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八


  宋 樂史 撰
  劒南西道七
  茂州
  茂州通化郡今理汶山縣禹貢梁州之域禹貢曰岷山導江發跡於此本冉䮾之國漢以為郡史記曰南越破後冉䮾等皆震恐請臣漢武帝元鼎六年以冉䮾為汶山郡華陽國志宣帝地節元年武都白馬羌反使駱武平定之因慰勞汶山吏及百姓謂武自訟一歲再度更賦至重邊人貧苦無以供給求省部郡建以來四十五年矣武以狀上遂省汶山郡復置都尉今州即漢蜀州汶江縣後漢至齊皆因之梁普通三年置繩州取桃關之路以繩為橋因作州稱後周武帝改為汶州取汶水為名并置汶山郡隋開皇五年改汶州為蜀州六年又改為會州取西夷交會為名煬帝初州廢改置汶山郡唐武德元年改為會州領汶山北汶川左封通化翼斜交州翼水九縣其年割翼斜左封翼水三縣置翼州以交州屬松州三年置總管府管會翼二州四年改為南會州七年改為都督府督南會翼向維塗冉穹炎徹莋十州貞觀八年改為茂州以郡界茂濕山為名仍置石泉縣天寶元年改為通化乾元元年復為茂州按後漢書冉隴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頗知書而法置嚴重今領三縣自古至並無兩税
  元領縣四 今三
  汶山 汶川 石泉
  一縣舊廢
  通化
  州境
  東西二百里 南北二百四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四百二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里南取蜀路至西京三千五百五十三里 東北取
  臨翼交州兩郡至長安二千一百四十里 東至錦州四百里 南至彭州三百里 西至維州二百二十里 北至翼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漢州綿竹縣當管汶川汶山二縣界馬 山二十八里 東南至成都府四百七十里 西南至縻塗州三百七十一里 西北至吐蕃栖鷄城下 東北至龍州四百九十里
  戶
  唐開元戶二千五百皇朝戶主二百七十三客戶五十三部落戶八百二十九
  風俗
  此一州本羌戎之人好弓馬以勇悍相尚詩禮之訓闕如也貧下者冬則避寒入蜀傭賃自食故蜀人謂之作氐人物無
  土產
  麝香 麝臍 五味子 馬牙硝 乾酪密 升麻馬
  九州要記云汶山郡有【闕】鹿又有五角牛又旄牛無角一曰童牛肉重千斤
  汶山縣舊五鄉今三鄉本漢汶江縣属蜀郡故城今在縣北二里舊冉䮾地晉置廣陽縣属汶山郡在西北五百五十里晉末廢今不詳其處所又立廣陽縣於石鏡山南六十里至廣陽即今縣也後周為汶州置汶山縣岷山王羲之與謝安書曰周益州書述蜀中山川如
  岷山夏舍霜雪校之所聞崑崙之仲也華陽國志岷山一曰沃焦山安鄉山直上六里汶嶺之最高者遇大雪開泮望見成都岷山一名鴻濛即隴山之南首故稱隴蜀也 龍泉山在縣南四十八里山下有秋水號曰青池一曰龍池時或水旱民禱必應若放牝馬於其側多生駿駒 鶯門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多鶯栖故名 襄陽山州郡志云汶山郡有襄陽山 巨人山在縣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立面南玄宗幸蜀時石人背立勅令鞭之一百下有九池俗傳是九龍池 五味山在縣東十八里山出五味子因而名之
  汶川縣南北里並是閣道舊四鄉今三鄉本漢綿虒縣地晉置汶川州於此周武保定四年移汶川州於廣陽縣州廢置汶川縣以汶川水為縣名 玉壘山在縣北三里又有玉壘坂其下汶水所經焉蜀謂之玉輪江細村在縣一百四十里郡國志云細村禹生於石細按十道録云細是秦州地名未詳孰是 石室冉䮾夷人所造者十餘丈山巖之間往往有之 故桃關關在縣南入蠻界公和之路俱從於此有繩橋方渡 七盤山在縣北三十里有七盤路
  石泉縣東一百二十里並是濶道今二鄉本漢之汶江縣地唐貞觀八年置石泉縣 廢通化縣在州西南一百六十里本漢汶江縣地属蜀後周寶定四年置石門鎭隋開皇六年以近白狗生羌於金川鎮置金川縣十八年改為通化縣 蜀山史記黄帝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蓋此山也
  茂州都督府覊縻十州維翼二州後進為正州相次為正者七今附於此其六州並廢惟維州現在翼州
  翼州臨翼郡今理衛山縣秦之土地與益州同二漢猶為蜀郡至齊梁以上土地同属茂州後以其地屬清江郡又以其地併歸茂州唐武德元年分置翼州取郡南翼水為名六年自左封移州治於翼斜咸亨三年置都督府移就悉州城内上元二年罷都督移還舊治天寶元年改為臨翼乾元元年復為翼州
  元領縣四
  衛山 翼水 鷄川 昭德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西京二千九百四十里 東北至長安二千八十里 東至茂州石泉縣八十六里 南至茂州一百二十里 西至悉州一百九十里 北至松州一百八十里 東至茂州二百里 西南至悉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茂州利溪山八十里 東北至松州交州縣八十里
  戶
  開元戶一千
  風俗
  與茂州同
  人物無
  土產
  當歸 羌活
  衛山縣本漢蠶陵縣地属蜀郡故城在縣西有蠶陵山隋改為翼斜縣治七頃城唐貞觀十七年移理七里溪天寶元年改為衛山縣
  翼水縣南六十里二鄉本漢蠶陵縣地属蜀郡隋初置翼水縣取縣西南翼河為名
  峩和縣北六十里二鄉此邑見貞元十道録云又按通典有鷄川昭德二縣唐書云開生獠新置即不述年月
  維州
  維州維州今理薛城縣唐武德七年白狗羌降附乃於姜維故城置維州領金川定亷二縣貞觀元年羌叛州縣俱罷二年生羌首領董屈占者請吏復立維州移治於姜維城東始属茂州為覊縻州麟德二年進為正州尋羌叛復除為覊縻州垂拱三年又為正州天寶元年改為維州郡乾元元年復為維州上元之後河西隴右州縣皆䧟吐蕃贊普更欲圖蜀州累急攻維州不下乃以婦人嫁維州門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内應城遂䧟吐蕃得之號為憂城累入兵寇擾西川韋皋在蜀二十年收復不遂至大中朱神悰鎮蜀維州首領方附復隸西川
  元領縣三 今二
  寶寜舊名薛城 通化舊名小封
  一縣割出
  定亷割屬保州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新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九百八十里 東北至西京三千五百六十三里 東至茂州汶川縣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奉川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黎州蕃界四百
  里 北至茂州界二百里 東南至雅州界六百里西南至黎蕃界六百里 東北至黎州石鼓縣二里西北至茂州隴界二百四十里
  舊四至八到
  東北取成都府路至長安二千七百十四里 東至覊縻塗州二百三十里 南至當州界二百六十里南至悉州界二百三十二里 北至翼州界九十三里 東南至吐蕃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白狗嶺六十三里 西北至羅厥橋一百三十三里 東至茂州二百二十里
  戶
  開元戶八萬一千一百七十九皇朝管漢税戶五十四蕃戶税戶九百蕃客戶五千六百九十四風俗
  衣褐羊皮輅婦人多帶金花串以瑟瑟而穿懸珠為飾土產
  魚虎有舌口如棘能食魚
  保寜縣元三鄉漢以前本徼外羌冉䮾之别種蜀地志劉禪時蜀將姜維馬忠督將軍張嶷北討汶山叛羌即此地今州城即姜維故壘也隋開皇四年討叛羌於其地置薛城戍大業十三年没於羌唐武德七年白狗羌莤鄧賢佐内附乃於姜維壘置維州領金川定亷二縣貞觀元年賢佐叛罷郡縣三年小左封生羌莤董屈占等舉族表請置吏因復置維州及二縣薛城在州治西南二百步偽蜀永平二年改為保寜縣 姜維山姜維昔日屯軍於此山 定亷山在縣東十里定亷水鹽溪皆出其陽 鹽溪村貞觀中置塩溪縣尋廢此村有塩溪民得採漉
  通化縣西三十里舊三鄉今一鄉本唐咸亨二年刺史董弁招慰生羌置小封縣在西蕃通鶴軍垂拱二年城為北蕃所没今置在威戎軍西去州一百三十里見管夷人四十戶
  塗州唐武德元年臨塗羌歸附置塗州領臨塗端源漢覽三縣貞觀二年州縣俱省二年又分茂州之端源茂置塗州在長安西南二千六百八十九里
  元領縣三
  端源 臨塗 悉隣 三縣與州同置
  領戶三千三百三十四 口四千二百六十二
  炎州唐貞觀五年生羌歸附置西封州八年改為炎州長安西南三千三百七十六里
  元領縣三
  大封 慕仙 義川
  領戶五千七百
  徹州唐貞觀五年西羌首領董州貞歸化置長安西南三千四十八里
  領縣三
  文徹 俄耳 文進
  領戶三千三百
  向州唐貞觀五年生羌歸化置長安西南三千三百八十九里
  領縣二
  具左 向二
  領戶一千六百二口三千八百九十八
  冉州本徼外歛才羌地唐貞觀六年置西冉州九年去西字長安西南二千七百三十九里
  領縣四
  冉山 磨山 玉溪 金水
  領戶一千三百七十
  穹州唐貞觀五年生羌歸附置西博州八年改為穹州長安西南三千二百六十九里
  領縣五
  小川 胤當 璧川 當博 恭耳
  領戶三千四百三十六
  作州唐貞觀七年白狗羌降附置西恭州八年改為笮州長安西南二千九百四十五里
  領縣三
  遂都 勸亭 北思
  戶口無
  右九州皆屬茂州都督永徽後又析為三十一州今不録其餘

  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