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六


  宋 樂史 撰
  河東道七
  蒲州
  蒲州河東郡今理河東縣禹貢冀州之域史記謂畢為實沈晋之分自畢十二度至井十五度觜參晉魏益州之分漢蒲坂縣地屬河東郡本堯舜所都州初為虞魏耿楊芮之地春秋晉獻公㓕魏以地賜畢萬十代之後至文侯都方列為諸侯文侯與韓趙同列武侯十一年與韓趙三分晉地洎戰國時即魏地故三晉記云魏壽餘偽以魏叛士會旣濟而譟而今蒲津是也又史記云惠王三十一年秦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至大梁秦并天下為河東郡地漢高元年項羽封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今晉州二年豹降從漢王在滎陽謁歸侍親疾至則絶河津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地九月韓信虜豹定魏地復置河東郡兩漢不改至魏少帝正始八年分河東之汾北置平陽郡晉亦如之後魏初於河東郡置雍州延和元年改雍州為秦州後周明帝改秦州為蒲因取蒲坂為名仍領郡隋初罷郡大業三年又廢州復改為河東郡唐武德元年罷郡置蒲州置桑泉縣領河東桑泉猗氏虞鄉四縣二年置蒲州總管府管蒲虞秦絳邵澮六州三年移蒲治河東縣仍舊總管府其年置温泉縣九年又置都督府管蒲虞芮邵秦五州仍省温泉縣其年罷都督府貞觀八年割虢州之永樂來屬十年以廢虞州之安邑解縣廢秦州之汾隂來屬開元九年改為河中府外為中都時麗正殿學士韓臯上疏陳其不可兩都舊制分官衆多費耗用度尚以為當損况更建中都乎昔漢帝感鍾離之言息幸德陽之殿趙王採續咸之諫止造鄴都之宫臣請下明詔罷中都則天下幸甚至七月詔停復為州又以陜鄭汴懷魏為六雄十二年升為四輔天寶元年改為河中郡乾元元年復為蒲州三年又改為河中府大歷中元載為相又上建中都議曰自古建大功者未嘗不用天因地故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臣等考天地之心本聖人之意驗古往之事切當今之務則莫若建河中為中都隸陜虢晉絳汾潞儀石慈隰等十城為藩衛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註】羊腸在潞州壺關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底柱之險孟門之限【註】孟門在慈州文城縣西南二十六里即龍門上口○以轘轅為襟帶以關中為表裡婁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推是而言之則建中都將欲固長安非欲外之也將欲安成周非欲捨之也將欲外制邊疆非欲懼之也將欲定天下非欲弱之也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勢壯關河之氣色每歲白露旣降涼風已高陛下據金城湯池内綏華夏發信臣驍將外馭戎翟出於仲秋還於農隙有漕運泛舟之便無登履途遠之虞不傷財不害人得養威而時狩如此則國有保安之所家無係累之憂矣疏奏不省初代宗自幸陜之後每歲八九月間京師恟恟常懼戎翟復至雖將相之家皆理儲糗為行李之備載知人情不安遂獻此疏冀因置制竊有兵權議亦博盡當時利害然代宗探見載意議故不行皇朝為護國軍節度
  元領縣十一 今九
  河東 河西 虞鄉 臨晉 寶鼎 猗氏 永樂龍門 萬泉【註】龍門萬泉自絳州割到
  二縣割出
  解縣 安邑【註】二縣入解州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九百三十六里 東至西京五百八十五里 西至長安三百二十五里 東至絳州三百七十里 南至虢州一百七十八里 西至同州八十一里 北至絳州八十一里 東北至絳州取桐鄉路二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華州一百四十七里東南至陜州二百四十五里 西北至同州韓城縣一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七萬二百七皇朝管戶主二萬一千八百八十八客三千五百九十三
  風俗
  漢書地理志云其俗剛強多豪傑尚侵奪薄恩禮好生分博物志云有山澤近鹽沃土之人不才漢興少有名人衣冠大族三代皆衰絶通典云山西土瘦其人儉勤而河東魏晉已降文學盛興始自魏封樂侯杜畿為河東守開置學官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自後河東特多儒者然市閭之間習於成法
  姓氏
  河東郡九姓 裴 柳 薛 費 呂 滿 聶茹 亷
  人物
  霍光河東平陽人父仲儒給事平陽侯家通侍者衛少兒生去病歸家取婦生光少兒女弟子夫得幸武帝為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張敞河東平陽人為婦盡眉長安中傳張京兆眉 王喬河東人為葉縣令 焦先河東人皇甫謐曰焦先者棄榮味釋衣裳離室宅絶親閉口不言曠然以天地為棟宇羲皇以來一人而已 關羽河東解人也 裴寂蒲州桑泉人唐起義功臣 薛收蒲州汾隂人隋内史侍郎道衡之子為文學館學士收之子元超相高宗元超從子稷相睿宗 唐張嘉貞蒲州猗氏人子延賞孫弘靖三代為相 楊國忠蒲州永樂人 張廵蒲州河東縣人 柳宗元河東人柳州刺史時人呼為柳柳州
  土產
  有鹽鐵之饒 竹扉 經紙 氊毯 五味子 天蒸棗 藺蓆 麻布 綿絹
  河東縣舊十三鄉今五鄉即漢蒲坂縣地屬河東郡春秋秦晉戰於河曲即其地後魏移郡於縣理隋開皇三年罷郡十六年移蒲坂縣於城東仍於今理置河東縣大業二年省蒲坂縣入河東 三山在縣南三十里即舜耕歷山是禹貢謂壺口雷首至於太岳壺口山在慈州太岳在晉州雷首在河東界此山有九名謂歷山首山薄山襄山甘棗山渠猪山獨頭山陑山等之名又湯伐桀升自陑注陑在河州之南地 三輅山郡國志云三輅山北曰大輅西曰小輅東曰荀輅 長郡即蒲坂也在縣東二里漢志始皇東廵見長坂即此也其原出龍骨又北五十三里有朔坂即漢水所經西南入海堯山在縣南二十八里注水經云河東有堯山上有堯城即堯所理處 風陵堆山在縣南五十里與潼關相對有風陵城在其上 中條山經邑界 首陽山即在雷首山南阜也昔夷齊守節於首陽 虞坂一名吳坂在虞城北二十三里 蒲津關在縣西二里亦子路問津之所後魏太祖西征馬超韓遂夜渡蒲即此也後魏大統四年造舟為梁九年築城亦關河之巨津 媯妠水源出縣南三十里首山此二泉南流者曰媯北流者曰妠異源同歸渾流西注而入於河即釐降二女之所今有舜祠存焉即後周宇文護所造 涑水冀州地圖云東從絳都界入至長陽城南為陂水經云涑水出河東縣雷首山一名雷水經桑泉界 鐵牛開元十二年於河東縣開東西澗各造鐵牛四鐵人十其牛下並鐵柱連腹入地尺餘并前後鐵鑄人六橋跨河至今存故陶城在縣北三十里史記謂舜陶於河濱即此是皇甫謐以為在定陶不在此 覊馬故城在縣南三十六里郡國志云今謂此涉州即左傳謂剪我覊馬 蒲坂故城郡國記云州南二里有蒲坂城舊地理志書相傳曰漢蒲坂城即今郡所理大城後人增築大河在其西雷首山在其南後魏太武帝神䴥元年自安邑移郡於此城 涑水故城在縣東北二十六里左傳曰晉侯使呂相絶秦曰伐我涑川 風陵故關一名風陵津在縣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韓遂自潼關北渡即在此處也舜祠在州理城中唐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以時灑掃伯夷叔齊祠在縣北三十五里 二妃陵帝舜二妃之陵也在縣東十一里俗謂娥皇女英陵 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南唐貞觀十一年詔禁樵蘇 伯樂墓在縣南四十里又濟定陶亦有伯樂塜未詳孰是河西縣西四里舊八鄉今三鄉本同州舊朝邑縣之地唐上元元年以朝邑之地置河西縣屬蒲州至大歷三年同州復置朝邑縣仍析朝邑五鄉割河東三鄉依舊為河西縣貞觀七年河中尹渾瑊奏於古安遠府城内置縣理縣境東西十四里 蒲津關在縣東二里通西北鄜延銀夏之路 河瀆廟在縣正西北外一里虞鄉縣東七十里舊十二鄉今四鄉本漢解縣地屬河東郡周明帝廢南解縣别置綏化郡今縣西北三十里綏化故城是也至保定元年改綏化為虞鄉復屬河東周末置解縣於虞鄉城東於解縣西五十里别置虞鄉即此邑也 壇道山在城西南十三里一名百梯山山海經云虞鄉有梯山山上有帝臺之漿也今山下有水潛出停而不流俗謂之盎漿其頂方平如壇多產良藥百梯方可升故曰百梯山南有投龍穴莫測深淺 白陘山在縣東五十里 洗馬泉在縣東二里 石碓山在縣東二十四里 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左傳謂秦伯涉河焚舟取王官又曰晉侯使呂相絶秦曰俘我王官 解州故城左縣東三十里左氏傳云晉惠返國許秦解梁 綏化故城後魏綏化郡及綏化縣所理也在縣西北三十里周廢 方山祠在縣西二十里 五老仙人祠在縣西一十七里
  臨晉縣東北七十里舊十二鄉今六鄉本漢解縣地按漢縣在今縣東南十八里故解城是也後魏改為北解縣周省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於今理改為臨晉三嶷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三山鼎足因名焉 河水北自汾陽縣界流入經縣西四十里入河東縣界 涑水東自猗氏縣界流入在縣東二十三里 故桑泉縣城在縣東一十三里左傳曰重耳圍令狐入桑泉注曰桑泉在河東解縣西謂此也 故解城在春秋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地也後魏改為北解縣周省廢城在今縣東一十八里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内及解梁城注曰河東解縣也 瀵水源出縣西三十八里爾雅謂瀵水出尾下郭注今河東汾隂有水口如車輪沸湧其深無限與河合 故司空裴寂墓在縣東北十七里墓碑即秘書虞世南之文率更令歐陽詢書
  寶鼎縣北一百一十里舊八鄉今五鄉古綸地在夏為少康之邑漢為汾隂縣屬河東河水南流過縣故曰汾隂高帝封周昌為侯即此地也今縣北九里汾隂故城是也後漢至晉不改劉元海省汾隂入蒲坂縣後魏大和十一年復置汾隂縣於後土城周武帝又移於殷湯古地復置汾隂郡以汾隂縣屬之隋開皇三年廢汾隂縣屬蒲州大業三年罷蒲州縣改屬河東郡義寧元年改汾隂郡為泰州移泰州理龍門縣又屬焉唐貞觀十七年廢泰州屬蒲州開元十一年改為寶鼎縣 黄河北自龍門縣界流在縣北一十一里又西入臨晉縣界趙簡子沉佞臣欒激曰吾常好聲色而激致之吾嘗好臺榭而激為之吾嘗好良馬而激求之吾好士六年矣而激未嘗進一人是長吾過而出吾善也遂沉之 汾水自龍門縣界東際汾隂堆去縣三十五里 后土祠在漢汾隂故城西北一十一里漢武帝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於汾隂睢丘之上成帝建始三年復汾隂后土祠如故綏和二年復徙於長安北郊哀帝建平三年復徙於汾隂平帝時復徙長安北郊唐元宗開元十年幸之親祀兼建碑及御製文及書 萬歲宫在縣九里漢宫也宣帝神爵元年幸萬歲宫神魚舞河殷湯陵在縣北四十三里後魏太和中有縣人張恩破陵求貨先有石弩以銅為鏁盗開埏門矢發中三人皆斃恩更為他計卒取得墓中物其物多是鐘磬及諸樂器再得其銘恩恐人知以銘投之汾水後事洩為主司所理乃於水取得其銘銘曰我死後二千年終困由是執事不復深加其罪劉向云湯葬地蓋不没其處也黄澤左傳文公六年晉改蒐於黄即此與絳州聞喜縣接界 古北鄉城在縣北三十一里汾隂北鄉城即採桑津也
  猗氏縣東北一十里舊九鄉今六鄉古為郇國之地本漢舊縣史記云猗頓以鹽起孔叢子曰猗頓魯之窮士陶朱教畜五㹀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地理志猗氏屬河東郡在今縣南二十里猗氏故城是也後漢及晉不改西晉恭帝二年改猗氏為桑泉縣周明帝復改桑泉縣為猗氏縣屬汾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蒲州 涑川自安邑縣界流入經縣南六里又西南入臨晉縣界 故郇城在縣西南四里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謂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即平陽絳邑縣也杜註郇瑕古國名河東解縣西北有郇城 令狐城左傳曰晉文公從秦返國濟河圍令狐即此城在縣西十五里又有刳首梁在令狐西三十里 龍門山連亘邑界永樂縣南九十里舊六鄉今十鄉本漢河北縣地後周武成二年改河北縣為永樂縣保定二年省以地屬芮城唐武德元年分芮城縣置於今理東北二里永固堡以屬芮州七年移於今理九年改屬鼎州貞觀八年改屬蒲州 郎山隋圖經云永樂郎山漢武戾太子以巫蠱事出奔其子遁於此山因名郎山君祠下有郎山君之次子觸峰將軍廟 中條山在縣北三十里 黄河在縣南二里 渠猪水一名蓼水今名百丈澗源出縣北中條山山海經渠猪之水南流注於河是也 河水西自河東縣界流入經縣南二里又東入芮城縣界永樂澗水源出縣北中條山經縣東二里又南入河五老山在縣東北十三里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飛為流星上昇因號
  龍門縣北一百九十八里舊十鄉今八鄉古耿國殷王祖邑所都晉獻公㓕之以賜趙夙秦置為皮氏縣漢屬河東郡按皮氏縣在今縣西一里八十步古皮氏城是也後漢屬郡不改魏屬平陽晉不改後魏太武改皮氏為龍門以山為名屬北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絳州十六年割屬蒲州武德三年屬秦州貞觀十七年州廢隸絳州大順二年與玉泉割屬蒲州 汾水東自稷山縣界流入北去縣五里又南入汾隂縣界漢武帝行幸河東作秋風辭曰泛樓船兮濟汾河横中流兮揚素波即此水也 故耿城在縣南十二里古耿國也伏龍源在縣西南十八里 黄河北自慈州太寜縣界流入去縣二十五里即龍門口也禹貢曰浮于積石至于龍門注曰龍門山在河之西界水經云大禹導河積石疏决龍門即斯處也魏風土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大禹所鑿通其河廣八十步巖際䥴迹遺功尚存慎子曰河水之下其流駃竹箭駟馬追之不能淮南子曰禹沐淫雨櫛疾風鑿龍門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陸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不得上則腮龍門水經注云爾雅云鱣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溲龍門得渡為龍否則點額而還十六國春秋左賢王豹妻呼延氏祈子於龍門有白魚至於祭所其夜夢見魚化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鷄子授呼延曰日精服之生貴子以是十三月而生劉元海 蜚亷故城在縣南七里史記曰蜚亷生惡來飛亷善走惡來多力父子俱事紂王武王伐紂殺之 龍門關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大禹祠在縣西二十五里魏風土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上有禹廟隋末摧毁唐貞觀九年奉勅更令修理 唐高祖廟在禹廟南絶頂上盡作行幸儀衛之像蓋義寧初義旗至此也 故萬春縣唐武德五年割龍門縣屬秦州貞觀十七年廢泰州地入龍門縣
  萬泉縣東一百五十里舊十五鄉今十一鄉本漢汾隂縣地屬河東郡後漢及魏晉不改前趙劉元海時廢後魏孝文帝又於后土城置汾隂縣北一里故后土城是也又薛通城者後魏道武天錫元年赫連勃勃僭號夏州東侵河外於時有縣人薛通率宗族千餘家西去汾隂縣城八十里築城自固因名唐武德三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隂龍門等五縣於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屬泰州以縣東谷中有井泉百餘區因名萬泉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屬絳州大順二年來屬 介山一名孤山在縣南一里晉太康地記曰晉文公臣介之推從文公逃難返國賞不及怨而匿此山文公求之推不出乃封三百里之地又號為介山今按介之推所隱乃綿山也文公封以為介推田因號其山為介山杜注曰在西河介休縣言在此非也
  解州
  解州解郡今理解縣本蒲州解縣唐天授二年析虞鄉所置也即夏桀鳴條之野蚩尤之封域有鹽池之利漢乾祐元年蒲帥李守貞反榷鹽置使鄭元昭奏請於解縣置解州以捍凶渠於是授鄭元昭為刺史仍割蒲之安邑絳之聞喜與解縣為三邑以屬焉
  元領縣三
  解縣 安邑 聞喜
  州境
  東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至東京七百一十五里 東至西京三百八十五里 西至長安三百七十里 東至河中府一百里南至虢州九十四里 北至河中府猗氏縣界三十
  里 東南至陜府七十里經中條山白徑嶺路過不通人馬 北至陜府經安邑縣南過上柳谷山路至陜府一百三十五里 西南至陜府芮城縣界二十一里 東北至絳州一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河中府虞鄉界三十里
  戶
  皇朝戶主七千二百五十客一千四百七十七風俗
  按左傳曰吳公子札觀樂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今民有上古之風則唐堯之風俗也
  土產
  升麻 黄芩 瓜蔞根
  解縣舊四鄉今二鄉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後漢及晉不改後魏改解縣為北解縣屬綏化郡周省按此前解縣在今臨晉縣界隋文帝開皇十六年於此置解縣屬蒲州大業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縣於廢縣理即今縣理是也唐武德元年改虞鄉縣為解縣屬虞州因漢舊名也仍於蒲州界别置虞鄉貞觀十七年廢虞州縣屬河中府皇朝属解州 中條山在縣南卄里 壇道山經縣界 鹽池在縣東五里春秋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鹽杜預曰鹽池也地志云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說文曰鹽鹽池其池東西長五十一里南北廣六里周迴一百四十四里按穆天子傳至于鹽池是也呂忱云河東鹽池謂之鹽水出石鹽自能成印朝取夕復終無減損但廣狹深淺古今不同蓋以年代久遠所以盈縮不一 女鹽池在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土人引水沃畦水耗土自成鹽味小苦不及縣東大鹽池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則不生今大池與安邑總謂之兩池官置使以領之元和時每歲收利一百六十萬貫 熨斗陂在縣西二十里後魏正始三年穿以停舡今廢陂似熨斗 通路自縣東南踰中條山出白陘趣陜州之道也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曰白陘嶺焉盎漿在縣南一十五里壇道山東嶺上一名鍾山水澄渟為池呼為天池上有盎漿山山海經云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甚寒而清謂之帝臺之漿郭璞注云今河東解縣南壇道山有水泉出渟而不流即今現在 明公神在縣東南八里故老傳昔有女在中條山得道今名其處曰聖女崖亦名玉女溪後有劉明於此學道後人為明立祠因名焉今其碑尚存文曰維漢安二年按漢安即後漢順帝之年號也
  安邑縣西南四十五里元管四鄉本漢冀州之域帝王世紀堯以二女妻舜為築宫室封之於虞故尚書云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即此也三代以降為晉之境漢書地理志云河東土地平衍有鹽鐵之饒晉太康地記云舜受禪安邑或云蒲坂又帝王世紀禹或營安邑即虞夏之兩都也魏義寧元年置安邑郡唐武德元年廢置虞州貞觀十七年又廢虞州縣隸河東郡今虞邑縣東三里即廢州之地也 龍池宫在縣東南一十八里唐開元八年置傍有龍池水流入鹽池因以為名今古跡微存 塩宗廟在縣東南十里按呂忱云宿沙氏煮海謂之鹽宗尊之也以其滋潤生人可得置祠 分雲神祠在縣西南四十里中條之隂特標諸峰山頂出雲東西分散遂號分雲又有風谷每風出吹沙飛石樹木皆摧俗謂之鹽南風其祠見存 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其山西連華嶽東接太行山有路名曰虞坂周武王封吳泰伯之弟仲雍之後虞仲於夏墟因虞為稱謂之虞坂昔騏驥駕鹽車即此坂也春秋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即此路稷山在縣東北六十七里尚書舜典帝曰棄黎民阻
  饑汝后稷播時百穀孔安國曰棄后稷也按左氏傳宣公十五年晉侯理兵於稷杜預曰河東聞喜縣西有稷山是也山海經云其山多錫舊名玉山后稷播時百穀於此遂以名山東自陜府夏縣界經縣十二里 玉鉤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其山東西一十里勢如玉鉤因此為名 涑水在縣東北三十四里春秋晉侯使呂相絶秦曰伐我涑川注涑水河東聞喜縣西南流至蒲坂入黄河是也水經云涑水出河東聞喜縣界 藜葭谷謂之葦谷其水東自陜府夏縣界來經縣四十里西入河中府界 銀谷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中條山下隋開皇十九年於此置鹽治 司鹽城在縣西二十里 蚩尤城在縣南一十八里管子記曰雍孤之山出金蚩尤愛之以為劔戟史記曰黄帝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按皇覽冢墓記曰蚩尤冢在東平郡夀張縣墳高七丈常十月祀之冢上有赤氣如一疋紅練人謂之蚩尤旗其肩髀冢在山陽郡鉅野縣與身異處故别葬之孔子三朝紀云蚩尤庶人之貪者而有喜怒故惡名歸之其城今摧毁 鹽池在縣南五里其池周迴一百一十四里山海經云景山南望鹽澤今在河東猗氏縣又按地理志云鹽池在安邑縣西南許慎謂之鹽池呂忱曰宿沙氏煮海謂之鹽河東鹽池謂之鹽水今池水紫色湛然不流造鹽貯水深三寸經三日則結鹽 苦池在縣東一十八里其水鹹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紅花池衛瓘墓在縣東十七里高堠原上按晉陽秋曰太保淄陽侯衛瓘河東安邑人也瓘子恒恒子玠舊傳云衛瓘葬高樗今墓前有高樗故道 鳴條陌在縣東北一十五里按地理志云鳴條陌在安邑西北尚書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遂與桀戰於鳴條之野孔安國云地自安邑之西桀逆拒湯陑在河南之南其地在縣北二十里是也 昆吾亭舊圖經云在縣西南一十里為夏方伯助桀拒湯湯師先伐昆吾然後伐桀春秋左傳注昆吾以乙卯日與桀同誅宋永初山川記安邑有昆吾亭古昆吾國也 清源在縣北五十里春秋僖公三十一年晉蒐於清源作五軍以禦狄即此也
  聞喜縣西南去州一百五里元三鄉本漢左邑縣之桐鄉也武帝元狩六年將幸緱氏至此聞南越破大喜因立聞喜縣屬河東郡按漢聞喜縣在今縣西南八里桐鄉故城是也後漢廢左邑縣移聞喜縣理之至後魏改屬正平郡周武帝移於栢壁在今正平縣西南二十里隋開皇三年罷郡屬絳州十年自栢壁移於甘谷口唐武德以來縣屬不改元和三年河中節度使杜黄裳奏移神策軍於縣宇官吏權止桐鄉佛寺至十年刺史李憲奏復置縣於桐鄉故城即今理也 景山在縣東南十八里山海經景山草多藷蕪薯蕷秦椒其隂多赭其陽多玉 董澤一名董池陂在縣東北十四里左傳季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計乎注云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池陂蒲楊柳可以為箭其澤東西七里南北三里桐鄉故城漢聞喜縣也在縣西南八里隋圖經云俗以此城伊尹放太甲於桐宫之所孔注尚書云桐葬地也按今尸鄉有放太甲處在偃師縣界非此也又按漢大司農朱邑屬其子葬桐鄉者亦非此也 龍頭壁後周絳州及正平郡所理也在縣東北二十八里武帝又移於柏壁事已具上 祁奚墓在縣東二十二里太原祁縣又有祁奚墓未詳孰是 裴光庭墓在縣東三十里為唐侍中太師與父太尉塋相近

  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