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六


  宋 樂史 撰
  隴右道七
  西州廢
  西州交河郡今理交河縣本漢車師國之高昌壁也後漢書云車師國在車師城是後漢和帝永元三年班超定西域之後置戊巳校尉領兵五百人居車師前部即高昌璧也按後漢書昔漢武帝遣兵西討師旅頓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勢高厰人庶昌盛故立高昌疊疊有八城其實本中州人故以高昌為地之稱晉咸和中張駿于此立高昌郡後魏孝武時有闞爽者自為高昌太守至真君中為沮渠無諱所襲因據之至和平元年為蠕蠕所併蠕蠕以闞伯周為高昌王自此以後每有立者輒為人所殺其後立麯嘉為王傳國九代至智盛不循職貢唐貞觀十四年討平以其地置西州兼升為都護府仍立五縣開元中改為金山都護府天寶元年改為交河郡乾元元年復為西州
  元領縣四
  高昌 柳中 交河 蒲昌
  州境
  東西八百九十五里 南北四百八十五里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六千六百三十五里 東南至西京六千二百一十九里 東南至長安五千三百六十七里 東至伊州七百五十里 南三百六十里至荒過山又千餘里至吐蕃 西至焉耆鎮守軍七百一十里 北至北庭都護府四百五十里 東南經少海又渡磧至伊州一千三百里 西南至焉耆鎮七百一十里 西北至北庭輪臺縣五百四十四里東至伊州八百四十里
  戶
  唐天寶戶一萬九千
  風俗
  十道記要云都會未及于沙州繁富尤出于隴右蓋有漢官之遺風耳
  姓氏
  【闕】
  人物
  【闕】
  土產
  漢書云高昌之地饒漆蜜多葡萄香棗金鐵之類彼婦女以婆羅樹皮績白疊布尤好以充職供又有石鹽瑩淨如玉為枕貢之
  高昌縣十鄉本晉田地縣之地按輿地志云晉咸和二年置高昌郡立田地縣唐貞觀十四年改為高昌縣取漢疊以名縣 交河水西河自交河縣界流入 高昌璧按前漢西域傳云即車師後王國有新道通玉門關即戊巳校尉徐普欲開之道也
  柳中縣東四十四里四鄉漢舊縣晉廢并入田地縣唐貞觀十四年又析置 柳中路裴矩西域記云自高昌東南去瓜州一千三百里並沙磧之水草人西行四面茫茫道路不可凖記惟以六畜骸骨及駞馬糞為標驗以知道路若大雪即不能行兼有魑魅是以商客往來多取伊吾路又一路是縣東南行經大海之東又東南度磧入伊州界即裴矩所為伊吾路也
  交河縣西北八十里元三鄉本漢車師前王庭之地唐貞觀十四年置縣取界内交河以為名 天山在縣北一名祁連山 交河在縣北天山東南流入高昌縣蒲昌縣東北一百八十里二鄉唐貞觀十四年置于漢始昌故城取縣東蒲類海以為名蒲類海者胡人呼為婆悉海
  庭州
  庭州北庭府今理金蒲縣按其地雍州之域窮邊在流沙之西北前漢為烏孫舊壤地方五十里東與匈奴接畛宣帝時令校尉常惠統烏孫兵擊匈奴有功封長羅侯即徙居此地州東界有【闕】其人並山居訊其風俗是烏孫遺類當後漢時即為車師後王庭之地自此歷五代為突厥及部落居之以有武城俗謂之五城之地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征高昌於是西突厥屯兵于可汗浮圖城與高昌平二十年四月西突厥泥伏沙鉢羅葉護阿史那賀魯率衆内附乃置庭州處葉護部落長安二年改為北庭都護府又管瀚海天山伊吾三軍上元元年陷吐蕃
  元領縣三 今二
  後庭 蒲類 輪臺
  州境
  東西【闕】      南北【闕】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七千二百九十六里 南至【闕】
  東南至西京六千八百七十六里 東至長安二千二百五十六里 東至伊州界六百八十里 南至西州界四百五十里 西至碎葉突厥施庭三千六百八十里 北至堅坤帳約四千里 東南至伊州界九百八十里 西南至焉耆鎮守軍八百七十二里 西北至突騎三千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迴紇界一千七百里至迴紇衙帳三千里
  戶
  唐天寶戶二千二百二十六
  風俗
  其俗即龜兹國土俗重七月七日若中國之禁烟地連疎勒其王名阿厥手足各六指若產子非六指則棄之又有遮彌女神祠須人血以祀之
  人物
  【闕】
  土產
  地產駿馬緋氊安悉國有皂莢甚大食之尤美以邑西南近大荒有鼠能害人又有神樹花實如柰風吹之泠然可聽學道者以遠行必聽此樹音必有成而速還不爾則雖風無聲
  後庭縣二鄉即車師後王庭之地唐貞觀十四年置為金滿縣 天山在縣東北自伊州界連亘而至 蒲類海亦名婆悉海南注入伊州納職縣界
  輪臺縣西四百二十里四鄉與蒲類金滿二縣同置輪臺者取漢輪臺為名
  瀚海軍
  唐開元中盖嘉運在此置北庭都護府城内管鎮兵一萬二千人馬四千二百匹
  天山軍
  唐開元中置在伊州城内管鎮兵五千人馬五百匹在都護府南五百里
  伊吾軍
  唐開元中置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鎮兵三千人馬三百匹在北庭府東南七百里
  又有十六蕃州
  鹽治州都督府 鹽禄州都督府 隂山州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 元池州都督府 金滿州都督府咽麵州  哥係州  孤舒州  金附州東鹽州  西鹽州  迦瑟州  叱勒州輪臺州都護府  瑪勒州
  已上十六蕃州雜戎諸部落寄于北庭府界内無州縣戶口随地治畜牧
  安西大都護府
  安西大都護府本龜兹國也唐貞觀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置安西都護府治在西州顯慶二年蘇定方平賀魯分其地置濠池崑陵二都護府分其部落列置州縣于是西盡波斯國皆隸安西都護府仍移安西都護府于昌璧故地三年又移于龜兹國其舊安西府復為西州龍朔元年西域吐火羅欵塞乃於于闐波斯以東十六國皆置都護府州十八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仍立碑于吐火羅以志之其入西都護府東至焉耆鎮守軍八百里西至疎勒鎮守二千里南至于闐二千里東北至北庭府二千里南至吐蕃八百里北至突騎施界鴈沙川一千里咸享元年四月吐蕃陷安西都護府至長夀二年收之復安西四鎮依前于龜兹國置安西都護府至德之後河西隴右戍兵皆徵集收復兩京上元元年河西軍鎮多為吐蕃所陷有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西安府二鎮與沙陁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建中元年元忠昕遣使間道奏事德宗許之以元忠為北庭都護其後吐蕃急攻沙陀回鶻部落北庭安西無援貞元三年竟陷吐蕃
  四至八到
  東南至東京七千四百五十五里 東南至西京七千三百四十二里 東南至長安六千二百七十里
  正南與于闐城守捉南北相當隔擊館河約八百餘里正西至撥換五百六十里自撥換西南至據史德城四百里自據史德城西南至踈勒鎮城五百八十里其踈勒城北至安西都護府一千五百四十里又從撥換西北二百里至大石又西北經拔達嶺傍熱海西又西北至碎葉城約一千四百里又從撥換正南渡思渾河又東南經崑岡三乂等守戍一十五日程至于闐大城約千餘里
  四鎮屬安西都護府所統
  龜兹都督府本龜兹國其王姓曰國人總姓曰國王及大首領相承不絶他姓不得居之理白山之南去瓜州三千里勝兵數千唐貞觀二十二年阿史羅杜尒破之虜龜兹王而還乃于其地置都督府領番州九至顯慶三年破賀魯仍自西州移安西府置於龜兹故城毗沙都督府本于闐國在葱嶺北二百里勝兵數千俗多機巧其王伏闇信唐開元二十二年入朝上元二年正月置毗沙都督府初管番州五上元三年分為十在安西都護府西南二千里
  踈勒都督府本踈勒國在白山之南勝兵二千去瓜州四千六百里唐貞觀九年遣使朝貢自是不絶上元中置踈勒都督府在安西郡都督府西南二千里
  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其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役于西突厥俗有魚鱉之利唐貞觀十八年郭孝恪平之由是臣屬上元中置都督府處之其部落無蕃州在安西都護府東百十里
  西域十六都督州府唐龍朔元年西域諸國遣使求内屬乃分置十六都督統州府八十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皆屬安西都護府仍於吐火羅國立碑以紀
  月氐都督府於吐火羅國所治撥換城置以其王葉護領之於其部内分置二十四州都督統之
  太汗都督府於嚈噠部落所治活路城置以其王太汗領之仍分其部置十五州
  條支都督府於訶達羅支國所治伏寶瑟鎮城置以其王領之仍於其部分置八州
  大馬都督府於鮮蘇國所治數滿城置以其王領之仍分其部置三州
  高附都督府於骨咄施國所治沃沙城置以其王領之仍分其部置二州
  修鮮都督府於罽賓國所治遏紇城置以其王領之仍分其部置十一州
  鴈鳳都督府于失苑延國所治伏戾城置以其王領之仍分其部置四州
  悦般都督府于石汗那國所治艷城置以其王領之仍于其部置雙靡州
  奇沙國都護特健國所治遏密城置仍分其部置沛薄大秦二州
  和默州於怛沒國所治怛城置仍分置栗弋州
  旅州於烏拉喝國所治摩竭城置
  崑墟州於護密多國所治低寶那城置
  至杖州於俱密國所治措瑟城置
  鳥飛州於護密多國所置治摸庭城置
  王庭州於久越得健國所治步帥城置
  波斯都督府於波斯國所治疾陵城置
  右西域諸國分置覊縻州軍府皆屬安西都護統攝自天寶十四載已前朝貢不絶今於西安府事末紀之以表寰宇之志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