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 子部五十
小説家類一
張衡《西京賦》曰:“小説九百,本自虞初。”《漢書·藝文志》載虞初《周説》九百四十三篇,註稱:“武帝時方士”,則小説興於武帝時矣。故《伊尹説》以下九家,班固多註依託也。《漢書·藝文志》註,凡不著姓名者,皆班固自註。然屈原《天問》,雜陳神怪,多莫知所出,意即小説家言。而《漢志》所載《青史子》五十七篇,賈誼《新書·保傅篇》中先引之,則其來已久,特盛於虞初耳。蹟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敍述雜事,其一記錄異聞,其一綴輯瑣語也。唐、宋而後,作者彌繁。中閒誣謾失真,妖妄熒聽者固為不少。然寓勸戒,廣見聞,資考證者亦錯出其中。班固稱:“小説家流蓋出於稗官”,如淳註謂:“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説之。”然則博採旁蒐,是亦古制,固不必以冗雜廢矣。今甄錄其近雅馴者,以廣見聞,惟猥鄙荒誕,徒亂耳目者則黜不載焉。
西京雜記六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晉葛洪撰,洪有《肘後備急方》,已著錄。黄伯思《東觀餘論》稱:“此書中事皆劉歆所説,葛稚川採之。其稱余者,皆歆本文”云云。今檢書後有洪跋,稱其家有劉歆《漢書》一百卷。“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氏。有小異同固所不取,不過二萬許言。今鈔出為二卷,名曰《西京雜記》,以補《漢書》之闕”云云。伯思所説,蓋據其文1。案《隋書·經籍志》載此書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漢書·匡衡傳》顏師古註稱今有《西京雜記》者,出於里巷,亦不言作者為何人。至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篇》始載“葛稚川就上林令魚泉問草木名”,今在此書第一卷中。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毛延壽畫王昭君事,亦引為葛洪《西京雜記》2。則指為葛洪者實起於唐,故《舊唐書·經籍志》載此書,遂註曰晉葛洪撰。然《酉陽雜俎·語資篇》别載庾信作詩用《西京雜記》事,旋自追改,曰:“此吳均語,恐不足用。”晁公武《讀書志》亦稱:“江左人或以為吳均依託”,蓋即據成式所載庾信語也3。今考《晉書·葛洪傳》載洪所著有《抱朴子》、《神仙》、《良吏》、《集異》等傳、《金匱要方》、《肘後備急方》並諸雜文,共五百餘卷。並無《西京雜記》之名4,則作洪撰者自屬舛誤。特是向、歆父子作《漢書》,史無明文。而以此書所紀與班書參校5,又往往錯互不合。如《漢書》載文帝以代王即位,而此書乃云文帝為太子。《漢書》載廣陵王胥6、淮南王安並謀逆自殺,而此書乃云胥格猛獸陷脰死,安與方士俱去。《漢書·楊王孫傳》即以王孫為名,而此書乃云名貴。似是故謬其事,以就洪跋中“小有異同”之文。又歆始終臣莽,而此書載吳章被誅事,乃云章後為王莽所殺,尤不類歆語。又《漢書·匡衡傳》“匡鼎來”句,服虔訓“鼎”為“當”,應劭訓“鼎”為“方”,此書亦載是語,而以鼎為匡衡小名。使歆先有此説,服虔、應劭皆後漢人,不容不見,至葛洪乃傳,是以陳振孫等皆深以為疑。然庾信指為吳均,别無他證。段成式所述信語,亦未見於他書,流傳既久,未可遽更。今姑從原跋,兼題劉歆、葛洪姓名,以存其舊。其書諸志皆作二卷,今作六卷。據《書錄解題》,蓋宋人所分,今亦仍之。其中所述雖多為小説家言,而摭採繁富取材不竭。李善註《文選》,徐堅作《初學記》,已引其文。杜甫詩用事謹嚴,亦多採其語,詞人沿用數百年,久成故實,固有不可遽廢者焉。
【彙訂】
1.“其”,殿本作“此”。
2.“為”,殿本無。
3.“成式”,殿本作“段成式”。
4.“並”,殿本無。
5.“而”,殿本無。
6.殿本“載”上有“又”字。
世説新語三卷(内府藏本)
宋臨川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註。義慶事蹟具《宋書》。孝標名峻,以字行,事蹟具《梁書》。黄伯思《東觀餘論》謂:“《世説》之名肇於劉向,其書已亡,故義慶所集名《世説新書》。段成式《酉陽雜俎》引王敦澡豆事,尚作《世説新書》可證,不知何人改為《新語》,蓋近世所傳。”然相沿已久,不能復正矣1。所記分三十八門2,上起後漢,下迄東晉3,皆軼事瑣語,足為談助。《唐藝文志》稱劉義慶《世説》八卷,劉孝標續十卷,《崇文總目》惟載十卷。晁公武謂當是“孝標續義慶元本八卷,通成十卷”。又謂家有詳略二本,迥不相同。今其本皆不傳。惟陳振孫《書錄解題》作三卷,與今本合。其每卷析為上、下,則世傳陸游所刊本已然,蓋即舊本。至振孫載汪藻所云《敘錄》二卷,“首為考異,繼列人物世譜、姓字異同,末記所引書目”者,則佚之久矣。自明以來,世俗所行凡二本,一為王世貞所刊,註文多所删節,殊乖其舊。一為袁褧所刊,蓋即從陸本翻雕者,雖版巳刓敝,然猶屬完書4。義慶所述,劉知幾《史通》深以為譏。然義慶本小説家言,而知幾繩之以史法,儗不於倫,未為通論。孝標所註特為典贍,高似孫《緯略》亟推之。其糾正義慶之紕繆,尤為精核。所引諸書,今已佚其十之九,惟賴是註以傳。故與裴松之《三國志註》、酈道元《水經注》、李善《文選註》同為考證家所引據焉。
【彙訂】
1.唐初景龍四年(710)劉知幾《史通·外篇·雜説中》已稱《世説新語》。日本藏唐人寫本殘卷與《太平廣記》所引則作《世説新書》。汪藻《世説敘錄》《世説新書》條下註曰:“顧野王撰顏氏本跋云:‘諸卷中或曰《世説新書》,凡號《世説新書》者,第十卷皆分門。’”則其時有《世説新語》、《世説新書》二本。(昌彼得:《説郛考》;周本淳:《<世説新語>原名考略》)
2.明嘉靖袁褧翻刻南宋淳熙陸游本、文淵閣《四庫》本等皆分三十六門。(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3.此書所記人物故事,上起於秦二世時陳嬰及其母,下至南朝宋文帝元嘉時謝靈運、孔淳之。(朱一玄:《世説新語彙校集註序言》)
4.陸本實則已經陸游節删,非復原書之舊。(葉德輝:《郋園讀書志》)
朝野僉載六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唐張鷟撰。鷟有《龍筋鳳髓判》,已著錄。此書《新唐書·藝文志》作三十卷1,《宋史·藝文志》作《僉載》二十卷,又《僉載補遺》三卷,《文獻通考》則但有《僉載補遺》三卷。此本六卷,參考諸書皆不合。晁公武《讀書志》又謂其分三十五門,而今本乃逐條聯綴,不分門目,亦與晁氏所紀不同。考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載鷟在開元中,“姚崇誣其奉使江南受遺,賜死。其子上表請代,減死流嶺南2。數年起為長史而卒。”計其時尚在天寶之前。而書中有寶曆元年資陽石走事,寶曆乃敬宗年號。又有孟宏微對宣宗事。時代皆不相及3。案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分《朝野僉載》及《僉載補遺》為二書,疑《僉載》乃鷟所作,《補遺》則為後人附益。凡闌入中唐後事者,皆應為《補遺》之文4。而陳振孫所謂“書本三十卷,此其節略”者,當即此本。蓋嘗經宋人摘錄,合《僉載》、《補遺》為一,删併門類,已非原書。又不知何時析三卷為六卷也。其書皆紀唐代故事,而於諧噱荒怪,纖悉臚載,未免失於纖碎,故洪邁《容齋隨筆》譏其“記事瑣屑擿裂5,且多媟語”。然耳目所接,可據者多,故司馬光作《通鑑》亦引用之。兼收博採,固未嘗無裨於見聞也。
【彙訂】
1.《新唐書·藝文志》雜傳記類實作二十卷。(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本書卷一記開元二年梁州道士梁虚州、安國觀道士李若虚為鷟推算事云:“果被御史李全交致其罪,敕令處盡。而刑部尚書李知白,左丞張廷珪、崔玄昇,侍郎程行謀咸請之,乃免死,配流嶺南。”則其免死,乃由同僚論救,非由其子上表請代,與史及《桂林風土記》所言皆不盡合,當以自敍為正。(同上)
3.諸本皆無孟宏微對宣宗事,而見於《北夢瑣言》卷九,恐係誤記。(同上)
4.應係《寶顏堂祕笈》之輯錄者誤抄《太平廣記》所引他書,或《太平廣記》所註出處有誤,為輯錄者沿襲。(趙守儼:《張鷟和<朝野僉載>》)
5.“瑣屑”,殿本作“瑣雜”。《容齋續筆》卷十二《龍筋鳳髓判》條原文作“瑣尾”。
大唐新語十三卷(内府藏本)
唐劉肅撰。《唐書·藝文志》載此書三卷,註曰“元和中江都主簿”,此本結銜乃題“登仕郎守江州潯陽縣主簿”,未詳孰是也。所記起武德之初,迄大曆之末,凡分三十門,皆取軼文舊事有裨勸戒者。前有自序。後有《總論》一篇,稱:“昔荀爽紀漢事可為鑒戒者以為《漢語》。今之所記,庶嗣前修”云云。故《唐志》列之“雜史類”中。然其中“諧謔”一門,繁蕪猥瑣,未免自穢其書,有乖史家之體例。今退置“小説家類”,庶協其實1。是書本名《新語》,《唐志》以下諸家著錄並同。明馮夢禎、俞安期等因與李垕《續世説》偽本合刻2,遂改題曰《唐世説》,殊為臆撰。商濬刻入《稗海》3,併於肅自序中增入“世説”二字,益偽妄矣。《稗海》又佚其卷末《總論》一篇及《政能第八》之標題,亦較馮氏、姚氏之本更為疏舛。今合諸本參校,定為書三十篇,《總論》一篇,而復名為《大唐新語》,以復其舊焉4。
【彙訂】
1.“諧謔”門十四條,大多實寓莊於諧,從反面或側面提供教訓,並不偏離有裨鑒戒的主旨。(嚴傑:《唐五代筆記考論》)
2.李垕《續世説》非偽書,説詳卷一四三《續世説》條注。
3.“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4.《稗海》本並無劉肅自序,蓋以馮氏本誤屬商氏。此本從《持法》分出《政能》一篇,實只二十九篇,合《總論》為三十篇。(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補》)
次柳氏舊聞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唐李德裕撰。德裕事蹟具《唐書》本傳。是書所記皆元宗遺事,凡十七則。前有德裕自序,大略謂史官柳芳,上元閒徙黔中。高力士時亦徙巫州,相與周旋。因得聞禁中事,記為一書,曰《問高力士》。太和中詔求其書,宰相王涯等向芳孫度支員外郎璟索之不獲。而德裕父吉甫及與芳子吏部郎中冕游,嘗聞其説,以告德裕,德裕因追憶錄進。《舊唐書·文宗本紀》載太和八年九月己未,宰臣李德裕進《御臣要略》及《柳氏舊聞》三卷,蓋即其事。惟卷數與今本不合,殆二書共為三卷歟?中如元獻皇后服藥、張果飲堇汁、無畏三藏祈雨、吳後夢金甲神、興慶池小龍、内道場素黄文事,皆涉神怪1。其姚崇、魏知古相傾軋及乳媼以他兒易代宗事,亦似非實錄。存以備異聞可也。柳珵《常侍言旨》(案,此書無别行之本,此據陶宗儀《説郛》所載)首載李輔國逼脅元宗遷西内事,云:“此事本在朱厓太尉所續《桯史》第十六條内,蓋以避時事,所以不書也。”考德裕所著别無所謂《桯史》者,知此書初名《桯史》,後改題今名。又知此書本十八條,删此一條,今存十七。至其名《桯史》之義與所以改名之故,則不可詳矣2。
【彙訂】
1.“事,皆”,殿本作“皆事”。
2.《説郛》本《常侍言旨》原文作“朱厓太尉所續柳史”,即李德裕《次柳氏舊聞》。《總目》所據乃明末重編《説郛》本,誤“柳”為“桯”,遂莫詳其義。(昌彼得:《説郛考》;劉浦江:《<次柳氏舊聞>無<桯史>之名》)
唐國史補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唐李肇撰。肇有《翰林志》,已著錄。此書其官尚書左司郎中時所作也。書中皆載開元至長慶閒事,乃續劉餗《小説》而作。上卷、中卷各一百三條,下卷一百二條,每條以五字標題。所載如謂王維取李嘉祐“水田白鷺”之聯,今李集無之。又記《霓裳羽衣曲》一條,沈括亦辨其妄。又謂李德裕清直無黨,謂陸贄誣於公異,皆為曲筆。然論張巡則取李翰之《傳》,所記左震、李汧、李廙、顏真卿、陽城、歸登、鄭絪、孔戣、田布、鄒待徵妻、元載女諸事,皆有裨於風教。又如李舟天堂地獄之説,楊氏、穆氏兄弟賓客之辨,皆有名理。末卷説諸典故及“下馬陵”、“相府蓮”義,亦資考據。餘如“摴蒱盧雉”之訓,可以解劉裕事;“劍南燒春”之名,可以解李商隱詩。可採者不一而足。自序謂:“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則去之;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採風俗,助談笑,則書之。”歐陽修作《歸田錄》,自稱以是書為式,蓋於其體例有取云。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朝野僉載》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此書自序雖稱撰於開元至長慶,然卷中“李氏公慚卿”條言及李德裕為相十年,則會昌六年或稍晚尚作過修改。(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劉賓客嘉話錄一卷(内府藏本)
唐韋絢撰。絢字文明,京兆人。《唐書·藝文志》載韋絢《劉公嘉話錄》一卷。註曰:“絢,執誼子也。咸通義武軍節度使劉公禹錫也。”《宋史·藝文志》則載絢《劉公嘉話》一卷,又《賓客嘉話》一卷。《劉公嘉話》當即此書,《賓客佳話》則諸家著錄皆無之。當由諸書所引或稱《劉公嘉話》,或稱《劉賓客嘉話》,故分為二書,又誤脱“劉”字耳。諸史藝文志未有荒謬於《宋史》者,此亦一徵矣。此本載曹溶《學海類編》中。前有大中十年絢自序,稱為江陵少尹時,追述長慶元年在白帝城所聞於劉禹錫者。末有乾道癸巳卞圜跋,稱:“《新唐書》多採用之,而人罕見全錄。家有舊本,因鋟版於昌化。”則此本當從宋刻錄出。然趙明誠《金石錄》引此書中所載《武氏碑》失其龜首及滅去武字事,力辨其妄,而此本無此條。考《太平廣記》一百四十三卷引此事,云出《戎幕閒談》,或明誠以是書亦韋絢所作,偶然誤記(案,《續説郛》載《戎幕閒談》亦有此條,知為明誠誤記,非《太平廣記》之誤)。至所載昭明太子脛骨一條,人臘一條,盧元公病疸一條,案此本删去“盧”字,直作“元公”。蜀王琴一條,李勉百衲琴一條,《碧落碑》一條,狸骨方一條,張憬藏書臺字一條,張嘉祐改忻州一條,王廙書畫一條,戲場刺蝟一條,《汲冢書》一條,牡丹花一條,王僧虔書一條,陸暢《蜀道易》一條,《魏受禪碑》一條,張懷瓘《書斷》一條,灊山九井一條,虎頭致雨一條,五星浮圖一條,《寶章集》一條,紫芝殿一條,王次仲化鳥一條,李約葬商胡一條,楊汝士説項斯一條,蔡邕《石經》一條,借船帖一條,飛白書一條,章仇兼瓊鎮蜀日女童為夜叉所掠一條,寒具一條,昌黎生改金根車一條,辨“遷鶯”字一條,《謝太傅碑》一條,《千字文》一條,鄭虔三絕一條,鄭承嘏遇鬼一條,堯女冢一條,白居易補銀佛像一條,謝真人上升一條,皆全與李綽《尚書故實》相同,閒改竄一二句,其文必拙陋不通。蓋《學海類編》所收諸書,大抵竄改舊本,以示新異。遂致真偽糅雜,炫惑視聽。幸所攙入者尚有蹤蹟可尋,今悉刊除,以存其舊。中“昌黎生改金根車”一條,王楙《野客叢書》引之;辨“遷鶯”字一條1,黄朝英《緗素雜記》引之,亦均作《劉禹錫嘉話》,或一事而兩書互見。疑以傳疑,姑並存之。雖殘闕之餘,非復舊帙,然大概亦十得八九矣。
【彙訂】
1.“字”,殿本無。
因話錄六卷(内府藏本)1
唐趙璘撰。璘字澤章。據《唐書·宰相世系表》,稱南陽趙氏,後徙平原。璘即德宗時宰相宗儒之從孫,而昭應尉伉之子也。開成三年進士及第2。大中七年為左補闕,後為衢州刺史。並見本書及《唐書·藝文志》。明商濬刻此書入《稗海》3,題為員外郎,未詳所據也。其書凡分五部:一卷宫部,為君,記帝王;二卷、三卷商部,為臣,記公卿百僚;四卷角部,為人,凡不仕者咸隸之;五卷徵部,為事,多記典故,而附以諧戲;六卷羽部,為物,凡一時見聞雜事無所附麗者,亦並載焉。璘家世顯貴,又為西眷柳氏之外孫,能多識朝廷典故。《東觀奏記》載唐宣宗索《科名記》,鄭顥令璘採訪諸家《科目記》,撰成十三卷上進。是亦嫻於舊事之明徵。故其書雖體近小説,而往往足與史傳相參。其閒如記劉禹錫徙播州刺史一條,稱柳宗元請以柳易播,上不許,宰相裴度為言之,始改連州。司馬光《通鑑考異》以為《宗元墓誌》乃將拜疏而未上,非已上而不許。又禹錫除播州時,裴度未嘗入相。所記皆失事實。又記大中七年詔來年正月一日御含元殿,以太陽當虧,罷之。今考《通鑑》,是年文宗實以風疾不視朝,日食在二月朔,不應預罷朝賀。所載亦不免於緣飾4。然其他實多可資考證者,在唐人説部之中。猶為善本焉。
【彙訂】
1.底本此條置於《明皇雜錄》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因話錄》中所云“余座主李公”乃指李漢,於大和八年以禮部侍郎典貢舉,知趙璘進士登第在此年。(李一飛:《<因話錄>作者趙璘的生卒與仕履》)
3.“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4.《因話錄》卷一末條記大中七年冬,詔罷來年正月一日朝賀事,與《通鑑》大中七年十二月趙言事條吻合。次年春正月丙戍朔,《通鑑》即書:“日有食之,罷元會。”前後呼應,與《因話錄》所記,並無不合之處。《總目》乃因誤以“大中”為唐文宗年號,故謂“是年(指大中七年)文宗實以風疾不視朝”。其實大中乃唐宣宗年號,文宗年號為大和。大和七年末,文宗“始得風疾”,次年正月一日未朝賀,二月朔,“日有食之”,均見《通鑑》。此皆文宗朝事,而趙璘所記乃宣宗朝。(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明皇雜錄二卷别錄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1
唐鄭處誨撰。處誨字延美,滎陽人。宰相餘慶之孫。太和八年登進士第,官至檢校刑部尚書,宣武軍節度使。事蹟附見《舊唐書·鄭餘慶傳》。是書成於大中九年,有處誨自序。案,史稱處誨為校書郎時,撰次《明皇雜錄》三篇,行於世2。晁公武《讀書志》則載《明皇雜錄》二卷,然又曰:“《别錄》一卷,題補闕所載十二事。”則史併《别錄》數之,晁氏析《别錄》數之也3。葉夢得《避暑錄話》曰:“鄭處誨《明皇雜錄》記張曲江與李林甫爭牛仙客實封,‘時方秋,上命高力士以白羽扇賜之。九齡惶恐,作賦以獻。’意若言明皇以忤旨將廢黜,故方秋賜扇以見意。《新書》取以載之本傳。據《曲江集·賦序》曰:‘開元二十四年盛夏,奉敕大將軍高力士賜宰相白羽扇,九齡與焉。’則非秋賜。且通言宰相則林甫亦在,不獨為曲江而設也。乃知小説記事,苟非耳目親接,安可輕書耶”云云。則處誨是書亦不盡實錄。然小説所記,真偽相參,自古已然,不獨處誨。在博考而慎取之,固不能以一二事之失實,遂廢此一書也。《避暑錄話》又曰:“盧懷慎好儉,家無珠玉錦繡之飾,此固善事。然史言‘妻子至寒餓。宋璟等過之,門不施箔,風雨至,引席自障’,則恐無此理。此事蓋出鄭處誨《明皇雜錄》,而史臣妄信之”云云。今本無此一條。然則亦有所佚脱4,非完帙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作《明皇雜錄》二卷《補遺》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鄭處誨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後即授校書郎,任此職務應在大和末開成初。至大中九年(855)已二十載,則撰書時閒在大中九年之説與撰書時為校書郎之説必有一誤。張宗祥輯明抄本《説郛》卷三十二引《明皇雜錄》,撰者鄭處誨下註曰“祕書省校書郎”。據兩《唐書·鄭餘慶傳》,鄭處誨因見李德裕《次柳氏舊聞》,“謂未詳”,遂撰此書。而據《次柳氏舊聞》自序,李德裕乃因大和八年八月奉詔而錄,又據《舊唐書·文宗紀》,進書時閒在大和八年九月。則“大中九年”當為“大和九年”之誤。(陶紹清:《<唐摭言>研究》;嚴傑:《唐五代筆記考論》)
3.晁氏所謂“别錄”乃動詞,即另外寫錄之意,其名稱為“補闕”,非《别錄》一卷。(黄永年:《唐史史料學》)
4.“然則亦有所”,殿本作“蓋已有”。
大唐傳載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記唐初至元和中雜事1。唐、宋《藝文志》俱不載2。前有自序,稱:“八年夏,南行嶺嶠,暇日瀧舟傳所聞而載之。”考穆宗以後,惟太和、大中、咸通乃有八年,此書不著其紀元之號,所云八年者,亦不知其在何時也。所錄唐公卿事蹟言論頗詳,多為史所採用。閒及於詼諧談謔及朝野瑣事3,亦往往與他説部相出入。惟稱貞元中鄭國、韓國二公主加諡為公主追諡之始,而不知高祖女平陽昭公主有諡已在前。又蕭穎士逢一老人,謂其似鄱陽王,據《集異記》乃發冢巨盜,而此紀之以為異人。如此之類,與諸書多不合4。蓋當時流傳互異,作者各承所聞而錄之,故不免牴牾也。
【彙訂】
1.書中壽安縣山水條有“大和初”字樣,亳州聖水條標明“寶曆中”,河南馮氏連年進士條標明“大和初”。“記唐初至元和中雜事”,誤。(嚴傑:《唐五代筆記考論》)
2.《新唐書·藝文志》史部雜史類著錄有《傳載》一卷,不著撰人名氏,在林恩《補國史》之後,當即此書。《宋史·藝文志》子部小説類亦有《傳載》一卷,在裴鉶《傳奇》之後。(曹汛:《淡然考》;吳楓:《隋唐歷史文獻集釋》)
3.“閒”,殿本作“而”。
4.“多”,殿本作“頗”。
教坊記一卷(内府藏本)
唐崔令欽撰。是書《唐書·藝文志》著錄,又“總集類”中載令欽註庾信《哀江南賦》一卷,然均不言令欽何許人,蓋修《唐書》時其始末已無考矣。所記多開元中猥雜之事,故陳振孫譏其鄙俗1。然其《後記》一篇,諄諄於聲色之亡國。雖禮為尊諱,無一語顯斥元宗,而歷引漢成帝、高緯、陳叔寶、慕容熙,其言剴切而著明。乃知令欽此書本以示戒,非以示勸。《唐志》列之於經部“樂類”,固為失當。然其風旨有足取者,雖謂曲終奏雅,亦無不可。不但所列曲調三百二十五名足為詞家考證也2。
【彙訂】
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未著錄此書,“鄙俗”語出自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實列曲調名三百二十四個。(阿布都艾則孜·司馬義:《關於哈密十二木卡姆的歷史地位》)
幽閒鼓吹一卷(内府藏本)
唐張固撰。固始末未詳。是書末有明顧元慶跋,稱共二十五篇,與晁公武《讀書志》所言合。今檢此本乃二十六篇,蓋誤斷“元載及其子”一條為二耳1。元慶又稱固在懿、僖閒採摭宣宗遺事,則殊不然。書中元和、會昌閒事不一而足,非僅記宣宗事也2。又稱姚文公《唐詩鼓吹》序謂:“宋高宗退居德壽宫,嘗纂唐、宋遺事為《幽閒鼓吹》。”其言不知何據,元慶亦以為疑。今考《唐書·藝文志》“小説家”有張固《幽閒鼓吹》一卷,則出自唐人,更無疑義。縱高宗别有《幽閒鼓吹》,亦書名偶同,不得以此本當之矣。固所記雖篇帙寥寥,而其事多關法戒,非造作虚辭,無裨考證者。比唐人小説之中,猶差為切實可據焉。
【彙訂】
1.“元載子伯和”一條,首冠有“元載”二字,自為一條甚明。而“潘炎子孟陽”一條當併入“潘炎避位”條。(昌彼得:《説郛考》)
2.此書所記最早為唐玄宗時事,凡三條。次為肅宗、代宗時事一條,德宗時七條,憲宗時六條,穆宗時一條,武宗時二條,宣宗時五條。(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松窻雜錄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案此書書名、撰人諸本互異。《唐志》作《松窻錄》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窻小錄》一卷,題李濬撰。《文獻通考》作《松窻雜錄》一卷,題韋濬撰。《歷代小史》則書名與《通考》同,人名與《宋志》同。蓋傳刻舛譌,未詳孰是。此本為范氏天一閣舊鈔,書名、人名並與《歷代小史》同,今姑從以著錄,亦“三占從二”之義也1。其文與《歷代小史》所刻大概相同2,惟多“中宗召宰相”一條及“姚崇姨母盧氏”一條3。以司馬光《通鑑考異》證之,其“中宗”一條實原書所有,知《小史》為佚脱矣。書中記唐明皇事頗詳整可觀,載李泌對德宗語論明皇得失亦瞭若指掌。《通鑑》所載泌事,多採取李蘩《鄴侯家傳》,纖悉必錄,而獨不及此語,是亦足以補史闕。惟謂:“中宗召宰相蘇環、李嶠子進見。二子皆童年,因令奏所通書。頲應曰:‘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聖。’嶠子亦進曰:‘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上曰:‘蘇環有子,李嶠無兒。’”云云。案頲於則天長安二年已為御史。環為相時,頲為中書舍人,父子同掌樞密,並非童年。故司馬光深斥其説。頗不免於誣妄云。
【彙訂】
1.宋周南《山房集》卷五載是書跋,稱“《松窻雜錄》一十六條,唐人韋濬志玄宗、中宗、德宗、文宗、狄梁公、姚崇、李衛公遺事與物之異聞者十餘件。”與《文獻通考》所載書名、人名正合,當據以改正。《四庫》本所錄僅十二條,已非宋本流傳之舊。(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2.“相同”,殿本作“相合”。
3.盧氏實狄仁傑姨母,《總目》涉其下姚崇條而誤。(黄永年:《唐史史料學》)
雲溪友議三卷(内府藏本)
唐范攄撰。攄始末未詳。《唐書·藝文志》註稱為咸通時人。而書中“李涉贈盜詩”一條稱乾符己丑歲客於霅川,親見李博士手蹟1。考乾符元年為甲午,六年為己亥,次年庚子改元廣明,中閒無己丑。己丑實為咸通十年,疑書中或誤“咸通”為“乾符”,否則誤“己亥”為“己丑”,然總之僖宗時人矣2。攄自號五雲溪人,故以名書。五雲溪者,若耶溪之别名也。其書世有二本。一分上、中、下三卷,每條各以三字標題,前有攄自序。一為商濬《稗海》所刻3,作十二卷,而自序及標題則並佚之。案陳振孫《書錄解題》已稱《唐志》三卷,今本十二卷,則南宋已有兩本矣。《宋史·藝文志》作十一卷,則刊本誤“二”為“一”也。此為泰興季振宜家所藏三卷之本,較商氏所刻為完善,所錄皆中唐以後雜事。其中如記安祿山生於鄧州南陽,與姚汝能《祿山事蹟》所記生於營州阿軋犖山者不同,殆傳聞之誤。記李白《蜀道難》為房琯、杜甫厄於嚴武而作,宋蕭士贇《李詩補註》已駁之。他如陳子昂為射洪令段簡所殺在武后時,章仇兼瓊判梓州事在天寶以後,時代迥不相及4;殺王昌齡者閭邱曉,殺閭邱曉者張鎬,與高適亦不相關。乃云:“章仇大夫兼瓊為陳拾遺雪獄,高適侍郎為王江寧申冤”,殊不可解5。“陳拾遺”句下註曰:“陳冕字子昂”,亦與史不符。又周德華唱賀知章《楊柳枝》詞一篇,今本據韋縠《才調集》,《才調集》又據此書。然古詞但有《月節折楊柳歌》,其《楊柳枝》一調,實興自中唐白居易諸人,郭茂倩《樂府詩集》班班可考。知章時安有是題?皆委巷流傳,失於考證6。至於頌於頔之寬仁,詆李紳之狂悖,毁譽不免失當7。而“李羣玉黄陵廟詩”一條,侮謔古聖,尤小人無忌之談,皆不足取。然六十五條之中,詩話居十之七八,大抵為孟棨《本事詩》所未載。逸篇瑣事,頗賴以傳。又以唐人説唐詩,耳目所接,終較後人為近。故考唐詩者如計有功《紀事》諸書,往往據之以為證焉。
【彙訂】
1.本書卷下“江客仁”條云:“番禺舉子李彙徵……求宿韋氏之莊居……雲溪子以乾符己丑歲客於霅川,值李生細述其事。彙徵於韋叟之居,觀李博士手翰,冀余導於文林。”則親見李涉手蹟者李彙徵也,非范攄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唐詩紀事》卷五六“李彙徵”一條全採之《雲溪友議》,其文作乾符辛丑。然乾符六年之閒無己丑,亦並無辛丑。其誤應在干支,不在年號。(同上)
3.“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4.《舊唐書·玄宗紀》載開元二十七年十二月以益州司馬章仇兼瓊權劍南節度等使,何以天寶以後始判梓州?(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5.高適與王昌齡本有交誼,昌齡被害不久,高適即以淮南節度使統兵。《新唐書》卷一九二《張巡傳》:“肅宗詔中書侍郎張鎬代(賀蘭)進明節度河南,率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節度犄角救睢陽,巡亡三日而鎬至。”適既在鎬屬下,閭邱曉之被殺,或由適促成之,亦屬可能。(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周紹良:《<唐才子傳·王昌齡傳>箋證》)
6.賀知章詩不過泛咏楊柳,本非歌曲。及採詩入樂,以《楊柳枝》調歌之,則亦謂之《楊柳枝》詞,此固樂府中常有之事。《樂府詩集》所錄《折楊柳》、《折楊柳歌辭》等數十首,當以相和歌辭之《折楊柳行》古辭為最早,蓋出於後漢人手。其後變而為《折楊柳枝歌》等,劉禹錫、白居易等因之别翻新調。(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7.“失當”,殿本作“過當”。
玉泉子一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記皆唐代雜事,亦多採他小説為之。如開卷裴度一條,全同《因話錄》,韓昶“金根車”事,先載《尚書故實》,不盡其所自作也1。案《宋藝文志》載《玉泉子見聞真錄》五卷2,與此本卷數不符,似别一書。《書錄解題》作《玉泉筆端》三卷,稱前有中和三年序,末有跋稱出於淮海相公之孫扶風李昭德家,此本皆無之。然中和乃僖宗年號3,而書中有昭宗之文,時代不符,則亦決非此本。《書錄解題》又云:“别一本號《玉泉子》,比此本少數條,而多五十二條,無序跋,錄其所多者為一卷。”此本共八十二條,或即陳振孫所錄之一卷,而《書錄解題》譌“八”字為“五”字耶?三者之中,此猶約略近之矣4。
【彙訂】
1.按本書八十二條中,前三十五條中有三十一條見於《太平廣記》所引《玉泉子》,即第2至第18條,第20至第24條,第26條,第28至第35條。其餘五十一條分别引自十六種書,其實全系轉引自《太平廣記》。而《廣記》所引《玉泉子》中尚有三條不見於今本《玉泉子》,即《廣記》卷一三三“李詹”條、“孫季貞”條,卷一四四“封望卿”條。以上可證今本非原本,此本初見於《稗海》,當系明人自《太平廣記》摘抄三十一條,又自《廣記》及唐人筆記中雜抄入五十一條湊為一書,冠以《玉泉子》之名。或將所輯三十一條與《直齋書錄解題》所著錄之别本合而成之。既未將《廣記》所引悉數抄入,更未廣收他書所引。(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嚴傑:《唐五代筆記考論》)
2.“案宋藝文志”,殿本作“宋史藝文志”。
3.“乃”,殿本作“為”。
4.此書有三種本子,各有不同名稱,一、五卷本,全名《玉泉子見聞真錄》,見《新唐書·藝文志》子部小説類,《總目》作“宋志”,誤。簡稱《玉泉子聞見錄》,見《永樂大典》,何以知此即《太平廣記》所引之《玉泉子》?考《大典》所引五條,其中卷一八二二四第五頁“杜公悰為小兒時”條,見《廣記》卷四○;卷一四一二五第二五頁“皮日休”條,見《廣記》卷二六五,足證二者必為一書之異稱。此書亦簡稱為《玉泉子見聞錄》,見《資治通鑑》卷二五○、卷二五一、卷二五二《考異》所引。此書明初猶存。二、三卷本,名《玉泉筆端》,見尤袤《遂初堂書目》子部小説類、《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一,《唐語林》所引即作此名,考《永樂大典》卷一八二○八第七頁引《玉泉子聞見錄》“李公石在中書”條,正與《唐語林》卷三同。《唐語林》卷三“裴度在中書”條與《太平廣記》卷一七七所引《玉泉子》同。可見《玉泉筆端》即《玉泉子聞見錄》,其篇幅較後者少二卷,則應為節本無疑。三、《玉泉子》,《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玉泉筆端”條云:“别一本號《玉泉子》,比此本少數條,而多五十二條,無序跋,錄其所多者為一卷。”此“别本”,卷數不詳,疑與《玉泉筆端》卷數相同,是為《玉泉子見聞真錄》的另一種節本。四、一卷本,亦名《玉泉子》,見《直齋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此系陳振孫將别本《玉泉子》中比《玉泉筆端》多出的五十二條輯錄而成。上述各本,今並不傳。(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雲仙雜記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唐金城馮贄撰。贄履貫無可考。其書雜載古人逸事1。如所稱“戴逵雙柑鬥酒,往聽黄鸝”之類,詩家往往習用之,然實偽書也。無論所引書目,皆歷代史志所未載2。即其自序稱天復元年所作,而序中乃云:“天祐元年退歸故里。書成於四年之秋,又數歲始得終篇。”年號先後,亦復顛倒3。其為後人依託,未及詳考明矣。案陳振孫《書錄解題》有馮贄《雲仙散錄》一卷,亦有天復元年序。振孫稱其“記事造語如出一手”,疑贄為子虚烏有之人。洪邁《容齋隨筆》、趙與峕《賓退錄》所説亦皆相類,然不能指為何人作。張邦基《墨莊漫錄》云:“近時傳一書,曰《龍城錄》,乃王性之偽為之。又作《雲仙散錄》,尤為怪誕。又有李歜註杜甫詩、註東坡詩,皆性之一手,殊可駭笑。”然則為王銍所作無疑矣。惟陳振孫稱《雲仙散錄》一卷,此乃作《雲仙雜記》十卷,頗為不同。然孔傳《續六帖》所引《散錄》,驗之皆在此書中,其為一書無疑。卷數則陳氏誤記,書名則後人追改也4。此本為葉盛菉竹堂所刊,較《説郛》諸書所載多原序一篇。其書未經删削,較他本獨為完備,今據以著錄焉。
【彙訂】
1.“古人”,殿本作“古今”。
2.此書引《纂異記》者四條,《金鑾密記》者亦四條。《新唐書·藝文志》小説家類有李玫《纂異記》一卷,雜史類有韓偓《金鑾密記》五卷。九、十兩卷所引之書,如《博異志》、《北里志》、《金樓子》、《抱朴子》、《淮南子》等,其書皆習見之書,其文皆習見之文,蓋又後人竄入。(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亦復”,殿本作“皆不免”。
4.宋開禧刊本《雲仙散錄》一卷,有天成元年十二月自序。《中興館閣書目》著錄者即一卷,非陳振孫誤記。(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唐摭言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賢家藏本)
五代王定保撰。舊本不題其里貫。其序稱王溥為從翁,則溥之族也。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定保為吳融之壻,光化三年進士,喪亂後入湖南。《五代史·南漢世家》稱定保為邕管巡官,遭亂不得還,劉隱辟置幕府,至劉龑僭號之時尚在。其所終則不得而詳矣。考定保登第之歲,距朱温篡唐僅六年。又序中稱溥為丞相,則是書成於周世宗顯德元年以後。故題唐國號,不復作内詞1。然定保生於咸通庚寅,至是年八十五矣,是書蓋其暮年所作也2。同時南唐鄉貢士何晦亦有《唐摭言》十五卷,與定保書同名。今晦書未見,而定保書刻於商氏《稗海》者删削大半,殊失其真。此本為松江宋賓王所錄,末有跋語,稱以汪士鋐本校正,較《稗海》所載特為完備。近日揚州新刻,即從此本錄出。惟是晁公武《讀書志》稱是書分六十三門,而此本實一百有三門,數目差舛,不應至是,豈商濬之前已先有删本耶3?是書述有唐一代貢舉之制特詳,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雜事,亦足以覘名場之風氣,驗士習之淳澆,法戒兼陳,可為永鑒,不似他家雜錄但記異聞已也。據定保自述,蓋聞之陸扆、吳融、李渥、顏蕘、王溥、王渙、盧延讓、楊贊圖、崔籍若等所談云。
【彙訂】
1.稱“從翁丞相溥”,在其書之第三卷散序篇,非全書之序。又“溥”字乃“摶”字之誤。唐宰相王溥,《新唐書》卷一八二有傳,為朱全忠所殺,其人未入五代。亦非曾任後周宰相,由五代入宋之王溥。書中言“國朝”者即指唐代,且有徑言“我唐”者。(劉毓崧:《唐摭言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書成之時,劉巖猶未建國,故書中不避巖字及其父、兄之名。劉巖建國在梁貞明三年八月。書中言及趙光逢再相,其事在貞明二年八月。則成書必在貞明二年九月與貞明三年七月之閒。貞明三年(917)王定保不過四十八歲,顯然非其“暮年之作”。《資治通鑑》卷二八二後晉高祖天福五年(即南漢大有十三年,940)云:“是歲,漢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趙損卒,以寧遠節度使南昌王定保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不踰年亦卒。”則當卒於941年,享年七十二歲。(劉毓崧:《唐摭言跋》;王素、李方:《<唐摭言>作者王定保事蹟辨正》)
3.“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中朝故事二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南唐尉遲偓撰。偓履貫未詳。書首舊題“朝議郎、守給事中、修國史、驍騎、賜紫金魚袋、臣尉遲偓奉旨纂進”,蓋李氏有國時偓為史官,承命所作。李昪自以為出太宗之後,承唐統緒,故稱長安為中朝也。其書皆記唐宣、懿、昭、哀四朝舊聞1。上卷多君臣事蹟及朝廷制度,下卷則雜錄神異怪幻之事。中閒不可盡據者,如宣宗為武宗所忌,請為僧,遊行江表一事,司馬光《通鑑考異》已斥其鄙妄無稽。又路巖欲害劉瞻,賴幽州節度使張公素上疏申理一事,考是時鎮幽州者乃張允伸,非張公素,所記殊誤。又鄭畋鬼胎一事,與唐人所作《齊推女傳》首尾全同,而變其姓名,尤顯出蹈襲。然其時去唐未遠,故家文獻所記,亦往往足徵。如崔彥昭、王凝相仇一事,司馬光《考異》雖摘其以彥昭代凝領鹽鐵之誤,而其事則全取之。與正史分别參觀,去譌存是,固未嘗不足以資參證也。
【彙訂】
1.四朝缺懿、昭之閒的僖朝。其實此書未略僖朝事,全書共二十七條,涉僖朝者在四條以上。如第五條有“時遇懿皇厭代,僖皇初立,用元臣蕭仿,佐佑大政”云云;第八條“乾符中,僖皇在蜀”云云,均記僖朝事。(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金華子二卷(永樂大典本)
南唐劉崇遠撰。崇遠家本河南,唐末避黄巢之亂,渡江南徙。仕李氏為文林郎、大理司直。嘗慕皇初平之為人,自號金華子,因以為所著書名。崇遠有自序一篇,頗具梗概。序末題名具官稱臣,不署年月1。而書中所稱“烈祖高皇帝”者,乃南唐先主李昪廟號,又有“昇元受命”之語,亦南唐中主李景紀年。晁公武《讀書志》乃以為唐人,陳振孫《書錄解題》則泛指為五代人,宋濂《諸子辨》則並謂其人不可考。諸説紛紜,皆未核其自序而誤也。其書《宋藝文志》作三卷,世無傳本,惟散見《永樂大典》者蒐輯尚得六十餘條。核其所記,皆唐末朝野之故事,與晁氏所云“錄唐大中後事”者相合。其中於將相之賢否、藩鎮之强弱,以及文章吟咏、神奇鬼怪之事,靡所不載,多足與正史相參證。觀《資治通鑑》所載宣宗對令狐綯、李景讓稟母訓、王師范拜縣令、王式馭亂卒諸事,皆本是書,則司馬光亦極取之。惟其紀劉鄩襲兗州一條,以兗帥為張姓。而考之五代歐、薛二《史》,則當時兗帥實葛從周。不免傳聞異詞。然要其大致,可信者多,與《大唐傳載》諸書摭拾委巷之談者,相去固懸絕矣。胡應麟《九流緒論》乃以鄙淺譏之。考應麟仍以崇遠為唐人,不糾晁氏之誤,知未見其自序。又取與劉基《郁離子》、蘇伯衡《空同子》相較,是並不知為記事之書,誤儕諸立言之列。明人詭薄,好為大言以售欺,不足信也。謹裒綴編次,分為二卷,而以崇遠原序冠之簡端,以存其略焉。
【彙訂】
1.“署”,殿本作“著”。
開元天寶遺事四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五代王仁裕撰。仁裕字德輦,天水人。唐末為秦州節度判官,後仕蜀為翰林學士。唐莊宗平蜀,復以為秦州節度判官。廢帝時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晉高祖時為諫議大夫。漢高祖時復為翰林學士承旨,遷户部尚書,罷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周顯德三年乃卒。事蹟具《五代史·雜傳》。晁公武《讀書志》曰:“蜀亡,仁裕至鎬京,採摭民言,得《開元天寶遺事》一百五十九條,分為四卷。”洪邁《容齋隨筆》則以為託名仁裕,摘其中舛謬者四事:一為姚崇在武后時已為宰相,而云開元初作翰林學士;一為郭元振貶死後十年,張嘉貞乃為宰相,而云元振少時,宰相張嘉貞納為壻;一為張九齡去位十年,楊國忠始得官,而云九齡不肯及其門;一為蘇頲為宰相時,張九齡尚未達,而云九齡覽其文卷,稱為文陳雄師。所駁詰皆為確當。然蘇軾集中有《讀〈開元天寶遺事〉》四絕句,司馬光作《通鑑》亦採其中張彖指楊國忠為冰山語,則其書實在二人以前,非《雲仙散錄》之流,晚出於南宋者可比。蓋委巷相傳,語多失實,仁裕採摭於遺民之口,不能證以國史,是即其失。必以為依託其名,則事無顯證。劉義慶《世説新語》,劉孝標註往往摘其牴牾,要不以是謂不出義慶手也。故今仍從舊本1,題為仁裕撰焉。
【彙訂】
1.“今”,殿本無。
鑒戒錄十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蜀何光遠撰。光遠字輝夫,東海人。孟昶廣政初,官普州軍事判官。其書多記唐及五代閒事,而蜀事為多,皆近俳諧之言。各以三字標題,凡六十六則。趙希弁《讀書後志》以為“輯唐以來君臣事蹟可為世鑒者”,似未睹其書,因其名而臆説也1。舊本前有劉曦度序,亦見希弁《志》。《宋史·藝文志》遂以劉曦度《鑒戒錄》三卷、何光遠《鑒戒錄》三卷分為二書,益舛誤矣。書中閒有夾註。如“判木夾”一條云:“此答木夾書,元是胡曾與路巖相公鎮蜀日修之,非為高駢相公也。”“何光遠誤述危亂黜”一條云:“據《禪月詩集》中此詩自哭涪州張侍郎,非張拾遺,何光遠錯舉證也。”“四公會”一條云:“此篇元在《本事詩》中2,敍説甚詳。何光遠重取論説,又加改易,非也。”皆駁正光遠之説,不知出自何人。此本析為十卷,有朱彝尊跋,稱從項元汴家宋本影寫3,則猶宋人所分也。今觀所記,如“徐后事”一條所載王承旨詩,《後山詩話》以為花蕊夫人作;“蜀門諷”一條所載向瓚嘲蔣鍊師詩,《南唐近事》以為廬山道士,其語大同小異猶可曰傳聞異詞。“鑒冤辱”一條,全剽襲《殷芸小説》東方朔辨怪哉蟲事,案,小説已佚,此條見《太平廣記》四百七十三。已為附會,“鬼傳書”一條,不知《水經注》有梁孝直事,更屬粗疏。至“逸士諫”一條,稱昭宗何後荒於從禽。考《新唐書·后妃列傳》,昭宗奔播岐、梁閒4,“后侍膳服5,無須臾去。”《舊唐書》亦云:“后於蒙塵薄狩之中,嘗膳禦侮6,不離左右。”安得有畋遊之事?且昭宗寄命强藩,不能自保,又安能縱后畋遊,恒至六十里外?殊為誣誕。“灌鐵汁”一條,稱秦宗權本不欲叛,乃太山神追其魂,以酷刑逼之倡亂。是為盜賊藉口,尤不可以訓。特以其為五代舊書,所載軼事遺文,往往可資採掇,故仍錄之“小説家”焉。
【彙訂】
1.全書六十六則,其中除“四公會”等極少數事例,皆關乎家國興亡、生死禍福。逸士諫、妖惑衆、亡國音、歸生刺等標題即明示“鑒戒”之意。(湯華泉:《<四庫提要>訂正六則》;周勳初:《唐代筆記小説敘錄》)
2.《鑒戒錄》卷七“四公會”條原文為“此篇元在詩本事中”。《本事詩》中也無此内容。(湯華泉:《<四庫提要>訂正六則》)
3.“項元汴”,殿本作“項於汴”,誤,項元汴乃明季著名收藏家。朱彝尊跋云:“是册猶宋槧……吾鄉墨林項氏藏書也。”
4.“閒”,殿本無。
5.“服”,據《新唐書·后妃列傳》原文及殿本補。
6.“嘗膳禦侮”,底本作“嘗侍膳禦”,據《舊唐書·后妃列傳》原文及殿本改。
南唐近事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鄭文寶撰。文寶有《江表志》,已著錄。是書前有自序,題“太平興國二年丁丑”,蓋猶未仕宋時所作。《宋史·藝文志》作《南唐近事集》,名目小異,未詳何據,然《宋史》多舛謬,“集”字蓋誤衍也。其體頗近小説。疑南唐亡後,文寶有志於國史,蒐採舊聞,排纂敘次,以朝廷大政入《江表志》,至大中祥符三年乃成。其餘叢談瑣事,别為緝綴,先成此編。一為史體,一為小説體也。中如“控鶴致斃”一詩,先見蜀何光遠《鑒戒錄》,乃女冠蔣鍊師事,而此以為廬山九空使者廟道士,似不免於牽合附會。又如韓偓依王審知以終,未見南唐之平閩。乃記其金蓮燭跋事,亦失斷限。然文寶世仕江南,得諸聞見,雖浮詞不免,而實錄終存。故馬令、陸游《南唐書》採用此書幾十之五六,則宋人固不廢其説矣。書中以慶王宏茂作王宏,嚴可求作嚴求,劉存中作劉存忠,所記姓名多與他書不合。又此書之杜業,《江表志》作杜光鄴,尤自相違異。殆傳鈔者有所譌漏,不盡舊本歟?
案,偏霸事蹟,例入“載記”。惟此書雖標南唐之名,而非其國記,故入之“小説家”。蓋以書之體例為斷,不以書名為斷,猶《開元天寶遺事》不可以入史部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二卷附《鄭仲賢遺集》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北夢瑣言二十卷(内府藏本)1
宋孫光憲撰。光憲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十國春秋》作貴平人,而自題仍稱富春。考光憲自序言“生自岷峨”,則當為蜀人。其曰富春,蓋舉郡望也。仕唐為陵州判官2,旋依荆南高季興為從事。後勸高繼沖以三州歸宋,太祖嘉之,授黄州刺史以終。《五代史·荆南世家》載之甚明3。舊以為五代人者,誤矣。所著有《荆臺集》、《橘齋集》、《筆傭集》4、《鞏湖編翫》5、《蠶書》、《續通曆》等書,自宋代已散佚,惟是書獨傳於後。其曰《北夢瑣言》者,以《左傳》稱:“田於江南之夢”,而荆州在江北,故以命名。蓋仕高氏時作也。所載皆唐及五代士大夫逸事,每條多載某人所説,以示有徵,蓋用《杜陽雜編》之例。其記載頗猥雜,敘次亦頗冗沓,而遺文瑣語,往往可資考證。故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多採其文。晁公武《讀書志》載光憲《續通曆》十卷,輯唐及五代事以續馬總之書,參以黄巢、李茂貞、劉守光、按巴堅(案,按巴堅原作阿保機,今改正)、吳、唐、閩廣、吳越、兩蜀事蹟6。太祖以所記多不實,詔毁其書7。而此書未嘗議及,則語不甚誣可知矣。世所行者凡二本,一為明商濬《稗海》所刻8,脱誤殆不可讀。近時揚州新刻,乃元華亭孫道明所藏,猶宋時陝西刊版,差完整有緒。故今以揚州本著錄,不用商氏本云。
【彙訂】
1.孫光憲《北夢瑣言》序、《崇文總目》卷四《傳記類》、《郡齋讀書志》(袁本)卷三下“小説類”、《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一“小説家類”、《通志》卷六五《藝文略第三·史類第五·雜史》、《宋史》卷四八三《孫光憲傳》、《國史經籍志》卷三“史類·雜史”等均作三十卷。《崇文總目》是著錄孫光憲著作最早的書目,其言與孫光憲《北夢瑣言》序相符合,可信原書確為三十卷。《北夢瑣言》嘗為後人所删,故現存僅二十卷。(房銳:《孫光憲著述考》)
2.唐亡時孫光憲尚未成年,何能為郡倅?必在王氏前蜀時始任陵州判官。(孔凡禮:《孫光憲與<北夢瑣言>瑣考》;賈二强點校:《北夢瑣言》)
3.《五代史·荆南世家》乃《宋史·荆南世家》之誤。(昌彼得:《説郛考》)
4.“筆傭集”,殿本作“玩筆傭集”,誤。據《崇文總目》卷一二、《宋史·藝文志七》及《荆南世家》等。《十國春秋》本傳亦誤作“《玩筆傭集》”。(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5.“鞏湖編翫”,底本誤作“鞏湖集翫”,據《崇文總目》卷五、《郡齋讀書志》(袁本)卷四、《宋史·藝文志》及《荆南世家》、《十國春秋》本傳及殿本改。
6.《郡齋讀書志》卷五史部編年類著錄《續通曆》十卷,其解題原文作“參以黄巢、李茂貞、劉守光、阿保機、吳、唐、閩、廣、湖、越、兩蜀事蹟。”可知“吳越”乃“湖、越”之誤。(楊大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十則》)
7.據《十國春秋》本傳、《宋史·荆南世家》、《直齋書錄解題》,《鞏湖編玩》南宋尚傳於世,後始佚。《續通曆》則至今尚存,凡五卷。《宋史》卷四八三《孫光憲傳》:“又撰《續通曆》,紀事頗失實,太平興國初,詔毁之。”太平興國乃太宗年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北夢瑣言》)
8.“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賈氏談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洎撰。洎字思黯,改字偕仁,全椒人。初仕南唐為知制誥中書舍人,入宋為史館修撰、翰林學士,淳化中官至參知政事。事蹟具《宋史》本傳1。是書乃洎為李煜使宋時錄所聞於賈黄中者,故曰《賈氏談錄》。前有自序,題“庚午歲”,為宋太祖開寶三年。《宋史·賈黄中傳》載黄中官左補闕在開寶初,與此序合,蓋其時為洎館伴也。又序末稱:“貽諸好事”,而晁公武《讀書志》乃稱:“南唐張洎奉使來朝,錄賈黄中所談,歸獻其主”,殆偶未檢此序歟?史稱黄中“多知臺閣故事,談論亹亹,聽者忘倦”,故此《錄》所述皆唐代軼聞。晁氏稱原書凡三十餘事。明陶宗儀《説郛》所載僅九事,宋曾慥《類説》所載亦僅十七事,惟《永樂大典》所載較曾、陶二本為詳。今從各韻蒐輯,參以《類説》,共得二十六事。視洎原目,蓋已及十之九矣。原敘一篇,《類説》及《永樂大典》皆佚之,惟《説郛》有其全文。今仍錄冠卷首,以補其闕。是書雖篇帙無多,然如牛、李之黨,其初肇釁於口語,為史所未及。而《周秦行紀》一書,晁公武亦嘗據此《錄》以辨韋瓘之誣2。他如興慶宫、華清宫、含元殿之制,淡墨題榜之始,以及院體書、百衲琴、澄泥研之類,皆足以資考核,較他小説固猶為切實近正也。
【彙訂】
1.《宋史·張洎傳》稱蘇易簡罷參政即以張洎為給事中、參知政事。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宋史·太宗紀》、《宋史·宰附表一》,其事在至道元年四月。(莊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二則》)
2.趙希弁《郡齋讀書後志》卷二《周秦行紀》條云:“右唐牛僧孺自敍所遇異事,賈黄中以為韋瓘所撰。瓘,李德裕門人,以此誣僧孺。”則晁公武乃趙希弁之誤。(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
洛陽縉紳舊聞記五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張齊賢撰。齊賢字師亮,曹州人,徙居洛陽。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諡文定。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前題“乙巳歲”,乃真宗景德二年齊賢以兵部尚書知青州時所作。皆述梁、唐以還洛城舊事,凡二十一篇,分為五卷。《書錄解題》目次與此本合,獨晁氏《讀書志》作十卷。今按自序明言五卷,而檢《永樂大典》所載此書之文,亦無出此本外者,則《讀書志》字誤明矣1。書中多據傳説之詞,約載事實,以為勸戒。自稱凡“與正史差異者,並存而錄之,亦别傳、外傳之比”。然如衡陽周令妻報應、洛陽染工見冤鬼、焦生見亡妻諸條,俱不免涉於語怪。又如李少師賢妻一條,稱契丹降王東丹,朝廷密害之,非命而死,契丹已知之。李肅奉命護喪柩送歸,“憂沮不知其計”云云。案《通鑑》、《五代史》,東丹即遼太祖長子、太宗之兄,奔唐為昭信節度使,賜名贊華。因太宗助石晉起兵,潞王遣宦者秦繼旻、皇城使李彥紳殺之於其第。是東丹之死,實緣潞王以兵敗逞忿,旋即滅亡。晉高祖後為之備禮送歸。時隔兩朝。在晉人本無密害之事,又何所疑嫌而遽形憂沮?此事殆出傳聞之譌,殊不可信。至如紀張全義治洛之功,極為詳備,則舊史多採用之。其他佚事,亦頗有足資博覽者,固可與《五代史闕文》諸書同備讀史之考證也。
【彙訂】
1.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未載此書,《文獻通考·經籍考》作十卷。(昌彼得:《説郛考》)
南部新書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錢易撰。舊本卷首題籛後人,蓋以《姓譜》載錢氏出籛鏗也。易字希白,吳越王倧之子。真宗朝官至翰林學士1。是書乃其大中祥符閒知開封縣時所作。皆記唐時故事,閒及五代2,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説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晁公武《讀書志》作五卷,焦竑《國史經籍志》作十卷。今考其標題,自甲至癸,以十干為記,則作十卷為是。公武所記,殆别一合併之本也。世所行本,傳寫者以意去取,多寡不一。别有一本,從曾慥《類説》中摘錄成帙,半經删削,闕漏尤甚。此本共八百餘條,首尾完具,以諸本兼校,皆不及其全備,當為足本矣3。
【彙訂】
1.《宋史》本傳云“為翰林學士,儤直未滿,卒”,儤直即初任學士時額外當班之意。《皇朝事實類苑》卷二四引錢惟演《金坡遺事》云:“錢希白於予為從父兄也。天聖三年(1025)十二月,予忝鈞衡之命,時希白當制,世稱弟拜相,兄草麻,自古未有。”《咸淳臨安志》卷六五載《錢易傳》所記略同,惟續云:“儤直未滿而卒”。《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之一四、六之六八俱在仁宗天聖三年下載“會擢錢易為學士”,則其卒當在天聖三年十二月或其後不久。而據宋代佚名《學士年表》天聖四年下載“錢易,正月卒”,其卒年正與“儤直未滿”之説契合,則其卒年當為天聖四年(1026)。天聖為仁宗年號。(虞雲國:《南部新書》考(上))
2.書中亦記宋代事,考其乙集所記楊侃仕職,當作於天禧五年(1021)至天聖三年(1025)閒,“大中祥符閒(1008—1016)”不確。(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3.明崇禎中高承埏刻《稽古堂日鈔》曾收入《南部新書》十卷,非僅有傳寫之抄本,《四庫》底本疑乃從高本出。(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
王文正筆錄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王曾撰。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五年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官至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諡文正。事蹟具《宋史》本傳。此乃所記朝廷舊聞,凡三十餘條,皆太祖、太宗、真宗時事,其下及仁宗初者,僅一二條而已。曾練習掌故,所言多確鑿可據1。故李燾作《通鑑長編》,往往全採其文。如記:“李沆為相,王旦參知政事。羽書邊奏無虚日,旦以為憂。沆謂‘他日天下寧晏,未必端拱無事’。及北鄙和好,登封行慶,旦疲於贊導,始服李之深識”云云。司馬光《涑水紀聞》亦載其事,則謂和好既成,而沆獨憂之。李燾《考異》謂沆卒於景德元年七月,至十二月和議始成。光蓋偶未及考,當以曾説為長。此類皆為能得其實。惟景德改元在其年正月,而曾於“王繼忠”一條乃謂兵罷改元,亦未免有誤。又繼忠兵敗降遼,不能死國,反為所任用,殊虧臣節。雖有啟導和好之力,殊不足自贖。曾乃以盡忠兩國許之,褒貶尤為失當矣。
【彙訂】
1.“可據”,殿本作“有據”。
儒林公議二卷(内府藏本)1
宋田況撰。況字元均,其先京兆人,徙居信都2。舉進士,又舉賢良方正。為太常丞,辟陝西經略判官,入為右正言。歷帥秦、蜀,擢樞密使,以觀文殿學士提舉景靈宫,卒。事蹟具《宋史》本傳。所著有《奏議》三十卷,久佚不傳3。是編記建隆以迄慶歷朝廷政事及士大夫行履得失甚詳4,五代十國時事亦閒附以一二條。蓋雜錄而成,故前後多未詮次。其記入閣會議諸條,明悉掌故,皆足備讀史之參稽。其持論亦皆平允。《東都事略》稱況嘗作《好名》、《朋黨》二論,極以為戒。而是編内范仲淹、歐陽修諸條亦拳拳於黨禍所自起,無標榜門户之私。“公議”之名,可云無忝矣。又況曾為夏竦幕僚,好水川之役,況上疏極論之。竦不出師,蓋用況之策。書中雖於竦多恕詞,而於富弼諸人竦所深嫉者,仍揄揚其美,絕無黨同伐異之見。其心術醇正,亦不可及。蓋北宋盛時,去古未遠,儒者猶存直道,不以愛憎為是非也。此本末有嘉靖庚戌陽里子柄一跋,不知何許人,論此書頗詳,今仍錄存之。商濬刻《稗海》5,以此跋為宋無名氏作,殊為疏舛。今據舊本改正焉6。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一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著錄訂誤》)
2.《宋史》卷二九二本傳云“其先冀州信都人”,父延昭南遷,徙居何地則不詳。(昌彼得:《説郛考》)
3.《宋史》本傳云:“有《奏議》二十卷。”《藝文志》作《田況文集》三十卷。(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增訂本)
4.是編最晚記至皇祐初(1049),見卷下“武侯祠柏”條。(同上)
5.“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6.《四庫》本此書無“陽里子柄”之跋,《稗海》本無前言、後記,亦無一語涉及“陽里子柄”。據胡梃跋明抄本,“陽里子柄”實為“雁里子柄”之誤,雁里子乃明無錫人秦柄之號。(張其凡:《關於<儒林公議>的版本》)
涑水記聞十六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司馬光撰。光有《易説》,已著錄。是編雜錄宋代舊事,起於太祖,訖於神宗。每條皆註其述説之人,故曰“記聞”。或如張咏請斬丁謂之類,偶忘名姓者,則註曰“不記所傳”,明其他皆有證驗也。閒有數條不註者,或總註於最後一條,以括上文,或後來傳寫不免有所佚脱也。其中所記國家大政為多,而亦閒涉瑣事。案《文獻通考》“温公日記”條下引李燾之言曰:“文正公初與劉道原共議取實錄、國史,旁採異聞,作《資治通鑑後紀》。今所傳《記聞》及《日記》、《朔記》,皆《後紀》之具也。”光集有與范夢得論修《通鑑長編》書,稱:“妖異有所警戒,詼諧有所補益,並告存之。大抵《長編》寧失於繁,毋失於略”云云。此書殆亦是志歟?至於記太祖時宋白知舉一事,自註云“疑作陶穀”。記李迪、丁謂鬥鬩一事,前一條稱:“上命翰林學士錢惟演草制,罷謂政事,惟演乃出迪而留謂”,後一條稱:“詔二人俱罷相,迪知鄆州,明日謂復留為相。”種世衡遣王嵩反閒一事,前一條云閒旺榮,後一條云閒剛朗。淩招撫保州亂兵一事,前一條云田況,後一條云郭逵。聞見異詞,即兩存其説,亦仍《通鑑考異》之義也。王明清《玉照新志》曰:“元祐初修《神宗實錄》,秉筆者極天下之文人,如黄、秦、晁、張是也。紹聖初,鄧聖求、蔡元長上章指為謗史,乞行重修。蓋舊文多取司馬文正公《涑水記聞》,如韓、富、歐陽諸公傳及敘劉永年家世,載徐德占母事,王文公之詆永年、常山,吕正獻之評曾南豐,安簡借書多不還,陳秀公母賤之類,取引甚多。於是《裕陵實錄》皆以朱筆抹之,盡取王荆公《日錄》以删修焉,號朱墨本。”是光此書實當日是非之所繫,故紹述之黨務欲排之。然明清所舉諸條,今乃不見於書中,殆避而删除歟1?陳振孫《書錄解題》亦曰:“此書行世久矣,其閒記吕文靖數事,吕氏子孫頗以為諱。蓋常辨之為非温公全書,而公之曾孫侍郎伋遂從而實之,上章乞毁版。識者以為譏。”知當時公論所在,不能以私憾抑矣。其書《宋史·藝文志》作三十卷2,《書錄解題》作十卷。今所傳者凡三本。其文無大同異,而分卷則多寡不齊。一本十卷,與陳氏目錄合。一本二卷,不知何人所併。一本十六卷,又《補遺》一卷,而自九卷至十三卷所載往往重出,失於刊削。蓋本光未成之稿,傳寫者隨意編錄。故自宋以來,即無一定之卷數也。今參稽釐訂,凡一事而詳略不同,可以互證者,仍存備考。凡兩條複見,徒滋冗贅者,則竟從删定。著為一十五卷。其《補遺》一卷,或疑即李燾所謂《日記》。案《書錄解題》載《温公日記》一卷:“司馬光熙寧在朝所記。凡朝廷政事,臣僚遷除,及前後奏對,上所宣諭之語,以及聞見雜事皆記之。起熙寧元年正月,至三年十月出知永興而止。”此書雖皆記熙寧之事,然無奏對、宣諭之語,且所記至熙寧十年,與止於三年亦不符,其非《日記》明甚。今仍併入此書,共為一十六卷。以較舊本卷數雖殊,要於光之原書無所闕佚也。
【彙訂】
1.《宋史·藝文志》作三十二卷。(孫猛:《郡齋讀書志校正》)
2.《文獻通考》卷二九七《温公日記》條引李燾言:“今世所傳《記聞》及《日記》並《朔記》,皆《(資治通鑑)後紀》之具也……始,文正子孫藏其書祖廟,謹甚。黨禍既解,乃稍出之。”則元佑初年初修《神宗實錄》之日,黄、秦、晁、張諸人不可能看到《記聞》其書,如何從中取引資料?(鄧廣銘:《略論有關<涑水記聞>的幾個問題》)
澠水燕談錄十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宋齊國王闢之撰。《宋藝文志》作王關之,蓋以“闢”、“關”形近而誤。《通考》引晁、陳二家書目並作王闢。案魏野《東觀集》有贈王衢、王闢同登第詩,則北宋實有其人。然野當真宗之時,與此書年不相及,蓋傳寫脱“之”字也。《山東通志》載闢之字聖塗,青州人。《書錄解題》稱其為治平四年進士。《讀書志》稱其“從仕四方,與賢士大夫燕談,有可取者輒記,久而得三百六十餘事。”今考此書皆記紹聖以前雜事,分十五類。帝德十七條,讜論十一條,名臣五十條,知人四條,奇節十二條,忠孝八條,才識十二條,高逸二十條,官制二十條,貢舉二十一條,先兆十七條,歌咏十八條,書畫八條,事誌三十二條,雜錄三十五條,共二百八十五條,與《讀書志》所載之數不合。蓋此本為商濬《稗海》所刻1,明人庸妄,已有所删削矣。所記諸條,多與史傳相出入。其閒如“誰傳佳句到幽都”一詩,乃蘇轍使遼時寄其兄軾之作,而誤以為張舜民;又如柳永以夤緣中官,獻《醉蓬萊》詞,為仁宗所斥,而以為仁宗大悦之類,亦閒有舛譌。然野史傳聞,不能盡確,非獨此書為然。取其大致之近實可也。
【彙訂】
1.“商濬”,殿本作“商維濬”。
歸田錄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歐陽修撰1。多記朝廷軼事及士大夫談諧之言。自序謂以唐李肇《國史補》為法,而小異於肇者不書人之過惡。陳氏《書錄解題》曰:“或言公為此錄未成,而序先出,裕陵索之。其中本載時事及所經歷見聞,不敢以進,旋為此本,而初本竟不復出。”王明清《揮麈三錄》則曰:“歐陽公《歸田錄》初成未出,而序先傳。神宗見之,遽命中使宣取。時公已致仕在潁州,因其閒所記有未欲廣布者,因盡删去之。又惡其太少,則雜記戲笑不急之事,以充滿其卷帙。既繕寫進入,而舊本亦不敢存2。”二説小異。周煇《清波雜志》所記,與明清之説同。惟云“原本亦嘗出3”,與明清説又不合。大抵初稿為一本,宣進者又一本,實有此事4。其旋為之説與删除之説,則傳聞異詞耳。惟修歸潁上在神宗時,而《錄》中稱:“仁宗立今上為皇子”,則似英宗時語。或平時劄記,歸田後乃排纂成之,偶忘追改歟5?其中“不試而知制誥”一條,稱宋惟楊億、陳堯叟及修三人。費袞《梁谿漫志》舉真宗至道三年四月以梁周翰夙負詞名,令加獎擢,亦不試而知制誥,實在楊億之前,糾修誤記。是偶然疏舛,亦所不免。然大致可資考據,亦《國史補》之亞也。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補“修有《詩本義》,已著錄”。
2.引文實見於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一。
3.《四部叢刊續編》影宋本《清波雜志》此句作“元本未嘗出”。
4.歐陽修本人與北宋公私文獻皆未言及進本、原本之事。
5.書中記事止於治平三年,稱英宗為“今上”、“上”,當成於四年初神宗即位前。其序明言為“錄之以備閒居之覽也”,則非致仕在潁州時所作。(陳尚君:《歐陽修著述考》)
嘉祐雜志一卷(内府藏本)1
宋江休復撰。休復字鄰幾,開封陳留人。舉進士,充集賢校理,謫監蔡州税。復官歷刑部郎中,修起居註。事蹟具《宋史·文苑傳》。休復有文集二十卷,今佚不傳,惟此書存。《文獻通考》及《宋史·藝文志》皆作三卷,而《稗海》、《唐宋叢書》皆不分卷。明胡應麟《筆叢》云:“《江鄰幾雜誌》宋人極推之,今不傳,略見《説郛》。”然《説郛》所載止十頁,而《稗海》、《唐宋叢書》與此鈔本皆三倍於《説郛》,應麟殆偶未見也。歐陽修作《休復墓誌》,云休復歿於嘉祐五年。而是書屢記己亥秋冬之事,即休復未歿之前一年,年月亦皆相應。惟書中記其奉使事,《宋史》本傳與《墓誌》皆不載,又刻本皆題云“臨川江休復”,而史與《墓誌》皆云陳留人,頗為舛異。然諸家引用其説,無不稱“江鄰幾”者,而晁公武《讀書志》亦以為《嘉祐雜志》即《江鄰幾雜志》。蓋休復奉使雄州未嘗出境,不過館伴之常事,故《墓誌》、本傳皆不書,而刻本標題又後人所妄加爾。其書皆記雜事,故《宋志》列之“小説家”。姚寬《西溪叢語》摘其“象膽隨四時”一條誤以《酉陽雜俎》為《山海經》,朱翌《猗覺寮雜記》摘其“壓角”一條誤以丞相為直閣,以“坐於榻”為“立於褥”,是誠偶誤。然休復所與交遊,率皆勝流,耳擩目染,具有端緒,究非委巷俗談可比也。
【彙訂】
1.“一卷”,底本作“二卷”,據文淵閣庫書、書前提要及殿本改。(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東齋記事六卷(永樂大典本)
宋范鎮撰。鎮字景仁,華陽人1。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據其自序,乃元豐中作。《宋藝文志》作十二卷,《文獻通考》作十卷。舊本久佚,未能考其孰是。今採輯《永樂大典》所收,以類編次,釐為五卷。又江少虞《事實類苑》、曾慥《類説》亦多引之。今删除重複,續為《補遺》一卷。雖未必鎮之完書,然以《宋志》及《通志》所載卷數計之,幾於得其强半矣。王得臣《麈史》載是書為鎮退居時作,故所記蜀事較夥,晁公武《讀書志》稱:“崇、觀閒以其多及先朝故事,禁之。”今觀其書,多宋代祖宗美政,無所謂誹訕君父,得罪名教之語。特以所記諸事皆與熙寧新法隱然相反,殆有寓意於其閒。故鎮入黨籍,而是書亦與蘇、黄文字同時禁絕。迨南渡以後,黨禁既解,其書復行。是直蔡京以王安石之故,惡其異議耳,非真得罪於朝廷也。今所存諸條句下,如“張繪”,註曰“京版作‘張綸’”之類,凡有數處,是當時刊本且不一而足矣。鎮與司馬光相善,惟論樂不合,此書所記尚齗齗相爭。而於胡瑗、阮逸,詞氣尤不能平。蓋始終自執所見者。他如記蔡襄為蛇精之類,頗涉語怪;記室韋人三眼、突厥人牛蹄之類,亦極不經,皆不免稗官之習。故《通考》列之“小説家”。然核其大綱,終非《碧雲騢》、《東軒筆錄》諸書所能並論也。
【彙訂】
1.“字景仁,華陽人”,殿本無。
青箱雜記十卷(内府藏本)
宋吳處厚撰。處厚字伯固,邵武人。皇祐五年進士,初為將作丞。以王珪薦,授館職1,出知漢陽軍。後擢知衛州,卒。其書皆記當代雜事,亦多詩話。晁公武《讀書志》謂所記多失實,又譏其記成都置交子務,誤以寇瑊為張咏2。案處厚以干進不遂,挾怨羅織蔡確《車蓋亭》詩,驟得遷擢,為論者所薄。故公武惡其人併惡其書。今觀所記,如以馮道為大人之類,頗乖風教,不但記錄之譌。然處厚本工吟咏,《宣和畫譜》載其《題王正升?景亭》詩一首,《剡史》載其《自諸暨抵剡》詩二首,皆綽有唐人格意。故其論詩往往可取,亦不必盡以人廢也。
【彙訂】
1.《宋史》本傳謂王珪請除處厚館職,蔡確沮之。史書未載處厚曾任館職。(鄧國軍王發國:《<郭思詩話·解題>等誤漏舉正》)
2.今本《青箱雜記》已殘,無“記成都置交子務”一條。據《宋史·食貨志》:“交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真宗時張咏鎮蜀,患蜀人鐵錢重,不便貿易。設質劑之法,一交一緡,以三年為一界而換之,六十五年為二十二界,謂之交子。”則置交子務者正是張咏。(張旭東:《<四庫總目提要>辨證一則》)
錢氏私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舊本或題錢彥遠撰,或題錢愐撰,或題錢世昭撰。錢曾《讀書敏求記》定為錢愐。其説曰:“愐為彭城王第三子,昭陵之甥,故記熙寧尚主玉仙求嗣事獨詳。其稱‘大父寶謨閣、知台州回’者,乃冀國公諱暄,字載陽,以父蔭累官駕部郎中,知撫州,移台州進少府監,權鹽鐵副使時也。彭城王諱景臻,字道邃,冀國公第九子,建炎二年追封,故稱‘先王’。俗子以為起居舍人彥遠之筆。不知彥遠乃忠遜之孫,翰林學士易之子,與彭城為再從叔姪。世次犁然,安得反有‘先王’之稱?”所辨良是。然此書末有錢世昭序1,謂:“叔父太尉,昭陵之甥。凡耳目之所接,事出一時,語流千載者,皆廣記而備言之。世昭敬請其説,得數萬言,敘而集之,名曰《錢氏私志》。”據此,則是書固非彥遠所為,亦非盡愐所纂。蓋愐嘗記所聞見,而世昭序而集之爾。序稱“叔父太尉”,則世昭愐之猶子也。《宋史》秦、魯國大長公主本傳,主為仁宗第十四女,以景祐五年封慶壽2,即是書中所云“錢某可尚慶壽公主”。而《通考》前列秦魯國大長公主適錢景臻,後列慶壽公主而不言所適,則以慶壽公主與秦、魯國大長公主分為二人。證以是書,與《宋史》相合,可知《通考》之誤。惟其以《五代史·吳越世家》及《歸田錄》貶斥錢氏之嫌,詆歐陽修甚力,似非公論。然其末自稱“皆報東門之役”,則亦不自諱其挾怨矣。
【彙訂】
1.“序”,殿本作“跋”,誤。
2.“景祐”,殿本作“延祐”,皆誤。《宋史》卷二四八《公主列傳》,應作仁宗第十女,嘉祐五年封慶壽。
龍川略志十卷别志八卷(内府藏本)
宋蘇轍撰。轍有《詩傳》,已著錄。案晁公武《讀書志》載《龍川略志》六卷,《别志》四卷。稱轍“元符二年夏,居循州。杜門閉目,追惟平昔,使其子遠書之於紙。凡四十事,其秋復紀四十七事。”此本《龍川略志》作十卷,《别志》作八卷。《略志》凡三十九事,較晁公武所記少一事。《别志》則四十八事,較晁公武所記又多一事。蓋商維濬刻本離析卷帙,已非其舊,又誤竄《略志》中一事入《别志》中1,並轍序所稱“十卷”之文亦維濬所追改也2。《略志》惟首尾兩卷紀雜事十四條,餘二十五條皆論朝政,蓋是非彼我之見,至謫居時猶不忘也。然惟記衆議之異同,而不似王安石、曾布諸《日錄》動輒歸怨於君父。此轍之所以為轍歟?《别志》所述,多耆舊之餘聞。朱子生平以程子之故,追修洛、蜀之舊怨,極不滿於二蘇。而所作《名臣言行錄》,引轍此《志》幾及其半。則其説信而有徵,亦可以見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略志》三十九則,《别志》五十一則。據傅增湘《校影宋本〈龍川略志〉、〈别志〉跋》附錄,宋本《略志》“與王介甫論青苗、鹽法鑄錢”為二則,故為四十事。宋本《别志》“丁謂逐李迪”與“王沂公傾丁謂”為一則、“章獻皇后崩”與“發章懿喪”、“元昊既叛”與“元昊久叛邊兵屢屈”、“元祐中蔡確坐弟碩事”與“秦州之禍”皆同,故為四十七事。並無誤竄。(曾棗莊、舒大剛等:《三蘇全書敘錄》;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2.“維濬”,殿本作“濬”。
後山談叢四卷(内府藏本)
宋陳師道撰。師道字無己,後山其别號也,彭城人。以薦為棣州教授,徽宗時官至祕書省正字。事蹟具《宋史·文苑傳》。陸游《老學菴筆記》頗疑此書之偽,又以為或其少時作1。然師道《後山集》前有其門人魏衍附記,稱:“《談叢》、《詩話》别自為卷”,則是書實出師道手。又第四卷中記蘇軾卒時太學諸生為飯僧。考軾卒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六月,師道亦以是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從祀南郊,感寒疾卒。則末年所作,非少年所作審矣。洪邁《容齋隨筆》議其載“吕許公惡韓、范、富”一條,“丁文簡陷蘇子美以撼杜祁公”一條,“丁晉公賂中使沮張乖厓”一條,“張乖厓買田宅自污”一條,皆爽其實。今考之良信。然邁稱其“筆力高簡,必傳於後世”,不云他人所贗託。邁去師道不遠,且其考證不草草,知陸游之言未免失之臆斷也。
【彙訂】
1.“時”,殿本脱,今本《老學菴筆記》無此語,唯《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跋後山居士詩話”條云:“《談叢》、《詩話》皆可疑,《談叢》尚恐少時所作,《詩話》決非也。”(李偉國校點:《後山談叢》)
孫公談圃三卷(内府藏本)
宋臨江劉延世錄所聞於孫升之語也。升字君孚,高郵人。元祐中官中書舍人,紹聖初謫汀州1。延世父時知長汀,得從升游,因錄為此書。升為元祐黨籍,多述時事。觀其記王安石見王雱冥中受報事,則不滿於安石。記蘇軾以司馬光薦將登政府,升言軾為翰林學士,其任已極,不可以加。如用文章為執政,則趙普、王旦、韓琦未嘗以文稱。王安石在翰林為稱職,及居相位,天下多事。若以軾為輔佐,願以安石為戒。又記軾試館職策題,論漢文帝、宣帝及仁宗、神宗。升率傅堯俞、王喦叟言,以文帝有弊,則仁宗不為無弊;以宣帝有失,則神宗不為無失。則又不滿於軾。記爭弔司馬光事,亦不滿程子。殆於黨籍之中,又自行一意者歟2?王楙《野客叢書》曰:“臨汀刊《孫公談圃》三卷,近時高沙用臨汀本復刊於郡齋。余得山陽吳氏建炎初錄本校之,多三段。其後二段,乃公之甥朱稕所記。並著於此,庶幾異時好事者取而附之卷末”云云。今考此本,亦無此三條。蓋楙雖有是説,而刊版迄未補入。謹據楙所錄增入卷末,成完書焉。(案,三段載《野客叢書》第五卷第十五條。)
【彙訂】
1.依《總目》體例,當補“事蹟具《宋史》本傳”。
2.孫升乃洛、蜀、朔三黨之朔黨中人。(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孔氏談苑四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舊本題宋孔平仲撰。平仲有《珩璜新論》,已著錄。是書多錄當時瑣事,而頗病叢雜。趙與峕《賓退錄》嘗駁其記吕夷節、張士遜事,謂以宰相押麻,不合當時體制,疑為不知典故者所為,必非孔氏真本。今考其所載,往往與他書相出入。如“梁灝八十二為狀元”一條,見於《遯齋閒覽》;“錢俶進寶帶”一條、“王禹玉上元應制”一條,見於《錢氏私志》;“宰相早朝上殿”一條,見於《王文正筆錄》;“上元燃燈”一條、“詔敕用黄殿”一條,見於《春明退朝錄》;“寇萊公守北門”一條,見於《國老談苑》。其書或在平仲前,或與平仲同時,似亦摭拾成編之一證。至於王雱才辨傲很,新法之行,雱實有力,而稱之為“不慧”,殊非事實。至張士遜死入地獄等事,尤誕幻無稽,不可為訓。與峕所論,未可謂之無因。姑以宋人舊本,存備參稽云爾。
畫墁錄一卷(内府藏本)
宋張舜民撰。舜民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人。中進士第,為襄樂令。累官龍圖閣待制1、知定州。坐元祜黨籍,謫商州。復集賢殿修撰,卒。事蹟具《宋史》本傳。舜民所著詩文名《畫墁集》,是書乃所作筆記,亦以“畫墁”為名。中多載宋時雜事,於《新唐書》、《五代史》均屢致不滿之詞。蓋各有所見,不足為異,其説不妨並存。至徐禧於永樂死事,朝廷贈卹之典,見於史册甚詳。而舜民乃云:“徐禧不知所歸,人無道者。或曰有人見之夏國,疑亦有之。”是直以禧為屈節偷生,殊為誣妄。舜民嘗從高遵裕西征,喜談兵事,殆因惡禧之失策,故醜其詞歟?其他載錄亦頗涉瑣屑。以一時典故,頗有藉以考見者,姑存以備宋人小説之一種云爾2。
【彙訂】
1.“待制”,殿本作“學士”,誤,據《宋史》卷三四七本傳。
2.“云爾”,殿本作“焉”。
甲申雜記一卷聞見近錄一卷隨手雜錄一卷(兩淮馬裕家藏本)1
並宋王鞏撰。鞏字定國,自號清虚先生,莘縣人。同平章事旦之孫,工部尚書素之子。嘗倅揚州,坐與蘇軾遊,謫監筠州鹽税,後官至宗正丞。所記雜事三卷,皆紀東都舊聞。《甲申雜記》凡四十二條,甲申者,徽宗崇寧三年也。故所記上起仁宗,下訖崇寧2,隨筆記載,不以時代為先後。《聞見近錄》凡一百四條,所記上起周世宗,下訖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為多。《隨手雜錄》凡三十三條,中惟周世宗事一條,南唐事一條,吳越事一條,餘皆宋事,止於英宗之初。二書事蹟在崇寧甲申前,而原本次《甲申雜記》後,蓋成書在後也3。卷末有其從曾孫從謹跋,稱先世著書散佚,隆興元年乃得此三編於向氏,鈔錄合為一帙。前有張邦基序,言得其本於張由儀,由儀則少從其父得於鞏家敝篋中。末題“甲寅五月”,為高宗紹興三年,蓋向氏之本又出於張氏。當時親傳手蹟,知確為鞏撰,非依託矣。三書皆閒涉神怪,稍近稗官,故列之“小説類”中。然而所記朝廷大事為多,一切賢姦進退,典故沿革,多為史傳所未詳,實非盡小説家言也。《甲申雜記》中李定稱蘇軾一條,費袞《梁谿漫志》駁其失實。今考袞謂軾詩自熙寧初始多論新法不便,至元豐二年有烏臺詩案,前後不過十年。定云二三十年所作,文字殊不相合。其説是也。至謂:“能記二三十年作文之因,則人皆能之,似不足為東坡道”,則其説未然。書中所載定語,乃云:“所作文字詩句引證經傳4,隨問即答,無一字差舛”。則是指其所引之書,非指其作詩之故。袞殆未審其語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附《甲申聞見二錄補遺》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甲申雜記》所記有大觀元年(1107)事,在甲申後三年。(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3.《聞見近錄》言及元祐末修玉牒事,則所記下至哲宗,而非神宗。又稱“自予罷丞,今十餘年”,應在崇寧三年甲申(1104)之前,其成書早於《甲申雜記》。《隨手雜錄》所記頗多英宗以後事。(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4.“所”,殿本脱,據《甲申雜記》原文。
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宋僧文瑩撰。文瑩字道温,錢唐人。《文獻通考》引晁公武《讀書志》以為吳僧,今案《讀書志》實無“吳”字,《通考》誤也。其書成於熙寧中,多記北宋雜事。以作於荆州之金鑾寺,故以“湘山”為名。《讀書志》作四卷,《通考》則《續錄》亦作三卷,皆與今本不同,未詳孰是。厲鶚《宋詩紀事》稱文瑩及識蘇舜欽,欲挽致於歐陽修,文瑩辭不往。今考《錄》中“歐陽公謫滁州”一條,稱:“文瑩頃持蘇子美書薦謁之,迨還吳蒙見送”云云,與鶚所言正相反。豈别據他説,未及考此書耶?《續錄》中“太宗即位”一條,李燾引入《長編》,啟千古之論端,程敏政《宋紀受終考》詆之尤力。然觀其始末,並無指斥逆節之事,特後人誤會其詞,致生疑竇。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為是書病也。吳幵《優古堂詩話》論其以陽郇伯妓人入道詩誤為陳彭年送申國長公主為尼詩1;朱翌《猗覺寮雜記》論其載“琴曲賀若”一條,誤賀若夷為賀若弼;姚寬《西溪叢語》論其記宋齊邱事失實。蓋考證偶疏,未為大失。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錄》論其載王欽若遇唐裴度事,小説習徑,亦不足深求。惟朱弁《曲洧舊聞》曰:“宇文大資言,文瑩嘗游丁晉公門,晉公遇之厚。《野錄》中凡記晉公事,多佐佑之。人無董狐之公,未有不為愛憎所奪者。然後世豈可盡欺哉2?”是則誠其一瑕耳。
【彙訂】
1.《優古堂詩話》全書皆抄自他書,託名吳幵,説詳卷一九五《優古堂詩話》條注。此條亦錄自《能改齋漫錄》。
2.“哉”,據《曲洧舊聞》卷四原文及殿本補。
玉壺野史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僧文瑩撰。據晁公武《讀書志》,文瑩《湘山野錄》作於熙寧中。此書則作於元豐中,在《野錄》之後。前有自序云:“收國初至熙寧閒文集數千卷,其閒神道、墓誌、行狀、實錄、奏議之類,輯其事成一家。”蓋與《野錄》相輔而行。玉壺者,其隱居之地也。《文獻通考》載文瑩《玉壺清話》十卷,諸書所引亦多作《玉壺清話》,此本獨作《野史》,疑後人所改題。然元人《南溪詩話》已引為《玉壺野史》,則其來已久矣1。若曹溶《學海類編》摘其中論詩之語,别名曰《玉壺詩話》,則杜撰無稽,非古人所有也。周必大《二老堂詩話》嘗駁其記王禹偁事之譌;趙與峕《賓退錄》亦詆其誤以梁固之弟為固之子;王楙《野客叢書》又摘其誤以龐籍對仁宗事為梁適,蓋不無傳聞失實者。然大致則多可考證云。
【彙訂】
1.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卷二一、卷二七所引均作《玉壺野史》,則宋孝宗時已有《野史》之稱。(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侯鯖錄八卷(内府藏本)1
宋趙令畤撰。令畤字德麟,燕王德昭元孫。元祐中簽書潁州公事。坐與蘇軾交通,罰金入黨籍。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是書採錄故事、詩話,頗為精贍。然如第五卷辨《傳奇》鶯鶯事凡數十條,每條綴之以詞,未免失之冶蕩。歐陽修以豔曲數闋被誣,釋文瑩著《湘山野錄》尚辨其枉。而令畤此書乃著其居汝陰時挾妓事2,載其詩於卷中,未免近誣3。朱翌《猗覺寮雜記》亦稱上元放燈增十七、十八兩夜,為建隆五年詔書以時和歲豐之故4,見《太祖實錄》、《三朝國史》諸書。令畤乃云錢氏納土進錢買兩夜,亦屬妄傳。翌又稱令畤雖因蘇軾入黨籍,而後附内侍譚稹以進,頗違清議5。此書乃稱:“余為元祐黨人牽復過陳,舉王叡《昭君怨》詩示張文潛,文潛云:‘此真先生所謂篤行而剛者’”云云,尤不免愧詞。然令畤所與遊處皆元祐勝流,諸所記錄多尚有典型,是固不以人廢言矣。
【彙訂】
1.此條底本置於下卷卷首,而以《東軒筆錄》條置於本卷之末,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汝陰”,殿本作“洄陰”,誤,據此書卷一原文。
3.當時風尚如此,未必即誣。(鍾克豪:《宋代小説考證》)
4.“為”,殿本作“乃”。據《猗覺寮雜記》卷下原文,“建隆五年”乃“乾德五年”之誤。
5.此所引朱翌語,不見於《猗覺寮雜記》。(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