,未忘情於筆硯。緣木求魚,乘桴浮海。”與代父入征東幕府,情事渺不相涉。與孟頫序所稱“西谿王公以茂才舉之,辭不就”者亦不合,又不知其何故矣。疑以傳疑可也3。
【彙訂】
1.《四庫》本此集源出曹學佺《石倉歷代詩選·元詩》卷四八,而《詩選》所錄自序皆署“朱晞顏卜名世序”,卜名世即無名氏,非朱晞顏字名世。(楊鐮:《元詩文獻新證》)
2.書前自序未提及泛海時閒與目的地。(昌彼得:《説郛考》;桂棲鵬:《四庫全書總目》正誤六則)
3.宋无《自銘》述其代父入征東萬户府泛海經高麗從征日本,與集中詩句描寫相合。宋无居平江,與“蘇臺吟人”所記居地相合。宋无《翠寒集》中亦有海上見聞詩。元末陶宗儀編《説郛》卷五七收《鯨背吟集》,自序後註云:“朱晞顏即宋翠寒也”。(同上)
近光集三卷扈從詩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周伯琦撰。伯琦有《六書正譌》,已著錄。當順帝時,伯琦以文章知遇,出入禁廷。因别裒錄所作,為此二集。《近光集》乃後至元八年庚辰由國史院編修擢翰林修撰,同知制誥。至正元年辛巳,為授經郎經筵譯文官。二年壬午,為簾内官。四年甲申,陞監書博士。五年乙酉,改崇文監丞,迄於出為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凡五年之詩。《扈從詩》則至正十二年壬辰,由翰林直學士兵部侍郎拜監察御史,扈從上京之作也。《近光集》中述朝廷典制為多,可以備掌故。《扈從詩》中記邊塞聞見為詳,可以考風土。而伯琦文章淹雅,亦足以摹寫而敍述之。溯元季之遺聞者,此二集與楊允孚《灤京百詠》亦略具其梗概矣。
經濟文集六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李士瞻撰。士瞻字彥聞,先世新野人,徙居荆門。至正初,中大都路進士2。中書辟充右司掾,除刑部主事。累官户部尚書,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召入為參知政事,改樞密副使,拜翰林學士承旨,封楚國公。以至正二十七年卒。《元史》不為立傳,惟《順帝本紀》載:“至正二十二年,樞密副使李士瞻上疏極言時政。凡二十事。”具列其目,大抵當時急務。蓋亦讜直之士也。是集為其曾孫伸所編,所錄始於為右司掾時,而迄於奉使閩中。故《元史》所載時政疏不在其中。然所載往來簡劄至七十餘通,幾居全集之半。雖多屬一時酬答之作,而當時朝政之姑息,兵事之乖方,藩臣之跋扈,多可藉以考見。其彌縫匡救3,委曲周旋,拳拳憂國之忱,亦不在所上《時政疏》下。《元史》於順帝時事最稱疏略,存此一集,深足為考證之助。正不徒重其文章矣。
【彙訂】
1.底本此條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文淵閣庫書與殿本均置於“近光集三卷扈從詩一卷”條之前。
2.此集卷末附錄李士瞻子守成等撰《行狀》稱“公生皇慶二年”,至正二十七年卒,年五十五。又附錄陳祖仁撰《行狀》云:“年三十餘,中大都路進士第十名,庚寅也。”庚寅為至正十年,是時李士瞻年三十八,與“年三十餘”合。惟據《元史·順帝紀》及《選舉志》,至正十年無進士科,科在次年。《新元史·李士瞻傳》即作“登至正十一年進士第”。至正紀年共二十八年,第十一年不得稱“初”。(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3.“彌縫”,殿本作“彌縱”,誤。
純白齋類稾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元胡助撰。助字履信,一字古愚,婺州東陽人。始舉茂才,為建康路儒學學錄。歷美化書院山長、温州路儒學教授。用薦再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秩滿授承信郎2、太常博士,致仕歸。時至正五年也。是集乃助所自編,本三十卷。歷年既久,殘闕失次。明正德中,其六世孫淮掇拾散佚,重編此本。僅存賦一卷、詩十六卷、雜文三卷。又附錄當時投贈詩文二卷,仍以《純白齋類稾》為名。而卷帙已減三之一,非其舊本。虞集嘗跋其《上京紀行集》,稱其龍門以後詩尤佳,今已散入集中。鄧文原、吳澄嘗跋其《鑾坡小錄》及《升學祭器文》,此本不載。則當在亡佚十卷中也。助詩文皆平易近人,無深湛奇警之思,而亦無支離破碎之病,要不失為中聲。吳澄稱其詩“如春蘭茁芽,夏竹含籜,露滋雨洗之餘,濯濯幽媚,娟娟靜好3”。則形容過當,反不肖其品格矣。
【彙訂】
1.底本尚有“附錄二卷”四字,據文淵閣庫書及殿本删。(沈治宏:《<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著錄圖書失誤原因析》)
2.此書卷十八《純白先生自傳》云:“秩滿,授承事郎、太常博士。年幾七十,竟告老於朝,致仕以歸,實至正五年也。”承事郎為元代正七品(宋為正九品)文散官,承信郎為宋從九品武階官。
3.據《吳文正集》卷二二《胡助詩序》,“濯濯幽媚,娟娟靜好”當作“馥馥幽媚,娟娟淨好”,《文溯閣提要》不誤。(袁芸:《<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别集類辨證》)
圭峯集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盧琦撰。琦字希韓,號立齋,惠安人。圭峯其所居地。鈔本或作《圭齋集》,傳寫誤也。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改調寧德。歷官漕司提舉,除平陽州,命下而卒。事迹具《元史·良吏傳》。徐??《筆精》曰:“《圭峯集》歲久弗傳,近歲惠安莊户部徵甫搜而梓之,誤入薩天錫詩六十餘首1。”此本為元陳誠中所編,明萬曆初邑人朱一龍、福州董應舉序而刻之。在莊本之前,然已多竄入他作2。如五言古詩《春日思遠遊》,則在陳旅集中。又五言古詩中《過嶺至崇安》、《送吳甫至揚州》、《題焦山方丈壁》、《秋日池上》、《度閩關》、《宿臺山寺絕頂》、《早發黄河》等篇,七言古詩中《有事居庸關》、《走筆贈孟禮》、《樂陵臺望月》、《夜泊釣臺》、《江南樂》、《江南怨》、《雪山辭》、《崔鎮阻風》、《游吳山駝峯紫陽菴》3、《江上聞笛别友》、《寒夜聞笛》、《黯淡灘歌》、《清湖曲》、《海棠曲》、《儒有薩氏子》等篇,七言律詩中《高郵城樓晚望》、《燕將軍出獵》、《鶴林長老》、《和王維學海南還韻》、《三衢守索題爛柯石橋》、《登鎮陽龍興寺閣》、《寄參政許可用》、《送僉憲王君實》、《金陵道中》、《再過鍾山萬壽寺》等篇,共三十二首,皆在薩都拉集中。至於薩都拉《谿行中秋玩月》一篇,自序稱“余乃薩氏子”云云,班班可考,此集乃改題曰《儒有薩氏子》。序末又删其“至元丁丑仲秋書”一句,尤為顯然作偽,不得謂之誤收。蓋編輯之時,務盈卷帙,以夸蒐採之富,故真贗溷淆如此也4。琦官雖不高,而列名良吏,可不藉詩而傳。即以詩論,其清詞雅韻,亦不在陳旅、薩都拉下。編錄者移甲為乙,亦非無因矣5。集又載賦三篇、記六篇、誌銘二篇、祭文一篇、啟三篇、雜著九篇,則確出琦作,非由假借。今删其詩之妄錄者,併其文錄之,以存琦之真焉6。
【彙訂】
1.“薩天錫”,殿本作“薩都拉”,誤,參《筆精》卷四“盧圭齋詩”條原文。
2.《四庫》本所據底本乃萬曆三十七年莊毓慶刻本,非陳誠中所編本,亦非朱一龍隆慶六年序刻本,其分卷方式基本按萬曆本以詩為卷上、賦與文為卷下的原貌而别為二卷。(黄仁生:《日本現藏稀見元明文集考證與提要》)
3.“駝峯”,殿本作“馳峯”,誤,此集卷上有《游吳山駝峯紫陽菴》詩。
4.盧琦集與薩都剌集重複詩達七十五首,互有誤收,不得謂皆為《圭峯集》編者濫收之過。而《谿行中秋玩月》詩顯為旁人讚揚口吻而非本人自述,當係盧琦作,收入萬曆刻《圭峯集》卷上,詩題首句“儒有薩氏子者”,又提及“後至元三年八月望”,故並無必要删除末句以作假。弘治本《薩天錫詩集》卷五所收此詩改詩題為序,首句異文作“余乃薩氏子”,已經後人竄亂。(楊光輝:《薩都剌生平及著作實證研究》)
5.盧琦詩佚失甚多,萬曆本所據底本即隆慶本,隆慶本所據底本除陳一龍編《圭峯集》,還有琦子盧昺所編《平陽集》。若萬曆本增益二百多首詩皆出自《平陽集》,當不致有意將他人詩篇冒充乃父之作。(黄仁生:《日本現藏稀見元明文集考證與提要》)
6.文淵閣《四庫》本此集中三十三首互見之詩實際均未删。(李軍:《圭峯集》提要)
蛻菴集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張翥撰。翥字仲舉,晉寧人。至元初,用隱逸薦,召為國子助教,分教上都。尋退居淮東1。會修《宋》、《遼》、《金》三史,起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累遷翰林學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給俸終身。事迹具《元史》本傳。案金明昌、承安閒,亦有張翥,字曰仲揚。劉祁《歸潛志》記其“矮窻小户寒不到,一鑪香火四圍書”、“西風了卻黄花事,不管安仁兩鬢秋”諸句,稱其浮豔。諸書援引,或誤為一人,非也。翥嘗從學於李存,傳陸九淵之説。詩法則受於仇遠,得其音律之奧。其詩清圓穩貼,格調頗高。近體、長短句,極為當時所推。然其古體亦伉爽可誦,詞多諷諭,往往得元、白、張、王之遺,亦非苟作。王士禎《居易錄》曰:“蛻菴元末大家,古、今詩皆有法度。無論子昂、伯庸輩,即范德機、揭曼碩未知伯仲何如。”其論當矣。史稱翥遺稾不傳,傳者有律詩、樂府,僅三卷。王士禎則稱:“《蛻菴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錫山郎成鈔本。”此本乃朱彝尊所藏明初釋大杼手鈔本2,前後有來復、宗泐二人序跋。蓋大杼與翥為方外交,元末翥没無嗣,大杼取其遺稾歸江南,别為選次而錄存之。考《元音》、《乾坤清氣集》、《玉山雅集》諸書,所錄翥詩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則亦非全本也。
【彙訂】
1.《元史》本傳云:“至元末,同郡傅巖起居中書,薦翥隱逸。至正初,召為國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尋退居淮東。”《宋元學案》卷九三《張翥小傳》亦云:“至元末,以隱逸薦。至正初,召為國子助教,分教上都。尋退居淮東。”可知《總目》“至元初”為“至正初”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四庫底本係清鈔本,今藏國家圖書館。(羅鷺:《<元詩選>與元詩文獻研究》)
五峯集六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李孝光撰。孝光字季和,樂清人。隱居教授白野,泰哈布哈原作泰不華,今改正。嘗師事之1。至正七年,詔徵隱士,以祕書監著作郎召2。明年陞文林郎、祕書監丞。所著詩文,歲久散佚。是編乃宏治甲子懷遠錢杲為樂清令,訪求遺稾,得全集於儒生周綸家,因俾綸編次刊版。杲自為之序,仍以《五峯集》為名。其詩文不分卷帙,但以各體分編。今定以樂府、四言詩為一卷,五、七言古詩為一卷,五言律詩為一卷,七言律詩為一卷,絕句為一卷,雜文為一卷3。卷首别有逸文目四篇,曰《南村草堂記》,曰《郭翼遷善齋記》,曰《姚文煥書聲齋記》,曰《孝善坊記》,皆有錄無書。蓋傳寫復佚,今亦闕之。元詩綺靡者多,孝光獨風骨遒上,力欲排突古人。樂府、古體皆刻意奮厲,不作庸音。近體五言疏秀有唐調,七言頗出入江西派中,而俊偉之氣自不可遏。中閒如《贈潘九霞》絕句所云:“道士自稱潘九霞,身騎黄鶴大如車。借我北窻眠一夜,酒醒共吃白丹砂。”失之粗獷者,亦閒有之,然不害其風格也。雜文凡二十首4,皆矯矯無凡語。楊維楨作《陳樵集》序,舉元代作者四人,以孝光與姚燧、吳澄、虞集並稱,亦不虚矣。末附題朱澤民畫一首,蓋“古樂府”之末章,誤編於文集,今仍移附樂府末云。
【彙訂】
1.“原作泰不華,今改正”,殿本無。
2.據陳德永《李五峯行狀》,李孝光乃於至正三年十二月應詔,次年四月至京師,授官祕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升任祕書監監丞。郭翼《林外野言》卷下《和讀李五峯集》云:“先生住婁八十日,金石遺音手自題。”據此集卷二《送瞿慧夫上青龍鎮學官詩序》,孝光客游婁縣在至正四年冬,至正五年正月離去。郭詩又云:“著作新聞徵士詔,天光久待照青藜。”是其時已應徵授著作郎職。(陳增傑:《李孝光集校註》)
3.文淵閣《四庫》本此集為十卷,卷一雜文,卷二古樂府,卷三四言,卷四五言絕句,卷五五言古體,卷六五言律,卷七六言,卷八七言律,卷九七言古體,卷十七言律。(王樹林:《五峯集》提要)
4.文淵閣《四庫》本收雜文十三首(見卷一)。(陳增傑:《李孝光集校註》)
野處集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元邵亨貞撰。亨貞字復孺。楊樞《淞故述》載其本淳安人。至正閒為松江訓導,占籍華亭。今考集中有《送族兄安仲還鄉序》云:“至元中,大父處縣君以弗終仕於宋,晦跡華亭别業,先子遂生華亭。至德閒,大父歸葬故里,先子弗克舉家去,至今為華亭人。”則自其祖已占籍松江,樞所述猶未盡也。是編後有馮遷、汪稷二跋,謂其書本出上海陸深家,深之孫郯以授稷而刊行之。並所著《蛾術詩選》、《蛾術詞選》為十六卷1。今詩、詞二《選》世已無傳,惟此本獨存,共雜文六十八首。亨貞終於儒官,足跡又不出鄉里,故無雄篇巨製以發其奇氣2。而文章大致清快,步伐井然,猶能守先民遺矩者。其詩詞世不多見,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所作詠眉目《沁園春》詞二首,雋永清麗,頗有可觀。蓋所長尤在於是,惜《詞選》今已久佚矣。
【彙訂】
1.“蛾術詞選”,殿本作“蛾述詞選”誤。
2.《蟻術詩選》五古、七古中固多巨製。(班書閣:《蟻術詩選提要》)
夢觀集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元釋大圭撰。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晉江人。至正閒,居泉州之紫雲寺。其集本二十四卷。首為《夢法》一卷、《夢偈》一卷、《夢事》一卷,次為詩六卷,次為文十五卷。所謂《夢法》、《夢偈》、《夢事》者,皆宗門語錄,不當列之集中。其雜文亦多青詞1、疏引,不出釋氏之本色,皆無可取。惟其詩氣骨磊落,無元代纖穠之習,亦無宋末江湖蔬筍之氣。吳鑒原序稱其“華實相副,詞達而意到,不雕鏤而工,去纂組而麗,屏耕鋤而秀2”。雖朋友推獎之詞,然核以所作,亦不盡出於溢美。蓋石湖、劍南之餘風,猶存於方以外矣。今删除其《夢法》等卷,併删除其雜文,惟錄古、今體詩編為五卷。沙礫既捐,精華斯露。取長棄短,期於不失雅音。其三乘宗旨,聽釋氏之徒自傳之,固不必為彼法計也。
【彙訂】
1.“其”,殿本無。
2.“耕鋤”,殿本作“耘鋤”,誤,參明刻本此集吳鑒序原文。
金臺集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元納新原本作迺賢,今改正。撰。納新有《河朔訪古記》,已著錄。是集為危素所編。前有歐陽元、李好文、貢師泰三序,作於至正壬辰。又有黄溍題詞,作於至正庚寅。末有至正乙酉揭傒斯跋、至正辛卯程文跋、至正乙未楊彝跋、至正己丑泰哈布哈原本作泰不華,今改正。題字1、至正戊子張起巖題詩。復有虞集詩一首及危素一跋,均不著年月。素跋稱:“易之《金臺前稾》,余既序之。及再至京師,又得《後稾》一卷。”則此集二卷乃合兩稾編之。故集中稱揭傒斯諡為“揭文安”,而集末乃有傒斯跋也。納新天才宏秀,去元好問為近。雖晚年内登翰林,外參戎幕,而仕進非所汲汲,惟以遊覽唱酬為事。故氣格軒翥,無世俗猥瑣之態。其名少亞薩都拉。核其所作,視薩都拉無不及也。
【彙訂】
1.“原作泰不華,今改正”,殿本無。
子淵詩集六卷(永樂大典本)
案《子淵詩集》散見《永樂大典》中,但題曰元人。《文淵閣書目》載之,亦不著撰人名氏。考集中有《歲盡》詩云:“照我鄉關夢,相隨到鄮城。”鄮故城在鄞縣東,唐時析鄮置鄞、慈、奉、鎮四邑,隸明州,元為慶元路。納新《金臺集》有《懷明州張子淵》七律一首,又有《依韻奉答子淵》七律二首。今倡和詩俱在集中,韻亦相符,則當為慶元路人。又《鐵釜中蓮》詩題下自註,敘同時並賦諸人,有“暨仲深”之語。則其名當為仲深。又有《懷兄子益在横浦》詩。以其兄字推之,則“子淵”當為其字矣。集久不傳。兹分體綴輯,得詩六卷,多與納新、楊維楨、張雨、危素、袁華、周煥文、韓性、烏本良、斯道兄弟唱和之作,而納新為尤夥。古詩沖澹,頗具陶、韋風格。律詩雖頗涉江湖末派,格意未高。然五言如“曉市魚鰕集,秋田筍蕨多1”、“驛路隨江盡,湖雲類海寬”、“地通江棧闊,天入海門低”、“明月孤城柝,秋風弱客心”、“枯萑晴似雪,獨鶴夜如人”,七言如“江村夜迥傳金鼓,池館秋深老芰荷”、“滿面炎塵低客帽2,一川離思屬荷花”、“家僮解事故攜酒,野鳥避人低度牆”、“北風吹沙弓力勁,落日照海旌旗寒”、“林荒乏釀茶為酒,魚熟難賒米當錢”、“西江返照連虹影,南鎮殘山入鴈行”,亦皆楚楚有致。其見重於當時名輩,亦有以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此集卷三有《宿單孟年谿齋次韻》:“蘇端元有約,風雨亦來過。曉市魚鰕集,深秋筍蕨多。交情今管鮑,詩句逼陰何。最喜華顛祖,孫兒似小坡。”(袁芸:《<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别集類辨證》)
2.“低”,底本作“依”,據殿本改。此集卷四有《送周養心檢討》:“江南六月蠶重熟,此日揚舲興倍賒。滿面炎塵低客帽,一川離思屬荷花。功名袞袞人千里,世路悠悠日自斜。擬駕輕車尋舊約,曳裾多在五侯家。”
午谿集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元陳鎰撰。鎰字伯銖,麗水人。嘗官松陽教授。後築室午谿上,遂以“午谿”名其集。卷首題“前進士曲阜孔暘編選,前進士青田劉基校正”。有黄溍、張翥、孫炎及暘、基五人序。翥序稱其學於外舅周衡,炎序又稱其學於翥。故其詩才地雖覺稍弱,而吐言清脱,不失風調,蓋淵源有所自來。前又載基、暘手柬各一通。基柬稱其“體製皆佳,而近日應酬之作去其一二則純矣。”暘柬則稱其“篇篇合律而中吕,字字鏗金而鏘玉。”今觀其集,基言為是。基序稱《午谿集》一卷,炎序稱二卷,暘序則稱四百餘篇。此本十卷,豈基所欲去者,暘仍為存之乎?
葯房樵唱三卷附錄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1
元吳景奎撰。景奎字文可,蘭谿人。年三十,海道萬户劉貞為浙東憲府掾,嘗辟為從事。明年貞去,景奎亦歸。久之用部使者薦,署興化縣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至正十五年卒於家。黄溍為志其墓,深相惋惜。是集乃其子履與其門人黄琪所編。中閒五言古體皆源出白居易,七言古體閒似李賀。近體亦音節宏敞,豪放自喜。宋濂為作集序,亦極相推挹。特編次時失於簡汰。如《偶成》詩云:“挾才勝德世所薄,寧我負人天可欺。士之言行苟如此,聖經賢傳將奚為。”殆劉克莊所謂“有韻語錄”,殊不入格。其他應俗之作,亦多榛楛勿翦。是則履等輯錄之過。然其菁華自在,亦不以此相掩也。
【彙訂】
1.“三卷”,殿本作“二卷”,誤,今存諸本皆作三卷。
栲栳山人集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元岑安卿撰。安卿字靜能,餘姚人。所居近栲栳峯,故以自號。志行高潔,窮厄以終。其詩有云:“老成媿苟得,童稚羞無官。”又云:“人觀所為主,結交慎攀援。”足見其堅苦自立之意。集中《次韓明善題推篷圖》詩稱“坡翁仙去二百春”,以蘇軾卒於建中靖國元年計之,蓋當元之中葉。故上得見厲元吉,下得見危素也。是集為安卿邑人宋禧編輯。禧初名元禧,洪武閒召修《元史》,曾為安卿題像,述其生平。今亦附載於集中。其詩戛戛孤往,如其為人。惟七言古詩時雜李賀、温庭筠之體,蓋有元一代風氣如斯。然氣骨本清,究亦不同纖媚穠冶之格。顧嗣立《元詩選》曰:“安卿嘗作《三哀詩》,弔宋遺民之在里中者。寄託深遠,有俯仰今昔之思。”案《三哀詩》,一曰厲元吉,宋末舉進士第,為烏程尉,入元不仕以終,安卿之師也;一曰高師魯,佚其名而為安卿家三世之交,總角時曾得見之;一曰李天錫,則其里之老儒,安卿未及相識者。詳其詞意,前二篇為追念故交,後一篇為表章潛德。其閒雖有“新亭”、“黍離”諸語,乃追敍三人之遺事,非安卿自有是感,詩語甚明。嗣立遽以思宋為説,穿鑿殊甚。又集中《出門偶賦》詩有:“側聞朝廷遺逸徵,集賢著作空盈庭。中書堂上日羊飯2,世祖山河如砥平。”則身見元政漸弛,文恬武嬉,方深以國事為憂,而望以無忘祖宗之創業。豈復睠睠於宋者乎?嗣立以詞害意,遂使安卿首鼠兩端。今謹訂正其誤,俾讀者無惑焉。
【彙訂】
1.“三卷”,殿本作“二卷”,誤,今存諸本皆作三卷。
2.“日羊飯”,不辭。檢此《集》卷中《出門偶賦》,乃“日午飯”,“羊”為譌字。(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