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會典卷之二百二十二
尚寶司
國初設符璽郎、秩正七品。後置尚寶司、陞正三品衙門。設卿少卿、丞。職專寶璽符牌等事。洪武元年、改正五品衙門。
皇太子寶不設官、即以本司兼管云
御寶二十四顆
舊製十七顆
皇帝奉天之寶
皇帝之寶
皇帝行寶
皇帝信寶
天子之寶
天子行寶
天子信寶
制誥之寶敕命之寶
廣運之寶
御前之寶
皇帝尊親之寶
皇帝親親之寶
敬天勤民之寶
表章經史之寶
欽文之璽
丹符出驗四方
嘉靖十八年、新製七顆
奉天承運大明天子寶
大明受命之寶
巡狩天下之寶
垂訓之寶
命德之寶
討罪安民之寶敕正萬民之寶
皇太子寶一顆
凡誥敕等項寫完、合用某寶。本司官會尚寶監官、於皇極門用
凡諸王將軍、並文武官員誥敕寫完。本司官於御前奏請寶用
凡各衙門勘合用盡、預編完某字號勘合、並底簿、用寶訖。勘合本司收貯、底簿付尚寶監官繳進
凡吏部選過文職。貼黃、三年一次。底簿、每年一次。俱年終、奏行本司用寶。先期具手本送司、會同吏科給事中一員、於本司查對明白、本司奏請寶用
凡兵部每次選過武職、貼黃底簿。並三年一次、清理武職大小貼黃簿。俱奏行本司用寶。先期具手本送司、會同兵科給事中一員、於本司查對明白。本司奏請寶用
凡用
御寶。俱預編某字號勘合一百道、底簿一扇。用盡再編。其勘合本司收貯、底簿付尚寶監繳進
凡遇慶賀大禮。先期一日、本司官于御前奏請寶捧。是日、設寶案于中極殿、皇極殿。至期、本司官二員、各捧寶于御前、分行至皇極殿、東西相向立、俟上陞座、西立者過東、各置寶于案。禮畢、仍捧寶分行至中極殿、置案上而出。其餘司官、俱于殿內之東侍立
凡每歲
駕詣
郊壇、行大祀禮。本司官、例于承天門外乘馬、從寶後行。禮畢、仍從寶回至承天門外下馬
凡郊祀。本司隨寶供事官、各帶班匠二名牽馬。仍行錦衣衛、關領天字號隨駕牌二面、給與懸帶。事畢、隨即交還
凡寶色。合用銀硃、奏行工部淘洗送用。油、行順天府宛大二縣上納。蜜、瓷器、行光祿寺支給。熟艾、白芨、皂莢等物、行太醫院取用
凡每年終、本司奏行欽天監擇日洗寶。至期、尚寶監官關香物入水、捧寶於皇極門洗淨、入匣
凡每年終、本司具本年用過寶總數、於御前奏進
凡東宮用寶。本司官會同尚寶監官、於文華殿用
凡祀享
郊、廟、社稷、及看牲、視學、耕耤。公侯伯勳、衛、錦衣衛並金吾等二十衛官、扈
駕巡綽、各赴本司領金牌縣帶
凡每日、五府都督一員、率領旗手等二十衛帶刀千百戶一員、夜巡
內皇城、點閘鋪軍。各赴本司領金牌、並申字十七號令牌一面
凡每三日、金吾等二十衛、各輪官四員、計每班四十員、領金牌隨朝巡綽、畢。仍赴司點閘
凡侯伯駙馬一員、專管府軍前衛帶刀官二十員、每日上直。又侯伯一員、專管圍子手將軍、每夜上宿。又中軍都督府都督一員、專管大旗下五軍官員將軍六百二十五人。?都督一員、專管勇士。又都指揮一員、專管傳令?刀手。又侯伯駙馬一員、專管大漢將軍。又錦衣衛、當駕官指揮一員、千戶二員、百戶十員、三日輪班上直。各赴本司關領金牌。其金牌之制、面上鑄仁義禮智信五字號、下鑄守衛二篆字。背鑄凡守衛官軍懸帶此牌等二十四字
仁字一號至四十號、上俱龍形。公侯駙馬伯領義字一號至五十號、俱虎形。指揮勳衛領禮字一號至一百五十三號、俱麒麟形。千戶領智字一號至三百三十號、俱獅子形。百戶領信字一號至一千六十九號、俱祥雲形。將軍領凡金吾等二十衛守衛官夜巡、各赴本司關領令牌。
午門指揮二員、千戶一員、領申字一號至四號四面。
長安左右門各指揮二員、千戶一員、東華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申字五號至八號四面。
西華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申字九號至十二號四面。
玄武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申字十三號至十六號四面
凡留守五衛巡城官、并金吾等二十衛守衛官、各赴本司關領銅符
留守五衛指揮、領承字、東字、西字、北字號四面。其字號俱左半字
金吾等二十衛
端門
承天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承字號一面。
東安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東字號一面。
西安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西字號一面。
北安門指揮一員、千戶一員、領北字號一面。其字號俱右半字
以上俱與留守衛比對銅符字號相同、方許點閘
凡領金牌夜巡點閘、每日上直、每夜上宿者、次早繳入。輪班三日者、班滿繳入。非扈
駕、不許帶出
皇城、違者送問
凡皇城九門守衛軍、與圍子手、各領勇字號銅牌。計二萬五十五面
凡五城兵馬指揮司夜巡。每日一城輪官二員、赴本司關領令牌、次早繳入。不到者、指名參奏
東城兵馬指揮司、領木字一號二號二面
西城兵馬指揮司、領金字一號二號二面
中兵馬指揮司、領土字一號二號二面
南城兵馬指揮司、領火字一號二號二面
北城兵馬指揮司、領水字一號二號二面
凡祀享
郊、廟、社稷、及神祇等祭、陪祀供事官、及執事人等入壇。俱赴本司關領牙牌、祭畢。隨即繳入圓花牌、陪字一號至三百五十號、陪祀官領長花牌、供字一號至三百八十號、供事官領長素牌、執字一號至一千四百七十號、執事人領凡錦衣衛校尉上直。俱赴本司領嚴字號雙魚銅牌
凡光祿寺吏典、廚役、遇大祀該班者。俱赴本司領善字號雙魚銅牌
凡東駕侍衛官員將軍。該侍衛日、俱赴本司領牌
凡文武朝參官、錦衣衛當駕官、應領官字號牙牌。并驚璺透徹、字號糢糊、應改造料造者。俱由禮部給手本、禮科掛號、赴本司關領。年終、各衙門仍造冊送本司查理
凡朝參官牙牌字號。公侯伯、勳字。駙馬都尉、親字。文官、文字。武官、武字。教坊司官、樂字。其工部營繕所等衙門帶俸匠作等、及錦衣衛所帶俸、見在御馬尚膳內官等監局寄名供事等、不係朝參官。嘉靖二十八年、題准改造、凡入內宮字樣牙牌、以宮字編號
凡巡狩行幸。各衙門俱赴本司、關領行在各衙門印信
凡駕詣
陵寢、或巡狩行幸。扈從文武官、各赴本司領小牙牌懸帶。文字、武字、各一號起至五百號止。不書職銜
凡親王之國、及鎮守巡撫等官、奏請符驗。俱從兵部奏行本司、覆奏關領。如在外鎮守等官事故去者、則付所在官司收貯、候更代者、就彼付領。每年終、各處具由奏報查考。符驗之制、上織船馬之狀。起馬者、用馬字號。起船者、水字號。雙馬者、達字號。起單馬者、通字號。起站船者、信字號凡監察御史出差巡按、清軍、巡鹽、巡茶、巡倉、巡河、巡捕、盤糧、勘事等項、俱赴本司領印。如本道印領盡、奏過、方許借領別道印。其南京御史從都察院差者、許在京對道御史代領。俱事畢繳還
凡官員人等領符牌等項。俱用本衙門印信手本、及赴司畫字、方許領出
凡皇后行親蠶禮。先期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命婦、及使人、各具手本、于本司關領牙牌
雲花圓牌、陪字一號起至二百號止
鳥形長牌、供字一號起至十二號止
凡領牌上直。若將年幼有疾官員開報、及怠忽誤事者、本司參奏。守衛官員、十年一次、本司具奏、會同兵部兵科官揀選。每年終、各衛備造青冊、送司查照
凡背寶官、傳令官。十年一次、本司奏行兵部、請旨點差尚寶監太監一員、總兵官一員、兵部兵科本司官各一員、于千步廊下揀選
凡歲例金牌青線絛一千條、黃絨寶絛及紅綿、并五年一造陪祀供事執事合用茶褐青絲牌絛。俱行工部造辦送用
凡寶鈔提舉司奏造鈔牌。及本司奏造損折缺少金牌。本司官同戶部堂上官、并給事中、印綬監官、監造。其令牌有損壞者、行印綬監改造。牙牌損壞缺少、行司禮監造
凡本司合用紙劄、于司禮監、及刑部關領。木炭、于順天府關用。寶案等公用器物、于內外各該衙門成造送用。煎熬寶色等件、工部每季撥班匠十名供用
凡本司官員、并監生、每日酒飯。俱于光祿寺支給
凡本司官員俸糧。俱于通政使司帶支、今改于祿米倉關支
南京尚寶司
凡符牌等項。南京官軍人等、隨駕至行在、給與懸帶。南京兵部、因移文南京工部改造木牌、其制俱與銅牌同、轉送本司、給與守衛、夜巡、并點閘官軍。其後凡有失落損壞、成造如前計長木牌一百面
飛字一號起五面
效字三號一面
橫字五號一面
辰字一號起五面
棠字三號一面
沛字四號一面
慎字五號一面
曰字三號四號二面
恥字四號一面
爵字一號一面
滅字一號起四面
圖字一號一面
潔字四號一面
玖字三號五號二面
手字一號一面
楚字二號一面
拜字二號起四面
仕字三號一面
彫字一號起五面
荒字五號一面
近字一號一面
茲字一號一面
賤字一號一面
求字二號一面
得字三號一面
署字四號一面
禪字四號五號二面
稿字四號一面
甲字一號起五面
多字二號五號二面
落字三號四號二面
孟字三號四號二面
道字一號起五面
率字二號起四面
庭字一號起四面
匪字一號起四面
篤字一號起四面
宿字一號起四面
碣字一號一面
辭字一號起三面
清字四號一面
鬱字四號一面
殿字四號一面
能字二號一面
兄字二號一面
毀字二號一面
邇字三號五號二面
罪字三號一面
居字五號一面
遣字一號一面
計小木牌二千九百一十六面
旗手字一號起二百六十九面
府軍字一號起二百七十面
府左字一號起二百五十五面
府右字一號起三百六十四面
府後字一號起二百三十五面
金左字一號起七十七面
金右字一號起一百四面
金前字一號起二百八十六面
金後字一號起二百三十五面
羽左字一號起二百四十五面
羽右字一號起二百六十面
羽前字一號起五十面
虎左字一號起二百六十六面
本司官員俸糧與尚寶同
欽天監 南京欽天監